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论文谈文化知识渗透于中学英语教学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481586 上传时间:2017-10-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谈文化知识渗透于中学英语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谈文化知识渗透于中学英语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谈文化知识渗透于中学英语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谈文化知识渗透于中学英语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谈文化知识渗透于中学英语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英语教学论文谈文化知识渗透于中学英语教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谈文化知识渗透于中学英语教学引言不少有影响的外语教育家认为,是否把跨文化交流纳入外语教学内容是区别传统外语教学和现代外语教学的主要标志。美国外语教育协会在其提出的外语能力要求中已经把文化理入交流能力的重要内容。交流能力包括五个方面,即四种语言运用能力(听、说、读、写)加上文化素养(社会文化能力) 。中英合编的现行中学英语教材,是依据“结构功能大纲”编写的,它的鲜明特点就是“文化渗透” ,即教材逐步介绍中西方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差异,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相互进行交流时,应具有的文化素养,而不至于受文化的影响而出现语用

2、失误,使交流难以成功进行。如果我们对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之间的差异再不重视,就会必然产生语言教学和文化脱节,学生就会缺乏“跨文化交流意识” 。正如美国外语教学专家温斯顿布伦姆伯克所说:“采取只知其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 ”如果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就难以适应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 WTO 后,2008 年北京举办奥运,及 2010 年上海举办世博会所需外语人才的要求。一、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一处特殊组成部分,是人们彼此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也是人与文化融为一体的媒介。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形成,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用语言创造

3、了文化,文化又反达来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同进丰富了语言表达的方式。自古以来,人类社会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给语言打下了深刻的烙印。语言是人类社会文化中的语言,与人类社会和人类文化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中学英语中的文化是指使用英语的人民的生活方式总和,包括地理环境、社会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惯、民间传说、寓言故事、生活方式、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科学技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中英合编现行中学英语教材介绍中,西方文化的内容比比皆是,由课堂、家庭逐渐向社会各方面展开,为我们进行跨文化教学创造了条件。因此,英语教师应把“文化教学融入语言教学,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进而发展成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因为外语

4、教学专家认为,交流中的错误主要有两种:语言错误和文化错误,且认为后者的性质更为严重。西方学者认为:“语法错误可能使人不愉快,或影响交际,但至少在规则上,它们是清楚的,听话人会立即感觉到它的存在,而且一旦意识到说话人的语法功能较差,对其是比较宽容的。然而,语用失误则不然,如果一个非本族语者说话流利,对方不会把其明显的不礼貌或不友好的行为归因于语言缺陷,而会认为是粗鲁无礼或恶意伤害的自然流露。语法错误可能反映出说话人的人格有毛病。 ”换言之,如果一个人的语言能力越强,但它缺乏相应的语言运用规范常识,即缺乏对对方文化背景的了解,那么他的跨文化交流活动的失败就越惨痛。这就好比你登山登得越高,若不小心谨

5、慎,那么你就摔得越厉害。此外,重视文化知识的渗透,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有利于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之间的差异,对其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鉴别力,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使交流和沟通不至于受到影响,以达到良好的交流效果。二、文化知识的内容我国杰出的英语教育家,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胡文仲教授综合了现有的语言文化研究成果把文化内容分为五个方面: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交际习俗与礼仪;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价值观念。纵现中英合编现行中学英语教材,虽然文化内容的渗入不够系统,显得有些零教,但上述用心 爱心 专心五个方面的内容不难寻到。例如:1、语言交际方面初三英语第二课 EnglishNa

6、mes 介绍了英美人的姓名;2、非语言交际方面,高二英语第 10、11 课 BabyLanguage 介绍了身势语;3、交际习俗与礼仪方面,初一英语中不少课文介绍的谈论天气、问候、年龄、收入、个人隐私等;4、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方面,在初一英语第 42 课 ApictureofJimsFamily 介绍的“核心家庭”的照片;5、价值观念方面,高一英语第 42 课 CountryMusic 介绍的对金钱的态度和看法。三、文化知识渗透的原则系统性原则目前,教师在教授语言的过程中,仍然十分重视对语言形式语音、语法、语义、段落及篇章的传授,对于出现的文化现象,往往是碰到什么讲点什么或者随意介绍一下,至于

7、他们在实际场合如何应用,则很少提及。以对西方节的介绍为例,由于介绍时三言两语,所以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不深,久而久之,就把他们混为一谈。这就把一个严肃而现实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怎样克服杂乱无章?如何有系统地导入文化背景知识?应分下列三步走:第一步:介绍在日常生活方面英汉文化的差异,以及在语言形式和运用中的具体表现。第二步:介绍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英汉词语、成语意义及运用方面的差异。第三步:介绍中西方思维方式,交际关系及语言英语表达的文化内涵,又可以恰当地运用语言,提高他们的英语交流能力。实用性原则文化背景知识对词汇、句子、语篇的正确理解所起的作用固然重要,但是,绝不可陷入为教文化而教文化的误区中,

8、必须明确的是文化的导入是在语言教学的框架内进行的,其目的是为语言教学服务,所以文化的教学应遵循实用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昼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把文化背景知识和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意识地把文化知识渗透到具体的词汇教学、语篇教学中,以达到文化背景融入的最终目的,也相应地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和英语交际交流的能力。四、文化知识渗透的方法与技巧怎样渗透文化知识?笔者认为, 外语教学与文化一书中所列举的文化教学方法和技巧可以借鉴:1、文化渗透(包括“词义挖掘法” 、 “语法提示法” 、 “翻译对比法” ) ;2、文化旁白(即在上语言课或其他课程时就有关内容加入文化的介绍

9、和讨论) ;3、文学作品分析;4、文化片段(即描述跨文化交往中一个引起冲突或误解的具体事件,然后给出多项选择针对这一事件做出解释,让学生选出正确答案) ;5、异同比较法(即比较本国与目的国家文化之间的异同) 。借鉴上述方法,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采取以下具体做法来进行文化知识的渗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1、英语词汇文化内涵的渗透在影响语言的因素中,文化的影响是最明显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的文化中有什么概念,这个民族的语言中就会有什么词汇来指代这个概念。因此,我们可采用“文化渗透”的办法来施行词汇教学。例如:英国人和澳大利亚人对“Christmas(圣诞节) ”的概念不同,因为英国

10、人生活在北半球,圣诞节时值冬季,圣诞假期在他们心里意味着寒冷的冬天,灰色的天空和温暖的壁炉;澳大利亚人生活在南半球,圣诞节时值夏委,圣诞假期在他们心里意味着炎热的夏天,湛蓝的天空和辽阔的海滩。尽管“圣诞节”和中国的“春节”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汇,但在“家庭团聚” 、 “节前聚餐” 、 “送孩子礼物” 、 “全社会放长假”等方面文化涵义上都差不多。再如“hamburger(汉堡包)”一词,在西方一般为用心 爱心 专心平民和旅游者所用,但在中国都成了孩子们喜欢的食品。2、英语语法文化内涵的渗透语法主要描述词的曲折变化,词在句子中的相互关系及词法和句法规则。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法规则。例如:英语词汇的

11、曲折变化有动词的时态、名词的单复数、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等等,但这些在汉语中却没有,因而成为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一种语言的语法不仅有逻辑形式结构,而且是语言在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必然受到语言使用者在心理上社会上的影响。英语教师在教语法时应注意英语语法的心理因素,让学生懂得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和惯用语。例如:汉语说:“我想周教授明天不回北京。 ”英语中要说:“IdontthinkProfessorZhouwillgobacktoBeijingtomorrow.”而不能说:“IthinkProfessorZhouwontgobacktoB.Jtomorrow.”再如:别人问你:“You

12、didntwinthefootballgameyesterday,didyou?”(你们昨天没有赢场足球赛,是吗?)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你要回答“Yes,wedid.” (不,我们赢了。 )而不是“No,wedid.” (不,我们赢了。 )英语这种否定的表达方式与汉语的截然不同。这就充分说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思维方法不同,语言表达不同,句法结构也随之不同。3、英语对话和课文中文化内涵的渗透在跨文化交流中,谈话的内容、话题的选择是产生交流的失误的主要因素。究其原因,一个文化中人们习惯交流的话题可能是另一个文化中人们设法回避的话题;一种文化人们常常涉及的内容,可能构成对另一个文化中隐私的侵犯。因

13、此,在教对话的过程中,英语教师应让学生知道话题的选择和禁忌。例如:教学谈论天气时,教师可以这样介绍:TheEnglishalwaysliketalkingabouttheweatherverymuch.Theyafterbegintheirtalkingwith:Itsalovelyday,isntit?WhydotheEnglishalwaysliketalkingabouttheweatherwhentheymeeteachother?ItismainlydeterminedbythegeographicalpositionofBritainandweatherthere:aroundBr

14、itaintherearethreesideswhichareseas,itismarineclimatethereandtheweatherischangeable,andpeoplehaveaspecialfeeling,sotheweatherbecomesoneofthetopicswhichpeopleoftentalkabout.Itsimpolitetoaskwesternersabouttheirprivatebusiness,suchastheirmarriage,ageandincome,etc.教学英语课文时,我们可采取“文化旁白”的方法。例如:教学高一英语第 50 课A

15、brahamLincoln 一课时,英语教师可以介绍有关美国内战及亚伯拉罕林肯的葛底斯堡(Getsburg)演讲的情况,让学生知道美国的一些历史及林肯本人的一些情况,特别是林肯对美国文学的伟大贡献。另外,英语教师可采用:“文学作品分析”的方法来教教材中的文学各篇,让学生领略文章的美,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力。如教高三第 41 课至第 43 课TheMerchantofVenice 一文时,引导学生阅读此文时,不要只满足于故事情节,而要欣赏英语戏剧大师莎士比亚(Shakespare)的文章措辞和艺术表现手法,增强英语语言文学水平。五、文化知识渗透的途径1、直接导入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主要在课堂上,平时

16、很少接触该语言环境,遇到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时,往往会感到费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直接给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就须在备课时精选一些典型内容与教学相关的文化信息材料,将它们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课堂上,又以增强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加深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可以利用地图、图片、画册等介绍异国风情、地理位置、历史资料等,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增加课堂效果。2、推荐阅读用心 爱心 专心文化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又不能在课堂上谈及所有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那么,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增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必须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向学生推荐一些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优秀书刊。如英美概况 、 语言与文化 、 英语学习文化背景 、 二十一世纪报等。此外,鼓励学生踊跃参加英语活动,指导他们搞英语角、英语沙龙等,积极主动地与外教接触,邀请他们在课堂外开专题讲座,如英美文化、英美历史背景等,在平时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