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C6000 PS信道管理算法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873540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9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BSC6000 PS信道管理算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BSC6000 PS信道管理算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BSC6000 PS信道管理算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BSC6000 PS信道管理算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BSC6000 PS信道管理算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SC6000 PS信道管理算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SC6000 PS信道管理算法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BSC6000 PS信道管理算法,安久江 47413,Page 2,PS基本原理及其算法,分组业务接入流程,CCCH上的上行两阶段接入,CCCH上的上行一阶段接入,AN,AN,Page 3,PS基本原理及其算法,一阶段与两阶段接入的实质区别: 网络侧: 1、从PRACH上触发信道请求,一阶段接入,请求分配多个信道,建立TBF;二阶段接入, 请 求分配一个上行单块(实际上对应与一个信道,因为多个手机复用一个信道,承载多个块) 不建立TBF; 2、从RACH上触发信道请求,一阶段接入,请求分配单个上行信道,建立TBF;二阶段接入, 请求分配一个上行单块,不建立TBF; MS侧 1、一阶段接入时,手

2、机在指配上行信道组上直接发送数据块请求; 2、二阶段接入,手机在指配单块上,发送PACKET RESOURCE REQUEST消息,网络侧建 立TBF连接,并下发PACKET UPLINK ASSIGMENT指配消息,为手机指配上行信道,然 后手机在指配信道上发送数据块请求;,为什么两阶段接入? 1、卫星小区(传输时延),强制要求两阶段 2、充分利用资源,更多的手机接入,Page 4,PS基本原理及其算法,基本概念: TBF:临时块流(Temporary Block Flow),它是MS的RR实体和BSS的RR实体之间在进行 数据传送时的一种物理连接。TBF只有在数据传送过程中才存在。1块由4

3、帧组成。 TFI:临时流标志(Temporary Flow Identity),它是TBF的标志,TBF由TFI、数据传送方向 唯一标识。TFI共五位比特,取值范围为031。同一TRX的不同信道可以使用同一TFI值, 这一TFI可以标志同一TBF,也可以标志不同TBF;同一信道同一时刻任一TFI值唯一属于一 个上行或下行TBF;同一MS的同时上下行TBF可以使用不同的TFI,也可使用相同TFI。 USF:上行链路状态标志(Uplink State Flag),它用于动态分配模式下控制多个MS使用无线 信道。USF共三位比特,取值范围为07。 DA:MS使用的无线块是由BSS临时分配的。BSS在

4、给MS指配无线资源时,为MS指配几个 无线信道及每个无线信道对应的USF值,MS收到指配消息后即开始监听所指配信道的下行 无线块中的USF值,如果该值与指配的USF相同,则MS就在相应的上行无线块上传送数据。 EDA:资源分配机制与动态分配基本一致,MS在收到其中一个信道的USF值后,即可在该 信道以及在编号比该信道大的其他信道上传送数据。,Page 5,PS基本原理及其算法,手机时隙能力: 手机多时隙能力范围145; 手机多时隙能力3445映射到812,按照812多时隙能力进行处理; 手机多时隙能力为3033时,如果下行支持5时隙开关为开,按照3033进行处理, 否则映射到812进行处理。

5、手机多时隙能力与手机类型关系:1318为TYPE2的手机,其他为TYPE1的手机;,手机多时隙能力有哪些?如何处理,Page 6,PS基本原理及其算法,时隙能力为11的手机,根据请求业务类型优先级,分配上下行最大时隙数: 上行优先或者中性,如果不支持EDA,分配时隙数3(DL) + 2(UL),如果支持EDA,分配时隙2(DL) + 3 (UL), 1(DL) + 3(UL) 下行优先,分配时隙数4(DL) 1(UL);,Page 7,PS基本原理及其算法,判断信道组是否满足手机多时隙能力条件: 判断上下行是否满足多时隙能力,将接收时隙和发射时隙错开3个时隙生成相应的发射接收时隙 表,根据下面

6、的条件进行判断: MS接收时隙中间不存在发送时隙; MS发送时隙中间不存在接收时隙; 接收时隙与发送时隙相差3个时隙; 接收时隙与发送时隙发送与接收帧之间的间隔是否满足TTa TRa TTb TTb,Page 8,PS基本原理及其算法,信道分配算法流程:,Page 9,PS基本原理及其算法,获取可分配载频列表: ABIS IP/HDLC模式下,选择未拥塞的载频 频段要求: 如果不知道手机的无线接入能力,选择主B频段及其兼 容频段的载频;如果知道手机的无线接入能力,选择手机机支持的 频段载频; 双时隙载频要求: 如果小区是双时隙扩展小区, 当手机上报的TA大 于63,选择双时隙扩展载频; 同心圆

7、属性要求:如果为同心圆小区,请求外圆,选择外圆载频, 请求内圆,选择内圆载频,未指定时,选择内外圆载频; 业务类型要求:请求业务类型仅为EGPRS业务时,选择支持EGPRS业 务的载频;,Page 10,PS基本原理及其算法,判断载频时隙是否满足可分配: 信道上负荷未达到最高负荷:7上/8下; 信道类型满足业务要求:EGPRS业务需要EGPRS信道,GPRS业务不能够占用EGPRS 专用信道,EGPRS优先信道上存在EGPRS业务,不能够分配给GPRS业务 禁止E下G上复用时,EGPRS信道要求:请求GPRS上行业务,如果信道上存在EDGE下 行业务,该信道不可分配,当请求下行EDGE业务,如

8、果信道存在GPRS上行业务,该信道 不可分配 根据载频上可分配时隙位图表,获取可分配信道组:,Page 11,PS基本原理及其算法,获取可分配信道组: 信道组包含信道个数要求; 协作TBF要求:信道组的控制信道与协作TBF控制信道相同,并且协作TBF有TAI资源、 同时两者相同的时隙个数必须为它们中最小的时隙个数; 频率参数要求:在跳频的请求下,要求信道组的每一个时隙的HSN和MAIO一样; 满足手机多时隙能力要求:具体参考前面的多时隙能力一节; TAI和TFI资源要求:分配信道组是否存在TAI和TFI资源;,不跳频时,指配消息中携带TSC和绝对频点; 跳频时,携带TSC,HSN,MAIO,M

9、A信息; 跳频类型: 1、基带跳频(主BCCH时隙参与跳频或不参与跳频); 2、射频跳频(主B载频不参与跳频);,Page 12,PS基本原理及其算法,信道组优先权重: 信道组业务类型优先级; 非双时隙信道组优先; 信道数个多优先级; 信道组负荷优先级; 信道组带宽优先级; 估计下行带宽优先级:(上行接入、或者上行发起的TS流程) 信道组类型优先级: EGPRS业务:EGPRS普通EGPRS普通EGPRS优先; 信道组时隙号优先级:信道组包含多个信道,按照信道组最小时隙号的获取优先级; 信道组仅有一个信道,按照6、5、7、4、3、2、1、0顺序优先级;,Page 13,PS基本原理及其算法,动

10、态信道转化流程,Page 14,PS基本原理及其算法,获取请求最大转化动态信道数: 1、为手机分配PDCH失败,且不知道手机的多时隙能力,转换动态信道为1,否则转化信道 数为手机多时隙能力支持最大时隙数; 2、为分配成功,但是不满足手机多时隙能力,转化信道数为:手机的多时隙能力支持的最 大信道数-已分配给手机的信道数; 3、如果为E手机分配了GPRS信道,则触发EGPRS载频TCH的动态转换,知道手机多时隙 能力,转换的动态信道数目:手机的多时隙能力支持的最大信道数;否则转化信道数为1; 4、负荷均衡获取转化的动态信道数:具体参见负荷均衡一节; 从14步中,获取最大请求转化动态信道数(W);

11、5、由于小区下最大PDCH比率门限限制,计算最大允许转化动态信道数(Y); 6、由于动态信道转化预留门门限,获取最大允许转化动态信道数(Z); 从W、Y、Z中获取一个最小转化动态信道数;,Page 15,PS基本原理及其算法,主要几个配置参数: 小区下最大PDCH比率门限; 动态信道转换预留门限; 载频上最大PDCH数; 载频上的最大ABIS时隙数;,为什么下载数据业务,只能够分配 32,而分配不到41,需要看看下面 的配置参数,Page 16,PS基本原理及其算法,获取可转化载频列表: ABIS IP/HDLC模式下,选择未拥塞的载频 频段要求: 如果不知道手机的无线接入能力,选择主B载频频

12、段及其兼容频段载频;如果知 道手机的无线接入能力,选择手机机支持的频段载频; 双时隙载频: 如果小区是双时隙扩展小区, 当手机上报的TA大于63,选择双时隙扩展载频; 同心圆属性:考虑同心圆小区动态信道转换参数限制(在后续章节中介绍); 业务类型要求:请求业务类型仅EGPRS业务,选择支持EDGE载频; 选择载频上PDCH数小于载频上最大PDCH数门限的载频;,为什么载频上还有PDCH数的门限限制? CS业务需求,主B载频不要被过多的PS业 务占用,影响CS的业务(短消息、手机接入),Page 17,PS基本原理及其算法,选择转化的载频和转化动态信道数的关系(同心圆小区):,当次仅转化一条合理

13、吗?考虑两点 1、考虑CS的话务高峰,短消息接入; 2、ps资源请求时间间隔很短,最终能够满足手机多时隙能力 需要测试和网优人员一起优化,原则:请求内、外圆时,分配和动态信道转化所选择的载频必须选择内、外圆载频;,Page 18,PS基本原理及其算法,动态信道转换选择载频优先权重: 载频功放开关优先级:处于开或者开启功放的载频优先级较高; 双时隙载频优先级较低; PDCH个数(静态和动态); 载频上可转换信道大于等于请求转换信道数优先级; 载频上可转换信道小于请求转换信道数优先级; 最大连续可转换动态信道组优先级(包含信道数越多优先级越高); 最大连续态可转换动态信道组与其他可转换动态信道组距

14、离优先级(越短优先级越高); EDGE载频优先级(EDGE载频优先级较高); 载频频段优先级P频段E频段R频段850频段450频段480频段PCS1900频段DCS1800频段; 载频干扰优先级(干扰越小优先级越高); 跳频属性优先级(不跳频优先级较高); 12、主B载频优先级(非主B载频优先级较高);,Page 19,PS基本原理及其算法,动态信道转换: 选择空闲的TCH进行转化,不抢占CS占用的TCH进行动态信道转化; 只支持配置类型为TCHF的动态信道进行转化; 选择转化的动态信道数有多个时,按照6、5、7、4、3、2、1、0的顺序进行转化; 存在问题: 动态信道转化未考虑转化信道与当前

15、分配信道组的连续性,在后续版本中进行优化, 采用预分配设计思路来解决信道连续性,能够整体提升PS算法性能; 动态信道转化以后,能够为本次分配所用; 配置类型TCHH的动态信道也可以进行转化;,如何实现预分配? 考虑已分配信道和需要转化动态信道 的位置关系,这种思想对DTM算法 也应该有用,如果TS4和TS5可分配给MS,当前分配时隙为6和7,此时得到载频上可分配位图表为00001111; 根据手机的业务优先级和多时隙能力,生成可分配的信道组,需求分配32,此时下行不满足要求,可以 生成包含3个信道的信道组:00000111,00001110; 根据信道组优先级权重(后续版本设计),可以选择到0

16、0000111,此时只需要转化时隙4,考虑信道组的 连续性;,Page 20,PS基本原理及其算法,负荷均衡: 根据平均信道复用动态信道转换门限,计算请求动态转换信道的个数: 小区中PDCH信道上的TBF总负荷 小区下所有PDCH信道上的TBF的数之和; 小区下PDCH信道上的TBF总负荷为S,小区平均信道复用动态信道转换门限为H,小区下PDCH 数为M,请求转换的数目为X,由于平均PDCH上复用的TBF数要小于复用动态信道转换门限,即 可得到下面的公式: S / ( M + X) H 可以推导出:S / H M + X 继续推导出:S / H + 1 = M + X (取整原因) 继续推导出:X = S / H M + 1 注意:该公式需要考虑业务类型(GPRS业务和EGPRS业务)和业务方向(上下行),1、注意业务类型和方向,分别进行计算 2、公式可优化 若S / H结果为整数,则X = S / H M 若S / H结果不为整数,则X = S / H M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