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总报告-(最新版-修订)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4793061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48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总报告-(最新版-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总报告-(最新版-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总报告-(最新版-修订)(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微课程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微课程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报告 李花新李花新 潍坊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潍坊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2016 年 5 月 18 日 一、研究问题一、研究问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当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大量涌入我们的生活时,教育的“微”时代也即将 来临。而开启教育“微”时代的,正是“微课程” 。 “微课”最早起源于美国,由美国 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于 2008 年率先提出。他将一堂原本几十分钟甚 至几个小时的内容,提炼出其中的核心内容,做成“微课” 。这种形式在美国教育领域 引起轰动, 直接促成了后

2、来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快速变革, 被誉为新时代的教育革命。 在此影响下,课堂学习与网络在线学习(或移动终端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已逐 步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奎文区也从 2013 年开始关注微课和“翻转课堂” ,并对微课制作的技术和课堂应用 进行跟踪和学习,同时开始对教师进行理念与技术培训。目前部分教师已经能够比较娴 熟地制作微课,并能辅助与课堂教学。 在信息技术实际教学中有几个困扰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问题,亟待解决。一是信息 技术是站在技术的最前端,变化最快的一个学科,教材内容远远落后于技术的实际发展 水平,微课程的出现恰好能很好补充教材。二是信息技术学科课时少,一周一节课,在

3、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经常是上了下节忘了上节,而微课程可以满足学生忘了就看,想 学就学的要求。三是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受地域、家庭条件的影响较大,学生的水平差异 较大,微课程可以让基础低的学生跟得上,基础高的学生能提高。四是信息技术课堂纪 律是个大问题,奎文区学生多班额大,一节课下来,老师喊破了喉咙还是不能兼顾,微 课能够减轻教师负担,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 基于以上背景我们认为探讨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如何应用微课程是非常有必要 的。现在我区也有个别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课堂上尝试使用微课教学,但从全区来看, 微课应用还不普遍,微课资源不丰富。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研究,使信

4、息技术学科教师熟练掌握微课制作技术,能够根据教材筛选出主要 知识点,利用多种方式制作微课。最重要的是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应用,进而提高信息技 术学科教学效率和质量。 (1)初步建立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指导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微课开发的研训,熟练掌握制作方法,逐步形成信息技术学 科微课开发基本原则标准,使信息技术教师制作微课,有技术科学,有标准可依;选择 合适的资源应用平台,发布微课、交流应用效果和改进意见,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确 保资源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2)建成小学信息技术微课资源库。 通过共建共享,开发涵盖泰山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教材重要知识点的微课,及相应 的微课应用学习单

5、,形成微课资源库。 (3)探索应用微课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习内容,需要的教学手段是不同的,比如知识型的内容和技能 型的教学内容。什么样的内容需要什么样的微课,或者需不需要微课,同类型的教学内 容如何使用微课,使用几个微课,不同的年级微课的容量是不是要有不同。要总结出符 合课堂教学,以及课外辅助学习应用的一般流程和具体做法。 (三)研究的核心概念(三)研究的核心概念 微课:微课程是指围绕明确主题,集中说明一个或几个问题的小视频。以阐释 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 信息技术微课:是指以教师辅助教学或学生自学为目的的微视频,内

6、容精炼, 时间 2 分钟左右。是指开发泰山出版社信息技术小学阶段,将所有适合制作成微课 的知识点微课化,建成学科微课资源库,通过微课平台共享,探索在信息技术学科 教学中应用微课的方法或模式。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通过梳理微课理论及其制作应用技术,筛选出适合信息技 术学科教学特点的微课种类,选择优秀、实用的微课制作工具,建立微课资源库。 通过课题试验的方式开展实验教学,探索出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方式,随 着课题实验的进行,将制作的微课上传到奎文区教育云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二、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二、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一) 研究的理论依据(一) 研究的理论依据 针对微课程的理论依据,目

7、前还没有很统一的理论引导。 微课程的理论基础主要 是基于问题的教学和情景认知理论,这些理论着重探讨了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 而非侧重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机械掌握。 (1)结构主义学习理论(1)结构主义学习理论 布鲁纳在他的教育过程中学习准备部分的第一句话就是,任何学科都可以用 某种理智的方法有效地教给处于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学生。因此学习准备是很重要的。 微课可以通过推送平台让有学习意向的孩子,提前学习。 (2)建构主义理论和掌握学习理论(2)建构主义理论和掌握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学习者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 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情境、协作

8、、会话、有意义建构是其 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恰当地注意教学的主要变量,就有 可能使绝大多数学生(90%以上)都达到掌握水平,即掌握学习理论。该学习理论的独 到之处,是对学生认知、情感准备状态、教学质量这三个变量的分析。以上两个理论是 设计制作微课必须遵循的重要理论。 (3)发现学习的理论(3)发现学习的理论 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认真指导下,能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 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形成概念,获得原理。发现学 习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来进 行学习。微课的开发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

9、习,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效率。 (4)联通主义理论(4)联通主义理论 联通主义思想认为学习不再是一个人的活动,而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 程。微课程基本采用网络课程的形式呈现,其核心为集中阐述特定主题的微视频,并辅 以相应的学习资源、课后练习以及在线交互等教学支持服务,可整合于正式的现实课堂 学习,也可整合于非正式的学习环境,可在计算机或手持移动终端运行。因此,联通主 义理论对微课程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基于网络或移动终端的微课程学习, 通过协作学习或社会化网络,能更好的促进学习者知识的建构和创新。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

10、势分析 1.研究现状 目前,微课已成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信息化领域重要的教育技术,全国不少地 方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行业协会/学会都在积极推动微课的建设与应用, 使得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国内,从最早出现的佛山市中小学优 秀微课作品展播平台与微课网,到最近基础教育和高校微课大赛的启动,也掀起了微 课程实践层面的热潮。如:昌乐一中的“二段四步十环节”翻转课堂模式赢得了各级 教育主管部门和全国各地教育同行的肯定,开发区钢城街办的钢城中学也进行了试点 教学。 但总体来说利用微课辅助教学除了翻转课堂的模式,在应用上普遍较弱,没有比 较成型的利于推广的微课教学模式。一线教师在课堂

11、教学中将微课程与具体的科目相 结合,进行实践研究的层次比较浅,缺乏引领。 具体到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的开发与应用,只有很少的教师在进行探索和研究,还 有很多老师对微课这个概念还不太熟悉,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微课大多是成人自学 用小视频,与小学教学内容相关的微课非常少,而与泰山出版社信息技术教材内容相 吻合的几乎是空白。 2.本课题有哪些突破 本课题研究的也是微课的开发与应用,必然继承着微课相同的概念和内涵,遵循 着共同的设计、开发、制作和应用的一些通用原则。 但是微课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开发与应用应该是有很大不同的,特别是信息技术学 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日常应用频繁、范围广泛。本课题致力在以下三

12、方面探 索突破: (1)初步建立信息技术学科微课的共建共享机制,以减轻教师微课开发的负担, 提高微课资源的开发效率。 (2)开发微课资源,基本实现泰山出版社信息技术教材小学阶段知识点的微课 全覆盖。 (3)根据不同的学情,探索几套信息技术学科微课辅助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并 在全区推广,以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三、研究程序研究程序 (一)研究的目标与主要内容(一)研究的目标与主要内容 通过研究,使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熟练掌握微课制作技术,能够根据教材筛选出主 要知识点,利用多种方式制作微课。最重要的是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应用,进而提高信 息技术学科教学效率和质量。 (1)初步建立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微课资源

13、共建、共享机制。 指导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微课开发的研训,熟练掌握制作方法,逐步形成信息技术 学科微课开发基本原则标准,使信息技术教师制作微课,有技术科学,有标准可依; 选择合适的资源应用平台,发布微课、交流应用效果和改进意见,实现资源的共建共 享,确保资源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2)建成小学信息技术微课资源库。 开发涵盖泰山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教材重要知识点的微课,及相应的微课应用学 习单,形成微课资源库。 (3)探索应用微课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习内容,需要的教学手段是不同的,比如知识型的内容和技 能型的教学内容。什么样的内容需要什么样的微课,或者需不需要微课,同类型的

14、教 学内容如何使用微课,使用几个微课,不同的年级微课的容量是不是要有不同。要总 结出符合课堂教学,以及课外辅助学习应用的一般流程和具体做法。 (二)研究的过程与方法(二)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研究对象与范围研究对象与范围 奎文区部分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怎样应用微课辅助教学。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信息技术微课程教学等的收集和研究,使课 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提高 和突破。 2行动研究法:由信息技术教师协同合作,在课堂教学中边实践边研究,不断 修改与调整,使微课程与课堂的结合逐步完善。 3 经验总结法 : 在教学实践和研究

15、的基础上, 根据课题研究重点, 随时积累素材, 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与微课程有效结合模式,提高教与 学的效率,提高学生运用网络自主学习的能力。行动研究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 境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 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 研究的过程研究的过程 1.初步探索阶段(2014 年 3 月2014 年 7 月):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实际情况及课题研究的需要,在全区学科教研会议上学 习关于微课发展史、微课教学理论等知识,提出课题研究的方向。自愿报名,择优筛 选组成课题组。讨论方案的概念界定,内容,实质,进行

16、了课题的论证,然后集思广 益,由课题负责人负责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此阶段负责人再次讨论、修改,最后 根据每一个人的不同特点和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进行具体分工,明确职责。 (1)组建课题组。向全区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及部分兄弟县初中区信息技术 学科教研员介绍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案,并向他们发出邀请。被邀请人员自愿报名,课 题负责人综合考虑各种情况,确定课题研究人员。根据实验教师所教学段、学校开课 情况具体分工,明确职责。最终确定的课题组成员及具体分工如下: 组织开题报告会,对方案论证和评审,课题组成员介绍前期研究情况,交流心得, 根据专家意见修改研究方案,制定出了可行的、科学性的研究计划。 (2)开展实践探索。召开信息技术学科微课制作软件筛选研讨会,根据信息技 术学科特点,确定信息技术学科微课制作以录屏软件为主要的制作工具,经过比较和 屏幕录制是小学信息技术微课制作的有效方式。有关屏幕录制的软件有许多,我们选 择了较为专业且易于操作的 Camtasia Studio 软件。它是 TechSmith 旗下一款专门录 制屏幕动作的工具,能在任何颜色模式下轻松地记录屏幕动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