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编号初中物理概念大全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4880923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4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2编号初中物理概念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32编号初中物理概念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32编号初中物理概念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32编号初中物理概念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32编号初中物理概念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2编号初中物理概念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2编号初中物理概念大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复习资料( 提供) 中考复习概念复习 - 1 -1 初中物理概念初中物理概念 声、光、热声、光、热 1. 物理研究的是关于力的、热的、光的、电的现象. 2.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3. 声音靠介质传播, 声音在 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真空不能传声. 4.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而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回声。人耳朵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 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 0.1 秒以上人就能听到回声;如果不到 0.1s,回声与 原声相混使原声加强(t217/340 t0.1 秒) 。 5.声音的三要

2、素是:音调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 音调越高) 。响度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 关,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音色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 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音色是不同的。 ) 6.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人们用 分贝来计量噪声的 强弱,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90 分贝;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噪声不应超过 70 分贝; 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噪声不应超过 50 分贝。 7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光在真空(空气)的速速度是

3、3x108 m/s. 影子、 日食、 月食都可 以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来解释. 应用:影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成因、激 光准值等。 8.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OB)与入射光线()与入射光线(AO) 、法线() 、法线(ON)在同 一平面内 )在同 一平面内 , 反射光线(反射光线(OB)与入射光线()与入射光线(AO)分居法线()分居法线(ON)两侧)两侧, 反射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入射角(i i) 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反射类型: (1)镜面反射: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也平行,是定向反射(如镜面、水 面);(2)

4、漫反射 :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向着不同方向,这也 是我们从各个 方向都 能看到物体的原因。 9. 平面镜的成像规律是平面镜的成像规律是: (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与物的大小相 等 像与物的大小相 等; (3)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4)所成的像是虚像。)所成的像是虚像。成像原理:根据光的反射成像。 成像作图法:可以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反射定律作图。 平面镜的应用:成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要求会画反射光路图) 10.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 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折射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

5、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增大。当 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时光路也是可逆的。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 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11.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也叫会聚透镜,如老花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也叫发 散透镜, 如近视镜. 主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主轴。 光心:光线通过透镜上某一点时,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光心。 焦点(F):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经凹透镜折射后 要发散, 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轴上一点

6、) 这一点叫透镜的焦点,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叫焦距,用 f 表示。 凸透镜的光学性质:a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 b、过焦点的光 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c、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12 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 . 照相机的原理是照相机的原理是: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大于 2 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幻灯机、投影仪的原理:幻灯机、投影仪的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 2 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 实像.放大镜原理是:放大镜原理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

7、大的虚像. 13 凸透镜成像规律:虚像物体同侧;实像物体异侧;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 成虚像时物距越远,像距越远,像越小。一焦分虚实 :一焦分虚实 : F 以内成虚像,F 以外成实像。二焦分 大小: 二焦分 大小:2F 以内成放大的像,2F 以外成缩小的像 14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 ,幻灯片要倒着插。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 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 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15.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 它的原理是利用了水银、酒精、煤 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16.

8、 温度的单位有两种: 一种是摄氏温度, 另一种是国际单位, 采用热力学温度.摄氏温度规定 :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 度, 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规定为 100 度, 0 度和 100 度之间分成 100 等分, 每一等分为 1 摄氏度. 6读作负 6 摄氏度或零下 6 摄氏度. 17 使用温度计之前应: (1)观察它的量程; (2)认清它的分度值. 18. 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 正确的方法是: (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不 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 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

9、体中, 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 19.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要吸热要吸热), 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要放热要放热). 凝固:冰雹凝固:冰雹 20.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 而非晶体没有. 21.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吸热吸热), 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放热放热). 汽化有两种方式汽化有两种方式: 蒸发和 沸腾 蒸发和 沸腾. 沸腾与蒸发的区别沸腾与蒸发的区别: 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的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的, 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 烈的汽化现

10、象 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 烈的汽化现象, 而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的而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的, 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22 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增大液体的表面积,提高液体的温度和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可以加快液体的蒸发提高液体的温度和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可以加快液体的蒸发 23.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24. 要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 一是降低温度, 二是压缩体积. 25.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吸热吸热), 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放热放热).液化的例子 : 云、 雨、 雾、

11、露的形成;夏天自来水管“冒汗” ;冬天在室外说话时的“哈气” ;烧开水士的“白气” 液化的例子 : 云、 雨、 雾、 露的形成;夏天自来水管“冒汗” ;冬天在室外说话时的“哈气” ;烧开水士的“白气” 26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吸热吸热), 从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从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放热放热).凝化的例子:雪、霜、 雾淞的形成;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 凝化的例子:雪、霜、 雾淞的形成;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 物 距(u)成像正倒成像大小像的虚实像物位置像 距( v )应 用 u 2f倒立缩小 实像 透镜两侧 f v 2f照相机 u = 2f 倒立等大实像透镜两侧v

12、= 2f f u 2f 幻灯机 u = f 不 成 像 u 0), 当物体经历一个吸热的过程 后,终温高于初温,t =t-t0;当物体经历一个放热的过程后,终温低于初温,t=t0-t。 15. 能量守恒定律 : 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其他形式,或者 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 内能的利用 1.人类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是从 中获得的内能。 2.1 千克某种燃料 时放出的热量, 叫做 的热值。 中考复习资料( 提供) 中考复习概念复习 - 9 -9 3.木碳的热值是 34000000J/kg, 它的物理意义是 。 完全燃 烧

13、100g 木碳,可以得到 焦耳的热量。 4.燃料在燃烧中, 实际上很难 燃烧, 放出的热量比按热值计算出的热量要 , 而 且有效利用的热量又比放出的热量要 , 因此,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是节约 的重要措施。 5.内能利用的途径有 6.将装水的茶壶放在炉子上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把壶盖顶起,这一现象却能表现出热机中能 量转化的基本过程, 请把能量转化过程作出描述:燃料的 能转化为 能,传给 和 ; 把壶盖顶起, 使 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 能。 7. 叫热机。现代的火电站是靠热机把 能转化为 能。 8.汽油机是在气缸内燃烧 , 生成高温高压的 ,然后它推动活塞而 的。 9.活 塞 往 复 运 动 中

14、, 汽 缸 由 一 端 运 动 到 另 一 端 叫 做 一 个 ,多 数 汽 油 机 是 由 、 、 、 四个 的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 10.汽油机是 由 、 、 、 、 、 、 等部分组成的。 11.汽油机的每个工作循环, 只有 对外做功, 其它三个冲程要靠飞轮的 来完成, 每个循环, 曲转转动 周, 活塞往复 次。 12.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在 冲程, 把内能转化成机械能;在 冲程,把机 械能转化为内能。 13.汽油机与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有以下不同点:(1)吸气冲程, 汽油机吸入 , 柴 油机吸入 。(2)在压缩冲程中,活塞能把燃料气体混合物的体积或空气的体积压 缩得更小,使气体压

15、强更大,温度更高,做功更多,效率更高的是 。(3)点火方式, 柴油机为 汽油机为 。 14.热机的 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 带走的能量最多, 设法利用 的能量, 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疑难理解】 1.关于“电荷”:在电现象中,有一些关于电荷的相近名词,如:“正电荷” 、“负电荷” 、“电子” 、“自由电子” 、“正离子” 、“负离子”等。 这些名词含义是不同的。 在使用这些名词时,可这样区分:(1)在摩擦起电、接触带电等问题中, 注意 是电子在转移,不能说成“自由电子”或“自由电荷” 。(2)注意在泛泛地讨论导体、绝缘体的微 观机制时,要说明是“自由电荷” ,即导体 能够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 而绝缘体中 因自由电荷很少,所以绝缘体不容易导电。而金属导体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 盐水溶液靠 “自由离 子”导电。(3)在定义中用“电荷”来定义。如电流定义为电荷的定向移动,而电流方向规定 为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2.关于电路的识别:电路的识别包括正确电路和错误电路的判断,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判 断。错误电路包括缺少电路中必有的元件(必有的元件有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不能 形成电流通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