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高考复习环境保护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44758363 上传时间:2020-09-13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高考复习环境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高三地理高考复习环境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高三地理高考复习环境保护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高三地理高考复习环境保护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高三地理高考复习环境保护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高考复习环境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高考复习环境保护(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修6环境保护,专题五 选修部分,网络构建,在复习该选修模块时,应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切入点,在认识环境问题的基础上,系统把握环境问题的产生、危害、预防及治理。尤其应结合具体案例,着重分析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名师点拨,一、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地理环境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生存空间和物质能量,人类排放废弃物到地理环境中,索取超过限度,生态破坏,资源短缺,排污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环境污染,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人口增长过快,二、环境问题,核心点一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主要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主干精讲,2.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3.资源的利用、保护

2、措施 (1)非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在开发利用中不断减少,无法持续利用,必须实行保护性开发,以便重复利用或尽可能延长利用期限。 (2)可再生资源利用要采取积极措施,在利用过程中,促进其存量扩大和质量的提高。,4.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开发与利用的措施,(2016上海卷)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它滋润了八百里秦川。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全长787千米。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近年来,渭河流域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

3、的对策。(6分),原因:沿河城市大量抽水截留;人口增加,生产、生活用水量激增;沿河城市污染排放,导致水质下降。(“抽水截留”必答;其余任答一点即可。) 对策:加强上、中、下游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配;发展节水型农业;防止水资源污染;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制定有关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政策等等。,(2013 福建卷) 选修6环境保护 下表是我国某区域 20082010年占用、增补耕地的平均坡度与平均海拔状况,据此回答问题。 (1)指出占用与增补耕地分布的差异,并推断增补耕地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9 分) (2)简述该区域保护耕地可采取的主要措施。(6 分),占用耕地分布在坡度小、海拔低的区域;增补耕地分

4、布在坡度大、海拔高的区域。 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土壤肥力下降;,加强教育与宣传,依法保护耕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2014山东文综,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植被浅沟常布置在城市道路两侧、不透水地面的周边和大面积绿地内等处,可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其表面一般种草进行覆盖。下图为植被浅沟示意图。,指出植被浅沟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收集雨水(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增加可利用水资源量);补充地下水(增加下渗);净化雨水;减轻城市内涝;调节小气候(美化环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1月1314日,环保部就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问题,约谈其主要负责人,督促其全面

5、落实环境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及相关规定,坚决制止破坏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1月14日,环保部向媒体通报称,环境保护部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和实地核查发现,河南小秦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有10余家采矿企业,涉及可开采的坑口217个;矿渣堆存量2 000余万吨,堆放面积巨大,高差数百米,生态破坏严重,废弃场地生态恢复工作进展缓慢,未将环境保护部2014年的相关整改要求落实到位;保护区内部分采矿权到期后,有关部门仍为其办理矿权证。 说明矿产资源的开采,对小秦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带来的危害,并简述其主要治理措施。,预测演练,解析答案,返回,解析从开矿对地表、水、植被等自然环境及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等

6、社会经济环境两方面说明危害。从科学规划、法制建设、合理利用资源等方面采取措施。 答案开矿会导致地面塌陷、地下水污染、植被破坏;裸露矿渣土质疏松,加剧了水土流失;矿渣堆放,易导致滑坡、泥石流灾害,危及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矿渣占用大量土地,侵占野生动物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减少,导致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严重失调。 治理措施:科学规划,开采资源的同时注意环境保护;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高资源的回收率,变废为宝,减轻污染;保护植被,合理利用土地;坚决取缔无证开采;采矿区要及时进行回填复垦(植树造林种草),因地制宜布局农、牧、渔业等。,返回,经典导向,1.(2016全国文综丙卷)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

7、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干流、支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长江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近年来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分析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解析答案,原因:过度捕捞;河湖湿地减少;水体污染。 措施:禁止过度捕捞,规定休渔期;保护湿地;治理河流污染;人工孵化,放养鱼苗等。,2.(2015全国文综)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

8、,并简述理由。,解析答案,解析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易发生水土流失。开挖石料之前,应将表层土壤放置在不易被侵蚀的地方,并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开挖石料后,应该进行表土回填或覆盖在堆放弃料的上面,防止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贫瘠。 答案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 理由: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易流失,需保护。,作业: 步步高P100 1-2 P101 预测演练 强化练P179-180 2,5,6,核心点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

9、、危害与 防治措施,经典导向,1.(2016海南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冬虫夏草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3 000米以上的地区,其采挖时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每年采挖过程中大量草地被践踏和碾压,采挖结束后到处都是裸露的松散泥土和土坑。 简述大规模采挖冬虫夏草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答案(生态环境脆弱,破坏易,恢复难。)植被破坏;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层结构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水分涵养能力下降;水旱灾害发生频率增加;鼠害等生物灾害易发。,答案,2.(2016江苏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库布齐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位置示意图。,材料二库布齐沙漠东北部分布着大面积的裸岩,这

10、种岩石成岩程度低,沙粒较大,沙粒间胶结程度差,结构强度低,遇雨即溃,逢风即散。 材料三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内蒙古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引起了世界关注。图2为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示意图。,(1)裸岩对当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有_ _、_ _。,解析答案,解析结合我国西北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材料二中的信息组织答案。,岩石容易风化侵蚀,,成为沙漠形成的物质来源易发沙尘暴,沿河地带易产生水土流失,(2)与巴丹吉林沙漠相比,库布齐沙漠治理的有利条件有_ _、_。,解析联系我国的降水空间分布特点(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再结合两地位置可推知库布齐沙漠治理的有利条件。,降水量略多,,植被易成活,

11、离黄河近,引水灌溉方便,(3)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的核心环节是_,该模式在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有_、_ _、_。,解析答案,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从图中看出所有效益的获得都是建立在甘草种植基础上。,甘草种植,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当地经济(制药业、,农牧业、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就业,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4)适合当地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是_、_。,解析结合我国西北地区的特征可回答问题。,风能,太阳能,主干精讲,方法技巧 生态环境问题的关联性特征及应用分析 生态环境问题的关联性较强,一种生态问题的出现常常成为其他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条件。例如,森林的破坏,会使植被覆盖率降低,

12、流水的侵蚀作用增强,导致土壤侵蚀加重,出现水土流失现象;泥沙被带到下游的湖泊沉积下来,会使湖泊的面积减小,导致湿地萎缩。再如生态环境中的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分析某地生态环境问题时,可遵循以下步骤进行: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剖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构建引发的环境变迁因果链总结与之相关的其他生态环境问题。,预测演练,下图为我国盐地碱蓬分布区。盐地碱蓬是生长于海滨、湖边、荒漠低处一种典型的盐碱地指示植物。碱蓬不仅是可供人食用的美食,也是野生动物赖以栖息的乐园,还可以作为工业原料。此外,碱蓬能够吸收土壤中的盐分和重金属,扮演着盐碱地“拯救者”和污染物“清洁工”的角色。分析碱蓬

13、对盐碱地土壤的改良作用及大规模开发利用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解析答案,返回,解析从碱蓬生长过程中降低盐分、减轻污染、提高肥力和减少蒸发等方面说明其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并从以上分析中得出大规模开发带来的不利影响。 答案作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一定盐分和重金属,从而降低土壤含盐量,减轻土壤污染;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植被覆盖减少了水分蒸发,减少了地表盐分积累。 不利影响:盐地碱蓬大量减少会造成土壤及地表盐分和重金属增多,加重盐碱化和土壤污染程度;内陆地区盐碱地荒滩裸露,风沙侵蚀加重;盐碱地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返回,核心点三环境污染及防治,1.(2016全国文综乙卷)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

14、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下图)。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经典导向,解析答案,解析高位虾池在养殖、换水和排水的过程中,都会出现渗漏,会导致土壤盐分增大,附近地区出现土壤盐碱化;海水下渗的过程中也会导致地下水盐度升高,影响水质,从而影响到当地地表植物的生长。排向海洋的水体中含有大量的食物残渣和虾的粪便,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海中,会导致附近海域海水的富营养化,影响海洋水质危及海洋生物生存,从而间接影响到人类的正常生活。 答案养殖过程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

15、咸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2.(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优而著称。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泉的水源补给区。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解析答案,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解析泉水污染会对人们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造成不良影响。从泉水更新速度、净化周期、涉及范围及区域协调难度等方面说明难以治理的原因。 答案危害:泉水(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人饮用受污染的泉水会危害身体健康;引用泉水(地下水)灌溉,会污染土壤,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污染物超标)。 原因:泉水(地下水)(更新速度慢,)自然净化周期长;(深埋地下,)人工净化困难;涉及地区广,需区域联动共同治理。,环境污染的成因、危害及防治,主干精讲,方法技巧 解答环境问题类题目的方法 (1)理清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 首先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资料中判断出环境问题是什么,属哪种类型,其表现特征和分布如何等。每类环境问题都有不同的表现、分布等特征。弄清类型,使容易与所学有关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