精编【范文】党建助推精准脱贫经验材料(三)

上传人:金手指1****983 文档编号:144901935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范文】党建助推精准脱贫经验材料(三)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编【范文】党建助推精准脱贫经验材料(三)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编【范文】党建助推精准脱贫经验材料(三)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编【范文】党建助推精准脱贫经验材料(三)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编【范文】党建助推精准脱贫经验材料(三)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范文】党建助推精准脱贫经验材料(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范文】党建助推精准脱贫经验材料(三)(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范文】党建助推精准脱贫经验材料【范文党建助推精准脱贫经验材料 五个一模式 助推精准脱贫 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与全州、全省、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市按照建好一个班子,找准一条路子,培育一批产业、办好一个企业,形成一股合力的五个一模式,全力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实效。 建好一个班子。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近年来福泉市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工作思路,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加大培训力度,引导两委成员朝着懂技术、会算账、善合作、能营销的方向迈进。创新实施农村火炬引擎工程,在8个乡镇(街道)建立青年人才党支部,注重将大中专以上毕业生、退役军人、外出

2、务工经商人员和致富能手纳入村党组织后备干部培养管理,建立一定数量、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村级干部后备力量储备库,有效解决村级干部队伍后继乏力、青黄不接的问题。20XX年以来,结合村党组织运行情况及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排查调研,先后对13名不合格、不称职、不宜担任现职的村级干部进行了调整,对脱贫攻坚任务较重、村情复杂和村干部履职能力较弱的村,从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择优选派35名党员干部到村选任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夯实了脱贫攻坚基层基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脱贫攻坚一线有效发挥,党组织在保障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凸显。 找准一条路子。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路子。*严格落实一村一策,帮助各村(社区

3、)理清发展思路,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发展规划,选准符合各自实际的发展路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如,仙桥乡王卡村借助传统种植优质生姜、大蒜等农产品和人口密集的优势,整合资金在福泉古城旅游景区创办了小花苗生态食府有限公司,食府食材由该村发展种养殖产业的贫困户提供,在保障食府原材料供应和拓宽贫困户产品销售的同时,也带动了该村生姜、大蒜、蔬菜、草棚鸡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培育一批产业。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福泉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加强基层党建、实现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村级集体地缘、资源优势,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乡一特工程,鼓励扶持贫困村培育12个特色产业,增强集体经济发展实力。如

4、,金山街道以产业扶贫四有模式为抓手,全力推进覆盖7个行政村的4个产业扶贫园区建设,共发展梨园近24800亩,葛根、天门冬等湿地中药材3600亩、软籽石榴3500亩、花卉苗木基地4200亩、家禽养殖22万羽,并推进产业链循环利用。通过产业带动,20XX年金山街道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1.35万元以上。 办好一个企业。按照乡有主导产业、村有特色产业、户有致富项目的思路,*市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一村一企发展推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关于加强党建引领推进村社合一促进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指导意见,结合百企帮百村一村一企户户增等活动,采取致富能人+贫困户龙头企业+贫困户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方式,动员鼓

5、励贫困户以闲置资产、特惠贷资金等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将贫困群众组织起来搞活生产、发展产业,贫困户不但可以参与年底分红,还可就近就地务工增加收入。截止目前,全市共建立各类专业合作社557个,实现合作社行政村全覆盖,其中贫困村建立合作社210个,完成100%的贫困村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目标任务,累计创收集体经济1500余万元。 形成一股合力。在农产品的销售上,打好线上+线下组合拳,实现农产品产与销无缝对接。依托智慧福泉、淘宝网和贵农网等电商销售平台,建立起农产品销售数据库,引入瓮福集团打造的福农宝、遵义铁投集团农商旅一体化电商平台,大力发展线上促销,推送农特产品线上上架销售,通过电子商务和实体企商

6、,构建了便捷、高效的产销流通渠道。同时,利用福泉市供销社平台,积极推动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政对接。目前,已在辖区富万家、恒源等大型超市设立农特产品专区,并以福泉市谷丰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为平台,与辖区机关事业单位食堂签订农产品配送协议,推动农产品进超市、进机关,带动农户生产发展、持续增收。 党建扶贫双推进三引一带聚合力 8月18日,*县*镇六一村*县红心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火龙果基地里,前来购买火龙果、吃火龙果宴的游客络绎不绝,六一村村民黄元礼忙着给客人称重、打包火龙果。 近年来,*县以乡村产业布局、企业引进、技能提升、群众致富为靶心,提出以引产业到镇、引企业到村、引技能到户、带增收到人为内涵

7、的三引一带党建扶贫模式,越来越多的村民,像黄元礼一样在家门口的企业找到了工作,增加了收入。 引企到镇,产业结构更多元。三引一带工作开展以来,*县各乡镇积极招商引资。目前,*县引进了一大批新产业,形成了广州海特公司引领的蔬菜产业,信邦、艾力康、君之堂、益佰等企业引领的中药材产业,新中盛、红心公司、德龙食品等企业引领的火龙果产业,上市企业陕西海升集团引领的柑橘产业,带动全县种植蔬菜28.6万亩、火龙果3.2万亩、脐橙4.6万亩、艾纳香10万亩,使该县产业分布逐渐从单一的早春蔬菜、水稻玉米种植产业向乡村旅游、精品水果、常年蔬菜、生态养殖等多元化产业转变。 引企到村,龙头企业进乡村。*县通过党组织搭平

8、台,党支部书记组织发动,党员先行先试,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和营商环境,培育企业和合作社等新的经营主体,夯实引企到村基础。 20XX年,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南新镇棉簇村支书胡正明来到罗甸县木引镇,发展以优质李为重点的精品水果产业。如今,当年小小的一片果园已经发展成了总投资4000余万元,占地5000多亩优质李为主的现代化高标准精品水果园和带动木引镇贫困户脱贫的大公司。 据介绍,几年来*县引进了包括陕西海升、西南农业、广西新中盛、天纯农业等龙头企业,共培育州级以上龙头企业21家,引进规模以上企业29家,累计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688个,覆盖全县所有乡镇140余个村(社区)。 引技能到户,群众会技术能增收。

9、要帮助群众增收,技能培养是关键。为此,*县按照户户有增收能力的目标,对全县贫困户开展了详细的摸底调查,建立就业创业台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开展培训学习。数据显示,近年来,*县组织举办各类技能培训500多期2万余人(次),仅20XX年通过就业培训、扶持,累计转移就业8497人,其中贫困劳动力3218人。 技能增加了,村民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县红心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告诉记者,红心公司采取了党建+企业+农户+基地模式运作,通过利益联接带动群众致富,通过培训后,解决了附近村组200余人剩余劳动力的季节性用工。六一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已从原来的3000元增加到如今近万元。 激励干部在脱贫攻

10、坚一线担当作为 脱贫攻坚第一线的磨炼,是自己成长中最宝贵的财富。*县*镇新华村第一书记罗国波很有感触地说。在这个全县最偏远贫困的村子一呆就是两年多,让他的肤色更加黝黑,精气神却更足了。今年3月,罗国波从县外宣中心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被提拔为县党联办副主任。 *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主阵地作为干部成长的练兵场和比武场,对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有冲劲、有办法,想干事、能干事,有实绩、口碑好的优秀干部及时提拔使用,鲜明树立重实干重业绩的用人导向,进一步激励全县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形成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合力。 有没有脱贫攻坚一线的工作经历,成为湄潭县选用干部的重要标准。20XX年以来,全县共派驻3200名

11、干部下沉到村工作。通过精准识别、立体化考察干部,县委提拔使用74名符合条件的脱贫攻坚一线干部。他们在脱贫攻坚最前沿撸起袖子加油干,在一场场硬仗中豁得出来、冲得上去,干出了业绩。组织上更应该满怀热情地关心关爱这些干部,把各项激励措施落到实处。县委组织部负责同志介绍说。 *县配套出台干部执行力问责办法,敢于亮家丑、严处置,让庸、懒、散的干部下,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上,对在脱贫攻坚一线表现平平的干部进行调整,对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果断进行组织处理,引导干部把心思和精力聚焦到脱贫攻坚上来。今年以来,全县有10名状态不佳、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被调整岗位、降职、免职,起到处理一个、教育一片、警示一

12、批的震慑效应。 党建扶贫力量再下沉 701个党小组奋战脱贫攻坚最前沿 我们整合驻村干部、帮扶干部、村组干部等力量,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组建701个脱贫攻坚党小组,推动攻坚力量再下沉,切实解决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不全面,帮扶力量不足等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日前,*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告诉记者。 *市按照省委深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总体部署,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组建脱贫攻坚党小组,由村脱贫攻坚指挥所考核调度。一个党小组指挥一支脱贫尖刀队,负责一个作战单元,组织发动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255名驻村干部和2876名市、乡帮扶干部直接充实到90个村脱贫攻坚指挥所,编入701个脱贫攻坚党小组。通过发

13、放联系卡,公开结对党员联系信息,制定民生事项代办清单及流程,对农户参保、换证、奖补等事项,全权交由辖区党小组入户办理,避免贫困群众来回跑。今年上半年,办理民生事项741件,群众满意率98.7%。 全市876名农村党员致富能人编入脱贫攻坚党小组后,与贫困群众一对一结对子,带动发展10万亩金钗石斛、100万亩商品竹林、1000万羽乌骨鸡、3万亩生态鱼、1万亩花卉苗木。1.1万户3.8万名村民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通过资金、土地、山林入股,今年已分红9285万元。 同时*市加强对脱贫攻坚党小组的考核监督,按照办结加分、延迟减分、未办扣分原则,细化评分流程,评定脱贫攻坚党小组和各级干部的工作实绩。今年,全市表彰红旗党支部20个、五星党员50名,整顿后进村党支部4个,约谈后进党员28名,形成了奖优罚劣、奋勇争先的良好态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