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487041 上传时间:2017-10-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与旅游学院教案第 1 页一、章 目 第七章 土壤圈 第 5 节 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二、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1.了解土壤资源的特点,世界及我国的土壤资源概况。2.理解土壤、土地、耕地的区别与联系。3.掌握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2 学时)三、授课重点 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四、授课难点 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五、授课形式 理论课六、授课方法 讲述法、归纳法、课堂讨论与训练七、课前准备安排预习课程相关内容,了解学生已学课程同期课程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准备好教案(或教案与讲稿合一) 、多媒体课件、参考资料展示、课外训练计划、自学指

2、导方案等。八、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熊毅,李庆奎.中国土壤(第二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2南京大学等.土壤学基础与土壤地理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3. 龚资同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理论、方法、实践)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4. 李天杰等,土壤环境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相关期刊:1.土壤学报 2.水土保持学报 3.土壤通报 4.土壤 5.中国水土保持 6.水土保持通报 7.应用生态学报 8.水土保持研究 9.土壤与环境(改名为:生态环境)九、网络教学资源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http:/ 系主任签字:年 月 日环境与旅游学院教案第 6 页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法

3、基 本 内 容新课导入一、土壤资源的概念 土壤资源是指具有农林牧业生产性能土壤类型的总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属于地球上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转:要想更好地理解土壤资源的概念,我们还要与土地、耕地区分开来,这几个概念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土壤、土地与耕地的区别与联系: 土地是地球上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要素组合的自然综合体,以及人类过去和现在生产劳动的产物。土地并不是疏松层,它包括了陆地,陆地上的水域及滩涂。土地是非人力可以搬动的。 土壤一般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仅仅是土地的组合要素。它是地球表面上的附着物,人力可以搬动土

4、壤。耕地是土地的一种,土地的总量并没有减少,减少的是耕地。比如我们临沂大学城原来是耕地,现在是学校(建设用地) ,耕地减少了,土地总量没有减少,只是土地的利用方式改变了。承转:理解了土壤资源的概念,那么土壤资源有什么特点?1 土壤资源具有一定生产力。它能生产食物、木材、纤维等生活生产资料。土壤生产力的高低,除了与其自然属性有关外,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人类生产科学技术水平。不同种类和性质的土壤,对农、林、牧具有不同的适宜性,人类生产技术是合理利用和调控土壤适宜性的有效手段,即挖掘和提高土壤生产潜力的问题。2 土壤资源具有可更新性和可培育性。人类可以利用它的发展变化规律,应用先进的技术,促使其使肥力不

5、断提高,以生产更多的农产品,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若采取不恰当的培育措施,土壤肥力和生产力会随之下降,甚至衰竭。3 土壤资源的空间存在形式具有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时间上具有季节性变化的周期性,所以土壤性质及其生产特征也随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变化。4 土壤资源位置情况有其固定性,面积有其有限性,同时具有其他资源不能代替的性质。在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应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二、世界及我国土壤资源概况(一)世界土壤资源概况 地球上陆地总面积约 149106km2 ,而无冰覆盖的面积约 130106km2 ,其中可耕地 30106km2,约占里总面积 23,已耕地仅有 14106km2,

6、只占陆地面积的 10.7。尽管还有 14.7%的可耕地有待开发,然而其中有些在现有条件下是难以利用的土地,例如冻土、沙漠、裸岩、陡坡山地等,真正肥沃而便于耕种的土地大部分已被垦殖。在世界上耕地分布很不平衡,特别是与人口的分布不均匀不相适应。非洲、南美洲、大洋洲可以说是地广人稀,它们的人口分别占世界人口的 10%、6% 和 0.5%,但却拥有大面积的未耕地,那里未耕地分别为可耕地的 78%、87%和86%。而我们亚洲人口占世界的 56%,而可耕地却只占 20%,其中 77%为已经开垦(表 6-9) 。由此可见,耕地面积不仅小,而且分布上也很不均衡。承转:这是世界土壤资源的概况,可能是本书的作者为

7、了让我们更全面的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概况,所以下面在介绍我国时,介绍的的是“土地资源” 。(二)我国土地资源概况1.土壤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960 万 km2) ,气候类型从热带到寒温带,由湿润区到干旱区,所以我国的土壤资源极为丰富,类型也多种多样,这是我国土壤资源的第一个特点。在全国 14 个土纲(课本 13 个) 、39 个亚纲、环境与旅游学院教案第 1 页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法基 本 内 容138 个土类和 588 个亚类。大家看一下这张表,中国主要土纲土壤资源的估算,引用自龚子同的中国土壤分类系统。其中雏形土、干旱土面积超过国土10%。我国不但具有世界上主要的

8、森林土壤和草原土壤、荒漠土壤,同时还具有世界上特有的青藏高原土壤,因此对发展农、林、牧生产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大家看一下这张图,是我根据课本的表 610 中国土地资源构成作的。由这张表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耕地、林地和草地面积都比较大,事实上我国耕地、林地、草地的面积都居世界前列,其中耕地第 4 位,林地第 8 位,草地第 3 位。但是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据中国人口信息网公布的资料,2004 年我国现有人口接近 13 亿。所以,我们的资源一平均的话,就很少了。所以我国土地资源的第二个特点就是:2.人均土地资源不足具体来看:人均耕地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耕地的 1/4;森林低于世界人均

9、占有面积和森林覆盖率;草场不到世界人均的 1/2。同时对我国的耕地资源来说,它的最大特点就是3 耕地面积少,分布不平衡:约 85%的耕地集中于仅占全国土地面积 44%的东部季风区 22 个省(市)内,其中大部分分布于温带、暖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而占全国面积一半以上的西部各省、区,其耕地只占全国耕地的 15%,耕地只占这些省(区)土地总面积 23.3%,总的来说,我国人均耕地不仅少,而且分布也过于集中。三、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一)耕地逐年减少,人地矛盾突出 造成耕地减少的原因:一是农业生产关系失调,重用轻养。二是盲目毁林、毁草,陡坡开荒,造成水土流失,我国每年因水土流失的土

10、壤至少在 50 亿吨以上。三是人为的滥樵、滥垦、滥牧,破坏了天然植被,造成土地风蚀沙化。四是城市土地利用不合理,城市扩展,占用大量良田,市内土地闲置。关于耕地减少的数据大家自己看一下课本 270 页倒数第 7 行,直到这一段的结束。给大家 1 分钟的时间。这段话总结一下就是,虽然有开发复垦,但不如减少的多,所以耕地面积总体仍在减少。耕地减少的同时,人口仍在增加,所以人地矛盾更加突出了。(二)土壤侵蚀的危害看图片:世界约有 1/4 的耕地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水蚀和风蚀我国受水土流失的耕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 1/3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黄土高原,其他流域的水土流失也在加重关于我国的土壤侵蚀图。我国土壤

11、侵蚀的状况还是比较严重的。(三)土壤退化生产力下降原因:土壤侵蚀和垦殖利用不合理。与土壤形成发育过程相类似,土壤退化过程也是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个复杂过程,其中形成因素的异常或人类不合理的土壤利用方式则是土壤退化的根本原因。表现:有机质含量下降,营养元素短缺,土壤结构破坏,土层变薄,土壤板结,土壤盐渍化和沙化。全球土壤退化图:图中灰色的部分是未退化的土壤,其他黄色、橙色、红色的部分表面该地区已经遭受了程度不同的土壤退化。由这幅地图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是土壤退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举例:我国北大荒(单位:g/kg)(四)土壤盐碱化在学习主要的成土过程时,我们就说过土壤的盐渍化过程和碱化

12、过程时密切环境与旅游学院教案第 1 页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法基 本 内 容联系的,而这往往相伴发生。世界各大洲的干旱半干旱区普遍存在主要分布与亚欧大陆的内部、北非、北美西部面积占前三位的国家:前苏联、印度、巴基斯坦在滨海地区和旱作土壤灌溉区有滨海盐土和次生盐土发生:如东营我国分布在黄淮海平原、东北西部、河套地区、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滨海地区(五)土地沙化看图片。也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沙漠化威胁世界土地面积的 1/3;联合国统计当前世界每年有 7104km2 的土地变成沙漠我国的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15.9,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承转:

13、课本上说沙漠化的空间分布范围在不断扩大,榆林三迁的故事就是说的沙进人退,沙漠化面积不断增大,但也有最新的比较振奋人心的消息。国家林业局今年 6 月 14 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公布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土地沙化监测结果表明,我国荒漠化和土地沙化整体扩展的趋势已得到初步遏制, “破坏大于治理”转为“治理与破坏相持” ,重点治理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绝大部分省区治理面积大于破坏面积,全国沙化土地由上世纪末每年扩 3436km2,转为每年减少 1283km2,土地沙化状况首次呈现全国性逆转趋势。课本上还介绍了世界上几次著名的沙尘暴,大家自己看一下。关于沙尘暴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近年来各种新闻媒体

14、宣传的也很多。中国沙尘暴的六大特征一、时间:中国沙尘暴发生时间主要在 3 月4 月。以 2000 年为例,在这一期间全国共出现沙尘过程 12 次,其中强沙尘暴过程 4 次。中国在申奥过程中,也曾有奥委会成员置疑中国的北京的沙尘暴问题,说北京的沙尘暴那么厉害,运动员怎么比赛。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沙尘暴发生的时间是春季,而奥运会的举办是在夏季,所以根本不用担心。二、地域:沙尘暴主要发生地区在北纬 38 度,东经 110 度 117 度以北广大地区,即以河北沧州为界,往北到天津、北京直到内蒙古,往西经石家庄、银川、兰州、青海祁连,往北到内蒙古边界。 三、源头:中国沙尘暴主要源地是蒙古国甚至中亚沙漠地

15、区,这类沙尘暴强度大,其影响明显大于境内源地沙尘暴;中国境内源地是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南部、河北北部及其他沙漠区。四、路径:年春季影响北京的沙尘暴路径主要有 4 条:蒙古内蒙古北京转向东北;河西走廊东移至北京;从内蒙古朱日和地区经河北张家口一带影响北京;从晋北高原向东影响北京地区。五、相关因素:沙尘天气与春季冷空气活动关系密切。当春天冷空气路径偏西偏南时,华北沙尘天气少,主要过程发生在西北;反之,当冷空气主力偏东偏北时,主要过程发生在华北。六、沙尘暴的影响:强沙尘暴不仅影响西北、华北、华中、华东地区,如果在距地面 78 公里的高空遇到高空急流,同时又有东北冷空气漩涡强烈影响,强沙尘就可以影响东北远东,甚至更北的地区。沙尘暴事件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是:任意破坏生态环境,代之而来的是及其严重的恶果。(六)土壤污染我们给土壤污染下一个定性的定义的话,土壤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所产生环境与旅游学院教案第 1 页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法基 本 内 容的物质(污染物) ,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的容纳能力和净化速度,因而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及性状等发生变化,使污染物的积累过程逐渐占优势,破坏了土壤的自然动态平衡,从而导致土壤自然功能失调、土壤质量恶化、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下降,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