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最新版-已修订)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4816762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1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最新版-已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最新版-已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最新版-已修订)(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学习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中国 面对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做出的积极回应。 农村是中国经济 社会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生态文明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就没 有整个国家的生态文明。因此,积极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就是要建立“资源节 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让 生态文明的观念落实到农村的企业、家庭和个人。 一、对生态文明与农村生态文明的理解 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应包括实现社会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特别是 人的思维观念的生态化转变,创造经济社会

2、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 持续发展模式,建设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有机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 融的文明农村,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农村生态文明是一个综合性的文明成果, 它指的是农民在进行农业生 产与生活时,主动、积极地改善和优化农村内部结构,以及建设良好 的农村生态环境、 塑造良好的农村面貌所取得的一系列物质成果和精 神成果的总和。 二、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一)我国环境保护资源分配不均衡 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经济的大国,有 9 亿多农民生活在农 村,绝大多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发生在农村。全国的绝大多数乡 镇没有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60 多万个行政村绝大多数没有条件

3、治 理环境污染。城市作为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和人口的高度集中地带, 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环境保护资源, 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来防止城市的 环境污染以及治理污染,但对广大农村的投入却少之又少。从城乡的 环境基础设施来看, 城市的环境基础设施由于投资到位, 在集中用水、 垃圾、 污水和粪便处理等基本面上都能够满足城市需求且每年呈增强 的形势,而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匮乏,供水和垃圾处理等基本事项都 难以得到保证,大部分垃圾由于没有相应的设施,不经任何处理就直 接随意乱扔、乱倒、乱堆,严重影响环境卫生,破坏农村景观。绝大 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渗人地下或直接排入沟渠、水塘,污染水 源,致使农村饮水型地方病多发

4、。正是由于法律的空缺及环境保护资 源的分配不均衡,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现象愈演愈烈。 (二)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承担着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资料及社 会保障的双重职能, 对农村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乃至全社会的稳定 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追求片面的经济发展而断绝子孙后 路的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做法屡见不鲜。而且,国家经济发展越来 越快,国家为了各种基础性建设还会占用或将会占用大量的耕地;快 速的城市化扩张急剧向周边农村拓展占用耕地;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 中也会不可避免的出现非农单位或设施占用耕地的情况, 这些都会使 农村的耕地越来越少,甚至会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 (三)工业

5、污染对农村生态破环严重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已经不仅仅在城市发展,工业 污染逐渐侵入广大的农村地区, 城市的扩张也导致大量的污染转移到 了农村,对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破坏,给农民生活带来 巨大影响。 1.城市污染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向农村扩散, 例如将固体垃圾拉到 到农村堆放或填埋、有毒气体或烟尘飘落到农村、城市排出的污水通 过各种渠道渗入农村等。 2.破坏性利用耕地。迫于地方财政收入压力,近几年来不少农村 地方政府大力招商引资,但由于受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资金短缺、 信息匮乏以及基础设施不健全等不利因素的制约, 招商引资引进来的 大部分是一些环境破坏严重,资源消耗巨大的低附加

6、值企业,比如矿 山的开采及其矿渣就不仅污染周边农村环境,而且占用大量耕地,污 染耕地,破坏生态系统。 三、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议及对策 (一)政府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 政府应当采取经济手段,通过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推进城乡之 间的环境公平,以此来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一方面,当前农村生态环 境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纠纷和群体事件,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农村经 济社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因此,在加强农村生态环 境保护中,加大生态环境和资源的补偿赔偿力度,并从制度上加以保 证,显得尤其重要。另一方面,政府应建立保障农村环境保护的专项 资金,加强对农村的环境保护投入。由于过去几

7、十年中的城市经济发 展都是以牺牲农村环境作为代价换取的,为了实现环境公平,政府应 该通过制定有利于农村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推进农村的环境建设,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保障城乡经济社会全 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二)引导广大农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探索农村价值观念的转变模式, 是农民树立生态价值观的重要途 径与方法, 其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实现农民从传统单纯追求农业的经济 产值向追求农业生态价值观念转变,从而树立农村新的生态价值观 念;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和农村教育方式的更新,对农民形成生 态文明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农民自身生态意识的强弱对整个农 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至关

8、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通过教育、宣传等 多种方式,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首要的位置,使村民生态、环保 意识普遍提高并成为自觉行动, 摒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 展模式;实现从传统“征服自然”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转变;倡 导生态消费模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价值 观;使生态文明理念在生产、科学、社会活动中深入人心,人人参与 生态家园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教育,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特 点,因地制宜,实施不同的教育。 (三)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 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转 变和创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 将生态环境概念纳人农村经济增长的内 生变

9、量中,控制污染,保护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农村经 济增长过程具有 “无污染、无公害、无损于子孙后代”的三无标准, 达到有利于人类、生态和自然平衡,有利于资源永续利用和有利于生 产和消费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有利于”的长远目标。这就要创新农业生 产方式。一些地方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行“生态家园”的复合 经营模式,以及建立健全清洁农业体系(即无公害农业体系、绿色生 态农业体系、有机农业体系)等都取得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经 济发展的双赢效果。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今天,我们应当 积极采取对策,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努力使农村向着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 加快建设杜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提升农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 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结构、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和 生态安全的总体目标,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和城乡经 济社会发展一体化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