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线索串联 专题十一 工业化与三次科技革命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4900800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X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线索串联 专题十一 工业化与三次科技革命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X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线索串联 专题十一 工业化与三次科技革命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X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线索串联 专题十一 工业化与三次科技革命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X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线索串联 专题十一 工业化与三次科技革命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X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线索串联 专题十一 工业化与三次科技革命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X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线索串联 专题十一 工业化与三次科技革命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X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线索串联 专题十一 工业化与三次科技革命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一 工业化与三次科技革命,线索1 中国的工业化 一、近代(早期工业化阶段) 1.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引进了大批机器,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甲午中日战争后: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外国侵略者可以直接在中国内地设厂开矿,进行经济掠夺,这激发了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新式工业的爱国热情。中国民间出现投资设厂、兴办实业的高潮 3.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颁布新法,中央设立矿务铁路局、农工商总局,鼓励农工商业发展。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明显加快 4.辛亥革命后: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

2、,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工业企业,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欧洲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加之南京临时政府实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和民间抵制日货运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代” 6.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的掠夺和破坏、国民政府实行的战时经济统制和限价政策,使中国的民族经济受到摧残 7.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挑起内战,疯狂掠夺人民财富,使得国统区的民族工业纷纷破产 二、现代(社会主义工业化阶段) 1.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1952年底进行的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发展了农业生产,为我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但我国工业化的总体水平还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3、,2.过渡时期 (1)19531956年,党和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一五计划”确定工业化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并且优先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大跃进”时期盲目追求高速度,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2)尽管发生了严重失误,仍取得重大成就,实现了石油自给,钢材自给率达95%,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等兴起 4.改革开放以

4、来:实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当前正朝新型工业化迈进,线索2 世界历史上的工业化 一、世界历史上的工业化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工业化历程(英、法、德、美) (1)概况 14世纪意大利最早出现了手工工场,新航路的开辟及殖民掠夺促进了西欧手工工场的发展 工业革命是工业化的开端。它用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的物质基础,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在能源、材料、交通工具等领域有了突破性发展,产生了信息工业、化学工业、钢铁工业等新兴工业。城市化、工业化、电气

5、化加速发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工业化发展进入高科技领域,大大加速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工业生产开始走向智能化、自动化和全球化,(2)特点:时间长,经过三次工业(科技)革命;从轻工业到重工业,直到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对外扩张,掠夺资源;大力拓展海外市场;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理论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 (3)短存在问题: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手段野蛮,充满血腥;工业革命时期资本家对工人剥削严重,阶级矛盾激化;“蒸汽时代”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工业化造成工业化国家对世界资源的掠夺和占有

6、,造成世界贫富分化严重 2.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工业化历程(苏联) (1)概况 列宁新经济政策:利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恢复发展经济,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为工业化奠定了基础,斯大林工业化建设:制定工业化总方针,通过两个五年计划,把苏联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2)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轻工业为重工业服务;时间短,速度快;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没有开拓海外市场 (3)存在问题:重工业、轻工业、农业比例严重失衡;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没有活力;造成环境问题和资源浪费,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线索3 三次科技革命,【启示认识类】 1.结合中国近代工业化的

7、发展概况,谈谈中国近代工业化对现阶段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启示。 (1)工业化和科技文化是内在联系的一个整体。我国近代由于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下,其科技文化落后,对工业的促进作用非常小。因此,当前我国要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培养大量创新型人才,为工业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以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发展。 (2)工业化建设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更需要借鉴世界上其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因此,我们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为工业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3)注重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协调发展;注重区域的协调发展,工业化过程中要统筹城乡发展、沿海和内陆地区的发展。 2.从欧美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

8、示? (1)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关注民生,防止贫富差距拉大,建立和谐社会。 (4)重视科技发展,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5)革新工业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3.谈谈你对科技进步的认识。 (1)科技进步促进人类社会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2)总结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吸取教训,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3)科技进步也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如环境污染等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看法观点类】 4.你认为应如何更好地解决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走新型工

9、业化道路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2)加强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增强环保意识,强化环境管理。 (3)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和长期努力。 (4)借助科技进步解决环境问题。,【原因类】 5.历史上中国曾错过了哪三次战略机遇期?我国在三次科技革命中落后的原因是什么? (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与世隔绝,致使中国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战略机遇。 (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未能全面革新政治经济制度,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下,中国又一次错过机遇。 (3)第三次科技革命时,由于社会动荡(国共两党的内战),再加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左”倾错误及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使中国再次错过了发展的机遇。,历史热点 互联网诞生50周年(2019年) 热点追踪: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兴起。互联网的出现将电子计算机的网络互相连接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的互联网络。目前,互联网早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 关联考点: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