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体育理论考试题库——基础题-(最新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4830685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DF 页数:85 大小:63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旦大学体育理论考试题库——基础题-(最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亲,该文档总共8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复旦大学体育理论考试题库——基础题-(最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旦大学体育理论考试题库——基础题-(最新版)(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项题库有部分变动,不过基本变化不大,基础题库已全面更新参见下文: 新版体育理论考试基础题库 序号 选项 内容 1 FALSE 耐力练习通常指以提高心肺功能适应水平为目的的高强度体育锻炼方法。 2 TRUE 耐力练习通常指以提高心肺功能适应水平为目的的低强度体育锻炼方法。 3 FALSE 练习短跑可以用来发展耐力。 4 TRUE 长跑和游泳可以用来发展耐力。 5 TRUE 研究表明,耐力练习能有效控制体重,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威胁性。 6 TRUE 运动生理学家认为,心肺适应能力是与健康密切相关的最重要生理指标之一。 7 TRUE 体育锻炼时所需的能量来自营养物质的化学能。 8 FALSE 在体

2、内,不只有三磷酸腺苷(ATP)可以作为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 9 TRUE 在体内,只有三磷酸腺苷(ATP)可以作为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 10 FALSE 人体内含有大量的三磷酸腺苷(ATP)。 11 TRUE 依靠肌肉的三磷酸腺苷(ATP)作功只能维持 1 秒左右。 12 FALSE 依靠肌肉的三磷酸腺苷(ATP)作功可以维持 10 秒左右。 13 TRUE 只有不停地合成三磷酸腺苷(ATP)才能满足肌肉收缩的需要。 14 FALSE 在无氧条件下不能合成三磷酸腺苷(ATP)。 15 TRUE 在体内有两种系统可以合成三磷酸腺苷(ATP)。 16 TRUE 心肺系统负责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输到组

3、织,同时把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等) 排出体外。 17 FALSE 心脏负责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输到组织,同时把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等)排出 体外。 18 TRUE 心脏实际上是由两个分开的血泵构成:右心,泵血通过肺,称肺循环。 19 FALSE 心脏实际上是由两个分开的血泵构成:左心,泵血通过肺,称肺循环。 20 TRUE 正常成年男子安静时的心输出量约为 5 升/分。 21 FALSE 正常成年男子安静时的心输出量约为 10 升/分。 22 TRUE 心输出量只受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和每搏输出量(心脏收缩一次的射 血量)的影响。 23 FALSE 心输出量只受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4、)的影响。 24 TRUE 体育锻炼时,心输出量会因心率或每搏输出量的增加而增加. 25 FALSE 体育锻炼时,心输出量不受心率或每搏输出量变化的影响。 26 TRUE 人体运动时适宜最大心率(HRmax)=220 年龄(年) 27 TRUE 血液通过动脉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称为血压。 28 FALSE 血液通过静脉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称为血压。 29 TRUE 高血压是指收缩压高于 140mmHg 或舒张压高于 90mmHg。 30 FALSE 当收缩压达到 130mmHg 时称为高血压。 31 FALSE 当舒张压高于 80mmHg 时称为高血压。 32 TRUE 最大摄氧量是反映心肺能

5、力的有效指标。 33 TRUE 最大摄氧量的百分比(%VO2max)可以表示运动强度。 34 TRUE 运动肌肉血流量的增加是心输出量增加和血液再分配的结果。 35 FALSE 运动肌肉血流量的增加和心输出量及血液再分配之间没有关系。 36 TRUE 体育锻炼时,血液再分配是指运动时内脏血流减少,而运动肌肉血流增加。 37 FALSE 体育锻炼时,血液再分配是指运动时内脏血流增加,而运动肌肉血流减少。 38 TRUE 测量心率被认为是确定运动强度的标准方法之一。 39 TRUE 体育锻炼时收缩压增加,但舒张压变化不大。 40 FALSE 体育锻炼时舒张压增加,但收缩压变化不大。 41 TRUE

6、 身体运动时呼吸频率加快,以摄入更多的氧和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 42 FALSE 身体运动时呼吸频率加快,以摄入更多的二氧化碳和呼出更多的氧。 43 FALSE 当运动的强度小于 80% VO2max 时,呼吸频率与运动强度都按比例增加。 44 TRUE 当运动强度大于 50% VO2max 后,呼吸频率迅速增加以摄入更多的氧和呼出大量 的二氧化碳。 45 TRUE 运动处方中的每次锻炼都应包括以下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准备活动、锻炼模式和 整理活动。 46 TRUE 锻炼模式是运动处方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锻炼方式、频率、强度和持续 时间等。 47 TRUE 一周进行两次锻炼就可增加心肺适应

7、能力,锻炼 3 至 5 次可使心肺达到最大适应 水平。 48 FALSE 一周进行一次锻炼就可增加心肺适应能力,锻炼 3 至 5 次可使心肺达到最大适应 水平。 49 FALSE 运动强度接近 60% VO2max 时才可增强心肺适应能力, 故常把这一强度称为锻炼 阈。 50 TRUE 运动强度接近 50% VO2max 时才可增强心肺适应能力,故常把这一强度称为锻炼 阈。 51 TRUE 对于一个心肺适应水平较低的锻炼者而言,20 至 30 分钟的锻炼就可提高心肺适 应水平。 52 TRUE 整理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血液回流至心脏,以避免血液过多分布在上肢和下肢 而造成头晕和昏厥。 53 F

8、ALSE 每个锻炼者提高心肺适应水平的运动处方通常包括三个阶段:起始阶段,渐进阶 段和终止阶段。 54 TRUE 法特莱克练习是耐力练习的有效方法。 55 TRUE 间隙练习是指重复进行强度、时间、距离和间隔时间都较固定的锻炼方法。 56 FALSE 持续练习是指重复进行强度、时间、距离和间隔时间都较固定的锻炼方法。 57 TRUE 耐力练习可增加最大每搏输出量和最大心输出量。 58 FALSE 耐力练习不会增加最大每搏输出量和最大心输出量。 59 TRUE 最大心输出量的增加可使锻炼的肌肉得到更多的氧气,也使耐力得以提高。 60 FALSE 最大心输出量的增加并不能使锻炼的肌肉得到更多的氧气

9、。 61 FALSE 耐力练习能引起肺结构或呼吸系统功能的变化。 62 TRUE 耐力练习不能引起肺结构或呼吸系统功能的变化,但可以使呼吸肌耐力增加。 63 FALSE 心输出量是衡量心肺适应水平最好的指标。 64 TRUE 耐力练习并不能提高柔韧性,相反,耐力练习可能导致肌肉和肌腱的缩短,从而 使某些关节的活动范围缩小。 65 FALSE 耐力练习能提高柔韧性,还可使肌肉和肌腱的伸长,从而使某些关节的活动范围 扩大。 66 TRUE 持之以恒的步行、跑步和骑自行车等都是提高心肺适应水平的有效锻炼方式。 67 TRUE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的基础代谢率下降,能量消耗减少,体重和体脂 会

10、慢慢地增加。 68 FALSE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的基础代谢率下降,能量消耗增加,体重和体脂 会慢慢地减少。 69 TRUE 通过节食和服用减肥药能迅速减轻体重,这并不利于健康,并且皮肤会变得松弛。 70 TRUE 有规律地锻炼和合理的饮食比节食减肥更有利于健康。 71 TRUE 力量练习可防止钙的丢失以及推迟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72 FALSE 柔韧性练习可防止钙的丢失以及推迟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73 TRUE 肌纤维充满着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肌原纤维是肌纤维的收缩单位,它是肌肉中 的收缩成分,其功能是通过收缩产生力量。 74 TRUE 肌肉的缩短或伸长是由于粗丝和细丝间的互相滑动

11、而得以实现,但肌丝本身的结 构和长度不变。 75 TRUE 肌肉的收缩是由运动神经以冲动形式传来的刺激引起的。 76 FALSE 肌肉的放松是由运动神经以冲动形式传来的刺激引起的。 77 TRUE 肌肉收缩时,会产生张力和长度的变化。 78 TRUE 根据肌肉收缩时长度和张力变化的特点,肌肉收缩分为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两种。 79 FALSE 根据肌肉收缩时长度和张力变化的特点, 肌肉收缩分为等张收缩和等动收缩两种。 80 TRUE 等张收缩又称为动力性收缩,大多数情况下身体的锻炼依赖于等张收缩。 81 FALSE 大多数情况下身体的锻炼依赖于静力性收缩。 82 TRUE 等张收缩又可分为向心收

12、缩、离心收缩和等动收缩。 83 TRUE 当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阻力(负荷)时,肌肉缩短,牵拉它附着的 骨杠杆做向心运动,称为向心收缩。 84 FALSE 当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阻力(负荷)时,肌肉缩短,牵拉它附着的 骨杠杆做运动,称为离心收缩。 85 TRUE 向心收缩是人体得以实现各种加速运动的基础,如屈肘、高抬腿和挥臂等。 86 FALSE 屈肘、抓举下蹲、高抬腿和挥臂属于向心收缩。 87 TRUE 当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力时,肌肉虽积极地收缩但仍被拉长,称为离 心收缩。 88 TRUE 离心收缩在实现人体运动时,起着制动、减速和克服重力等作用。 89 FAL

13、SE 离心收缩在实现人体运动时,起着制动、加速和克服重力等作用。 90 TRUE 等动收缩指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速度(称等动)进行的最大收缩。 91 FALSE 等动收缩指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速度(称等动)进行的最小收缩。 92 TRUE 当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力时,肌肉虽积极收缩,但长度并不变化,这种收 缩叫等长收缩。 93 FALSE 当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力时,肌肉虽积极收缩,但长度并不变化,这种收 缩叫等动收缩。 94 TRUE 根据肌纤维的收缩与抗疲劳特征分为三种类型:慢收缩肌纤维、快收缩肌纤维和 中间型收缩肌纤维。 95 TRUE 慢收缩肌纤维简称慢

14、肌纤维,其收缩速度慢,产生的力量小,然而有很强的抗疲 劳性。 96 FALSE 快收缩肌纤维有很强的抗疲劳性。 97 TRUE 慢肌纤维中肌红蛋白含量高,毛细血管多,呈红色,故又称红肌纤维。 98 TRUE 慢肌纤维适合于长时间有氧运动,如走或慢跑等。 99 FALSE 慢肌纤维适合于短时间有氧运动。 100 TRUE 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产生的力量大,但容易疲劳。 101 FALSE 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产生的力量大,但不易疲劳。 102 TRUE 肌肉力量主要取决于肌肉的生理横截面积,即生理横截面积愈大,肌肉的力量越 大。 103 FALSE 肌肉力量和肌肉的生理横截面积没有关系。 104

15、 TRUE 肌肉收缩的长度-张力关系是指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对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影 响。 105 TRUE 体育锻炼时,如果练习者出现精神不振、厌倦练习、有疲劳感,甚至可能出现肌 肉与骨的损伤,这是过度训练引起心理和生理上一系列的消极反应。 106 TRUE 渐增阻力原则、专门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是肌肉力量练习的原则。 107 TRUE 超负荷原则与渐增阻力原则是可以相互替换的,但在力量练习中,更常用渐增阻 力原则。 108 FALSE 超负荷原则与渐增阻力原则是可以相互替换的, 但在力量练习中, 更常用超负荷 原则。 109 TRUE 根据肌肉收缩的类型,力量练习分为等张练习、等长练习和等动练

16、习。 110 TRUE 力量练习中,练习频率高、肌肉力量增长很快者,停止练习后消退也快。 111 FALSE 力量练习中,练习频率高、肌肉力量增长很快者,停止练习后消退较慢。 112 TRUE 力量练习中,练习频率低、训练时间较长、肌肉力量缓慢增长者,力量保持的时 间则相对较长。 113 FALSE 力量练习中,练习频率低、训练时间较长、肌肉力量缓慢增长者,力量保持的时 间则相对较短。 114 FALSE 力量练习常用心率来表示练习强度。 115 TRUE 肌肉以等张收缩的形式进行负重或不负重的动力性抗阻练习,称为等张性力量练 习或动力性练习。 116 FALSE 肌肉以等张收缩的形式进行负重或不负重的动力性抗阻练习, 称为等长性力量练 习。 117 TRUE 肌肉以等长收缩的形式使人体保持某一些特定位置或对抗固定不动的阻力练习, 称为等长性力量练习或静力性练习。 118 FALSE 肌肉以等长收缩的形式使人体保持某一些特定位置或对抗固定不动的阻力练习, 称为等张性力量练习或静力性练习。 119 TRUE 等动练习是借助于专门的等动训练器在动力状态下完成练习的方法。 120 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