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乡土地理-(最新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4831686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乡土地理-(最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乡土地理-(最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乡土地理-(最新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广东自然地理特征 1位置:广东简称粤,位于我国大陆的最南部,位于东经 1094511720和北纬 20092531之间。北依南岭,南濒南海,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相望,临近香港、澳门和 东南亚;北回归线从其中部横穿,是我国海岸线最长的省份,管辖东沙群岛。 2自然特征 (1)气候: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常有台风登陆,冬春少雨。气象灾害繁多,主 要有寒潮、龙卷风、暴雨洪涝和热带气旋等。 (2)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北高南低;中南部是比较平坦的珠江三角洲;北部多 丹霞地貌,南部沿海多海蚀地貌。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 (3)水文:珠江是本省流程最长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约 510

2、 月为汛期,航运量 仅次于长江居第二位,其支流上游红水河水能丰富。 (4)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5)土壤:多红壤,酸性强,有机质含量低,土质黏重,需加熟石灰、种植绿肥、掺沙 子等措施进行改良;珠江三角洲以水稻土为主。 (6)自然资源:有“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之乡”的称号,珠江口外海域和北部湾海域油 气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生物资源繁盛;滩涂广布、大陆架宽广,海洋资源丰富;土地资 源比较匮乏。 二、广东人文地理特征 1人口、城市:密度大,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在潮汕平原、珠江三角洲及西南沿海地区; 稀疏地区主要在粤北山区。城市化水平高,但明显滞后于工业化,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外来 人口多,深圳

3、为移民城市。 2文化: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 3建筑:骑楼、客家围屋等特色鲜明。 4旅游:海陆景观兼备,四季皆宜,可进入性强,接近消费市场,地区接待能力强, 发展潜力大。 5交通:广州自古是我国的南大门,有京广、京九南北向铁路,海陆空交通便利。 6农业:有水稻种植业、城郊农业、热带园艺业、水产业等农业地域类型,尤以基塘 农业最具特色。 7工业: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轻工业基地,经历了两次产业转移,现已发展成为 我国南方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 8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南部沿海,是西江、北江共同冲积形成的大三角 洲和东江形成的小三角洲的总称,呈倒置三角形状,地面起伏较大,多低丘和洼地

4、。属于亚 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温暖湿润,河流密布,土壤肥沃,是广东省重要的农业区,是岭南的粮 仓、水果基地、蔬菜基地和花卉基地。经济地理的珠三角,包括广州、深圳两个副省级城市, 佛山、珠海、江门、东莞、中山五个地级城市,及惠州和肇庆的部分地区。 考点一广东自然地理特征 1广东被称为祖国的“南大门” 广东处于祖国的南部,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区,面向东南亚,凭借沿海优势,海 运便利,是中国对外交流的平台。 2广东地形分区 全省地势北高南低,山地、平原、丘陵、台地纵横交错。山地、丘陵面积广。可分为四 个地形区:粤东平行山地和粤东南沿海丘陵区;粤北山地区(全省最高峰石坑崆,海拔 1 902 米;珠江

5、三角洲地区,由西江、北江、东江冲积而成,河网密集;粤西山地与沿海台地 区(包括雷州半岛)。 3广东自然地理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有利条件:广东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雨热同期),冬季温和 少雨;水源和热量充足,土壤深厚肥沃。 (2)不利条件:降水集中,常出现洪涝灾害;水利工程量大,投资多,成本高。 (3)广东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广东河流流量大、含沙量小、汛期长、终年不冻、水力资源丰富,支流众多,河网密布, 汛期多集中在夏季;原因:广东西北部主要以低山丘陵为主,中南部为低地平原地形,年降 水量大,且集中在夏季。 龙眼是典型的亚热带果树, 气温高低直接决定其生长发育

6、的适宜程度, 因此可以用温度 适宜度表示龙眼生长发育的风险状况。 龙眼的温度适宜度随气温升高而增长, 到达某一适宜 值后,适宜度随气温升高迅速下降。读“我国南方某些地区龙眼温度风险分区”及“各月龙 眼温度适宜度变化图” ,完成 12 题。 1图中龙眼风险温度分区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以水分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以地形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以热量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 2地区成为龙眼温度高风险区的原因可能是() 春季气温偏高夏季气温偏低秋季气温偏低冬季气温偏高 A B C D 答案 1(1)D(2)A 解析 根据图示分析图中龙眼风险温度分区南北差异分布, 反映的地域分

7、异规律是以热量为 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区成为龙眼温度高风险区的原因可能是春季气温偏高, 冬季气温 偏高。 考点二广东人文地理特征 广东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较高,是我国著名侨乡,外来人口多,外来文化与广东本土 文化融合,使广东文化更具活力、开放性和创新性。随着广州亚运会和深圳大运会的举办, 又一次为广东的经济、文化发展带来巨大的契机。 广东名胜古迹众多,广州、潮州、佛山为历史文化名城,孙中山先生的故居、黄花岗七 十二烈士墓、黄埔军校旧址、广州农民运动旧址等不胜枚举。 1广东的工业与旅游 广东是我国石油、电子电器、服装、玩具、牙雕、玉雕、陶瓷等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尤其是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以轻工

8、业为主的工业基地。其经济发展主要得益于:地理优势: 毗邻港澳,有天然海道良港,对外贸易方便。人缘优势 : 是全国著名侨乡,有利于招商引 资。互补优势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资本、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丰富,但劳动力 成本过高,市场容量小 ; 澳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但发展空间狭小 ; 珠江三角洲的自然、 人力资源丰富, 其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吸引了内地大量廉价劳动力和技术人员, 加上其经济的 辐射作用,从而形成了巨大的消费市场。人才和技术优势 : 高速发展和较高的待遇,吸引 了内地大批各式各样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高新技术的消化、 吸收和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政策

9、优势:率先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的设立等。 广东是我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 “海上丝绸之路” 的起点。 广州自古是我国 “南大门” , 海、陆、空交通运输网四通八达。有京广、京九、粤海、广茂、广九、黎湛等铁路连通省内, 洛湛线也进展顺利。广州、湛江、深圳、汕头、珠海为重要港口。广东旅游活动形式多样, 旅游资源丰富,海陆景观兼备,热带风情与红色旅游资源俱佳,地域组合好,可进入性强, 经济发达,接近消费市场,地区接待能力强,气候温暖,全年可开展旅游。 2广东的特色农业基塘农业 集中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顺德、南海等市,是利用当地优越的水、土、气等自然资源创造 的一种良性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 其原理是利用陆基

10、和水面, 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种植业 和养殖业项目,使之形成相互衔接、良性循环的几个生态链条,使系统内部的物质和能量得 以传输, 从而成为一种良性生态系统。 它既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局限性, 又保持了其精耕细作、 施用有机肥、间作套种等优良传统,是合理利用水土等自然资源发展农业生产的有效途径。 土地利用过程:低洼处挖成池塘池泥砌成塘基成为耕地池塘养鱼集约农 业。生态循环的过程 : 桑、蚕、鱼三者结合,可节省饲料及肥料费用。基堤以塘泥为肥料 种植作物,作物又可作为饲料,如此塘基互养,形成良性“水陆互养” 。有俗谚称:桑茂, 蚕壮,鱼肥大;塘肥,基好,蚕茧多。分类:以基塘栽种的作物不同而分:桑基鱼塘、

11、蔗 基鱼塘及果基鱼塘。以市场需求为主,选择当时市场利润较高的作物替换。特色优势 : 将 动植物间及水陆间的物质和能量结合成完整的生态链, 使农田得以维持地力, 可以不断生产 蚕丝、甘蔗、水果、花卉、鱼虾,灵活应对市场,且用于加工,增加农民收入,创造就业机 会。没落原因:工商发展,劳动力转移;市场对鱼的需求扩大,塘面扩大,而塘基作物逐 渐废耕。景观变迁 : 因经济特区的设立,工业、城镇的发展,许多鱼塘已填土作为工厂及 住宅,土地利用正在转型中。随着农业发展,基上作物日益多样化,养殖日益科学化,产品 更加多样,质量逐步提高,更具有进入港澳和国际市场的能力。 3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特区 (1)设立条件

12、:交通便利、众多廉价的劳动力、著名的侨乡。 (2)我国经济开放对本区的影响:带动珠江三角洲农业更趋专业化;乡镇工业蓬勃发展; 巿镇群集,都市化程度高。 (3)主要特区 深圳 : 地处南部沿海,东临大鹏湾,西连珠江口,南与香港新界接壤,是中国最早和 发展最好的特区城市。 1979 年成立经济特区, 特区的政策优势、 毗邻港澳的地理和经济优势, 加上全国的大力支援, 深圳已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工业城市, 经济以轻型出口加工业和旅游 业为主,电子、纺织、服装、食品、医药、建材等工业发达。高速公路和准高速铁路连接广 州,京九铁路直达内地城市。深圳机场是全国四大繁忙航空港之一。“新加坡的城市环境, 香港的

13、城市效率”是深圳的城市建设目标,2000 年已成为联合国认可的国际“花园城市” , 2004 年又被 CCTV 评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十大城市之一。 汕头 : 粤东地区中心城市,广东距离台湾最近的城市,背靠经济发达的潮汕平原、濒 临南海,毗临港澳,是粤东、赣南、闽西南的进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历史上就是中国对外 经济交往的重要港口,水陆空交通十分发达,有着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1981 年设立经 济特区,是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农牧渔和旅游、交通运输、商业、房地产业等全面发展 的综合性外向型经济特区。 珠海: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东隔伶仃洋与香港相望,南接澳门,由于岛屿众多, 被誉为“百岛之市” 。

14、1980 年成立特区,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口岸和外贸基地,是一座新 兴的花园式海滨城市, 被联合国评为人类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城市, 也是我国国家环保模范城 市。以“市容游览、环岛观光、休闲度假、旅游购物、体育竞赛”为特色的旅游业发展很快。 两年一次的 “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 和每年一次的国际房车赛珠海站的赛事以及一级方 程式赛车赛事,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是珠海著名的旅游项目。 2被载入世界环保史册的基塘农业为珠江三角洲农民完成了原始的资金积累之后,目 前已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桑基、蔗基鱼塘大量减少,果(蕉)基鱼塘 稳定,而花基鱼塘面积明显增加,并且随着盆花的大量外销

15、,花基鱼塘已需要向其它鱼塘取 泥。据此回答(1)(3)题。 (1)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基塘农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农产品市场条件的变化当地进行了农业结构调整 技术条件的提高 A B C D (2)在稳定的果基鱼塘系统中,果树对于鱼塘的环境价值主要体现为() 果树美观, 吸引游客冬季防寒, 夏季减弱台风的袭击防止基泥崩塌塘泥 使香蕉、大蕉生长茂盛 A B C D (3)花基鱼塘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的问题是() 鱼塘内的塘泥逐年减少当地工业企业对鱼塘的污染调整劳动力的投入 布局向粤西地区的转移 A B C D 答案 (1)B(2)B(3)D 解析 第(1)题,导致珠江三角洲

16、地区基塘农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当地进行了农业结构 调整, 以适应农产品市场条件变化的需要。 第(2)题, 这是果树(森林)的环境作用的具体体现。 第(3)题,为维持花基鱼塘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保护山区生态环境,应避免鱼塘内的塘泥 逐年减少、布局向粤西地区转移的趋势。 考点三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广东气候资源、海洋资源、农业资源、旅游资源等条件优越,北部山区有色金属、水能 比较丰富,珠江口油气资源也极具开发前景。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日 益表现出用地紧张、“油荒、电荒” ,甚至“水荒、民工荒”等问题。广东背陆靠海,干旱、 洪涝、暴雨、台风等气象灾害,海啸、风暴潮等海洋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地 质灾害均有发生。土地污染、地下水污染、海洋污染(沿海经济活动频繁,石油进口量大, 油轮泄漏等)、大气污染(酸雨)、城市环境问题突出。赤潮、咸潮多发,海平面上升、海岸生 态破坏、渔业资源枯竭等生态问题严峻。 3读“我国珠江流域某河流流经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 1)和“该河段降水资料 图”(图 2),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图 1 中该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