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759953 上传时间:2020-09-13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4.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2020/9/13,2020/9/13,儿科护理学,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谢慧云,学习目标,熟悉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护理,1,2,3,了解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评估的特点及护理要点,3,掌握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护理,问题及护理要点,第一节、儿童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脑 脊髓 脑脊液 神经反射,脊髓,出生时结构已完善,2岁时机构接近成人 新生儿脊髓下端在第2腰椎下缘 4岁时腰椎达1-2腰椎间 腰椎穿刺位置要低 婴幼儿以第45腰椎间隙为宜 4岁后以第34腰椎间隙为宜,第一节 儿童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脑部 神经 冲动 上传 下递 的 通

2、道,脑,胎儿期神经系统最先开始发育 出生时大脑重量约370g,发育不完善 3个月时神经活动不稳定,肌肉张力较高 1岁时完成脑发育的50% 3岁时完成脑发育的75% 6岁时完成脑发育的90% 在基础代谢状态下,脑耗氧量占机体总耗氧量50%,第一节 儿童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中枢神经 的核心,脑脊液,第一节 儿童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正常小儿脑脊液的量和压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脑室 的发育逐渐增加。新生儿脑积液的量少、压力低,抽取脑 脊液较困难,神 经 反 射,出生时已存在终身不消失的反射:角膜、瞳孔、吞咽 出生时已存在后逐渐消失的反射:觅食、拥抱、吸吮 出生时不存在后逐渐出现不消失:腹壁、肌腱提睾

3、,病理反射tle,巴滨斯基症: 小于2岁婴幼儿阳性可为生理性 戈登症 奥本海姆症 凯尔尼格症 布鲁津斯基症 小于3-4个月的婴儿可呈阳性,生理反射,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 是由各种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脑膜炎症,是小儿、尤其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本病的病死率为5%15%,约1/3幸存儿遗留各种神经系统后遗症,病因,致病菌的侵袭:多数化脓性细菌均可引起发病,致病菌 类型与患儿年龄相关 02个月: 肠道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3个月3岁: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为主 5岁: 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 机体免疫状态:血-脑脊液屏障功能较差 机体免疫能力较弱,机制发

4、病,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致病菌经多种 途径侵入脑膜,经血流传播:细菌进入血流引起菌血症,邻近组织感染:少见,如鼻窦炎、中耳炎,体内感染灶:(上呼吸道、新生儿皮肤),临床表现,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典型表现:婴儿期是发病高峰期,多发于5岁以下 感染全身性中毒症状:发热、面色灰白、烦躁不安 急性脑功能障碍症状:精神萎靡、嗜睡、昏睡、昏迷 颅内压增高: 年长儿:持续性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畏光 婴 儿:易激怒、尖声哭叫、双眼凝视、惊厥 脑膜刺激征: 颈强直 凯尔尼格征阳性 布鲁津斯征阳性,临床表现,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非典型表现: 小于3个月婴儿起病隐匿, 症状不典型 并发症 硬脑膜下积液:30%

5、可发生, 多见1岁以内(颅骨透照试验阳性) 脑室管膜炎:延误治疗的1岁以 内患儿,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 脑积水:患儿额大面小 “落日眼”“破壶音”,落 日 眼,辅助检查,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本病确诊的重要依据 典型改变是压力增高,外观浑浊或呈乳白 色,白细胞数明显增多达1000 X 106/L以上 血液: 血常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以中性粒细胞 增高为主,占80%以上 血培养:未使用抗生素,阳性率较高,可确定致病菌 头颅CT: 可确定脑积水、脑膜炎、脑室扩大、硬脑膜下积液,治疗要点,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抗生素治疗: 联合应用敏感、易透过血脑屏障生素、毒性低的抗生素; 早期、足

6、量、足疗程静脉给药; 抗生素治疗的疗程取决于病原菌和患儿的临床反应。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一般选用地塞米松,抑制多种炎症因子的产生、降低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及颅内压症状。 并发症治疗:硬脑膜下积液、脑室管膜炎、脑积水 对症及支持治疗:如高热降温、颅内压增高降压等。,常见护理诊断/问题,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体温过高: 与细菌感染有关 潜在并发症: 颅内压增高 有受伤的危险: 与惊厥发作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不足、机体 消耗增多有关 焦虑: 与预后不良有关,护理措施,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维持正常体温: 保持病室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维持温湿度; 卧床休息,密切观察患儿热型,防

7、止高热惊厥;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生命体征的观察: 并发症的观察: 防止外伤、意外: 保持环境和患者安静,护理操作轻柔,做好安全防护; 保证足够营养供给: 给与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清单饮食;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第三节 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炎: 是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若病变主要累及脑实质则称为病毒性脑炎;若病变主要累及脑膜则称为病毒性脑膜炎。大多数患儿病程呈自限性。,发病机制,肠道、呼吸道侵入 进入血流 病毒血症 直接侵入中枢神经 免疫反应导致神经脱髓鞘病变,病因,病毒感染 肠道病毒占80% 单纯疱疹病毒 腮 腺 病 毒 虫 媒 病 毒,临床表现,第三节 病毒性脑炎

8、,多呈急性起病,病情的轻重程度取决于病变受累的部位。一般情况下,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症状较脑膜炎严重,重症脑炎易在急性期死亡或发生后遗症。 病程1-2周:多有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病史,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年长儿表现头痛、颈背疼痛、脑膜刺激征阳性。 病程2-4周,脑实质受损部位病理改变、严重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不同。惊厥、意识障碍、运动障碍、神经情绪异常等。,辅助检查,第三节 病毒性脑炎,脑脊液病毒分离或特异性抗体测试阳性,恢复期 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高于急性期4倍 有诊断意义,以弥漫性或局限 性异常慢波背景 活动为特征,病程早期,脑脊液,病理学,脑电图,压力正常或增高 白细胞总数 300106/L,早

9、期中性粒细胞为主 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 蛋白质正常或轻度升高 糖和氯化物正常范围,治疗要点,第三节 病毒性脑炎,对症治疗与支持疗法: 卧床休息、维持体温正常、合理共给营养 控制脑水肿和颅内高压: 严格限制液体入量,静脉注射甘露醇 控制惊厥发作: 惊厥发作时,给予药物止惊剂 抗病毒治疗: 根据病毒可选用干扰素、更昔洛韦、利巴韦林 抗生素应用: 对于重症婴儿或继发细菌感染者,适当给予抗生素,常见护理诊断/问题,体温过高:与病毒血症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 与惊厥有关。 急性意识障碍: 与脑实质炎症有关。 躯体活动障碍: 与昏迷、瘫痪有关。 潜在并发症: 颅内压增高。,第三节 病毒性脑炎,护理措施,及时给予降温处理 注意患儿安全 积极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健康教育,第三节 病毒性脑炎,小 结 1.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3.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护理问题、护理要点,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