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复习提纲整理2018(9月11日).pptx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4801612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X 页数:18 大小:6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修复习提纲整理2018(9月11日).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思修复习提纲整理2018(9月11日).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思修复习提纲整理2018(9月11日).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思修复习提纲整理2018(9月11日).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思修复习提纲整理2018(9月11日).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修复习提纲整理2018(9月11日).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修复习提纲整理2018(9月11日).pptx(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生复习题目 绪论 1、新时代概念: 由 19 大提出,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五层定义: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胜利的时代;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的时代; 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中国梦 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20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和 2049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00 周年

2、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 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3、思想道德素质 (1)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品质 和能力的综合体现(2)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3)促进个体健康 成长、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 3、法治素养,1,学 海 无 涯 人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质、运用法治思维、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 行义务的素质、修养和能力,对于保证人们尊崇法治、遵守法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调节人们思 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是上层建筑的重

3、要组成部分, 共同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 二、基本问题 1、大学生如何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根本要求: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坚定 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人生志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 当精神。 夯实综合素质基础,着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 1、人生观: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2、人生目的: 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 生追求。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

4、,是人生观的核 心。 2、人生态度: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 精神状态。,2,3,学 海 无 涯 3、人生价值: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包含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处理生命历程中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 付出与收获、生与死等一系列人生中的重大问题等,都与人生价值紧密相关。) 二、基本问题 1、什么是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二者的关系如何? 自我价值: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 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二者关系:既相互区别,又

5、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 盾统一体。 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自觉将人生目标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 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通过不断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大学生要珍惜难得的历史机遇,把人生 追求建立在正确把握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 值。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个人的主观努力,在相当大的程度

6、上也决定着人生价值实现的程度。,4,学 海 无 涯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大学生要在为人民群众服务、实现 人民群众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4、结合个人体验谈谈如何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1)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美好的人生目标要靠社会实践才能 转化为现实。 (2)正确对待人生矛盾,自觉抵制错误观念。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得失观。 苦乐观。顺逆观。生死观。荣辱观。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 与历史同向。与人民同在。与祖国同行。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一、基本概念 1、理想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 往与追求,是人

7、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超越性。 实践性。时代性。 2、信念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 的精神状态。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追求理想目标的精神动力。 执着性。多样性。 二、基本问题 1、理想信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什么重要意义?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 (1)昭示奋斗目标。,5,学 海 无 涯 提供前进动力。 提高精神境界。 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激发起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发愤学习 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 3、如何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

8、关系? 如何看待: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 对立:二者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假如理想与 现实完全等同,那么理想的存在就没有意义。 统一:理想的发展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现实孕育理想;理想包含着现 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以及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 如何处理:(1)理想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要符合实际(2)在现实艰苦奋斗. 4、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实现人生理想? 实现理想是长期的、艰巨的和曲折的。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学习上:刻苦钻研、不畏艰难,孜孜不倦地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思想 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 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9、抵制和反对铺张奢华的思想和生活作风; 工作上:奋发图强、不怕困难、不避艰险,努力完成各项任务。 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 一、基本概念 1、中国精神 基本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6,学 海 无 涯 地位:兴国强国之魂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 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 2、民族精神 核心:爱国主义 定义: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 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地位: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3、爱国主义 定义:千百年来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自己的祖国极其忠诚和热爱的深 厚

10、情感。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 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地位: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内容: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灿烂文化爱自己 的国家。 特点:历史的、具体的。 4、国家安全 一个国家不受内部和外部的威胁、破坏而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 (什么是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 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 会风尚的总和,是一种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集体意识。”) 二、基本问题 1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11、?,7,学 海 无 涯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基本特征,反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需要,反映发展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要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火热生活为源泉,批判的继承中国古代的传统文 化和道德,吸取和借鉴外来文化的道德的积极成果,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不断丰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使民族精神得到大 力的弘扬。 2新时代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 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

12、面向世界 3、如何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 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第四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基本概念 1、核心价值观: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一个社会的思想观念体 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体现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 向。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学 海 无 涯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党十八大) 特点: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基础以其 先进性、人民性和真实性而居于人类社会的价值制高点,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

13、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 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 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二、基本问题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 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体现了 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 了时代精神,是对我们要 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 公民等重大问

14、题的深刻解答。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的 重大问题,揭示了当代中国在 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等方面 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 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 重大问题,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契合,揭示了社会主 义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学 海 无 涯 重大问题,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是每 一个公民都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15、主义的价值遵循。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 4、大学生应当如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扣好人生扣子。在大学时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养成核心价值观。 勤学(以增智)修德(以立身)明辨(以正心)笃实(以明功) 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一、基本概念 1、道德 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 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具有认识、规范、调节功能。 2、社会公德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 准则,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的道德要求,涵

16、盖了人 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3、职业道德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即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9,10,学 海 无 涯 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 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4、家庭美德 指人们在家庭生活中调整家庭成员间关系、处理家庭问题时所遵循的高尚的 道德规范。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二、基本问题 1、如何理解道德的本质? 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 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2、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有哪些?如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如何弘扬:(1)必须通过科学的分析和鉴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赋予传统 美德新的时代内涵。(2)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丰厚的道德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