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城总体规划深化的探讨以云南省文山县城市总体规划为例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447022 上传时间:2017-06-2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42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县城总体规划深化的探讨以云南省文山县城市总体规划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县城总体规划深化的探讨以云南省文山县城市总体规划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县城总体规划深化的探讨以云南省文山县城市总体规划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县城总体规划深化的探讨以云南省文山县城市总体规划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县城总体规划深化的探讨以云南省文山县城市总体规划为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城镇建设 2004/518一、 城市发展条件分析( 一 ) 国际大通道的优势文山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 距国家级麻栗坡天保口岸 124 公里、 国家级河口口岸 168 公里, 通过这两个国家级口岸与越南首都河内直接相通,文山距越南首都河内只有 300 多公里, 是云南省到越南的主要通道之一。( 二 ) 出海、 出省大通道的优势从开远市的锁龙寺到文山州的罗村口公路是国家制定的快速通道规划 “五纵七横” 国道中的一段 ( 323线), 也是云南省高等级公路规划 “三纵三横九通道” 中的 “一横”。 该公路是云南省最便捷的公路出海大通道, 也是云南省连接珠江三角洲、 福建等发达地区的出省大通道。(

2、三 ) 旅游区位的优势从省域范围来看, 文山县位于云南省旅游规划 “十五计划” 提出的 “一个中心, 五大片区” 中的 “滇东南岩溶地貌、 边境游、 生态农业旅游、 民族风情旅游片区”, 以及云南省的六条旅游主线中的 “滇东南喀斯特地貌景观、 中越边境之旅旅游线” 上, 距精品旅游线 “昆明滇池风景名胜区( 国家级 ) 石林风景名胜区 ( 国家级 )泸西阿庐古洞风景名胜区 (省级)邱北普者黑风景名胜区 ( 省级 ) 罗平多依河、 鲁布革风景名胜区 ( 省级)” 的邱北普者黑仅 123 公里。从州域范围来看, 文山县位于文山州旅游规划 “一点、 二线、 五区”中的平船线和 “五区” 之一。 平船

3、线指平远街文山老君山白沙坡温泉天生桥西畴鸡冠山森林公园麻栗坡老山天保口岸越南河江省, 通过文山将国内旅游与国外出境旅游联系在了一起 ; 一区指文山州境内 “邱北普者黑省级风景名胜区” 等五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中的 “文山老君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文山将成为滇东南片区旅游集散地和出境旅游中转站之一, 是全州旅游网络的中心, 具有较好的旅游区位优势。( 四 ) 区域绿色经济产业优势三七与人参同为五加料植物, 是我国的名贵中药材, 由于三七对生态环境的特殊要求, 其现仅分布于北回归线附近我国西部很少一部分地区, 主产于云南文山州文山县 “中国的三七特产之乡” 的三七产量居全国之首, 品质优良 ,占世界总产

4、量的 85 以上, 三七是 文山县开发利用价值高、 市场潜力大、 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的一大生物资源。二、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在充分研究文山社会、 经济、 生态发展的基础上,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对文山县域的城镇化水平、 等级规模结构、 空间布局结构等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 为下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 带动小城镇建设, 加快城镇化进程等战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 )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 “集中式的发展”合理控制城镇在空间上的分布方式, 实现城镇空间分布由随机、 散布型向以交通干线为重点发展轴线的转变。 把城镇建设同以高等级公路为主的交通网络和铁路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和省委省政府 “把云南建设成

5、为中国连接东南亚、 南亚的国际大通道” 的总体要求结合起来, 做到统一规划, 科学布局, 分期实施, 量力而行。到规划期末, 形成以文山为中心, 以平远 - 文山、 文山 - 船头、文山 - 平坝 - 河口、 文山 - 蒙自四条主要经济干道为城镇一级重点发展轴。 文山 - 马关经济干道为文山城镇布局的二级开发轴线。远期整个区域将形成以 “一个核心、 一个副中心、 两个次中心、 四条城镇一级重点发展轴” 为主要内容的城镇体系布局。( 二 ) 城镇体系规模结构规划对县城总体规划深化的探讨 任 洁以云南省文山县城市总体规划为例规划总图Planning 城镇规划文山城市总体规划修编19小城镇建设 20

6、04/5 “有重点优先的发展”在区域城镇人口的分配和安排上, 必须对重点城镇 (市) 的人口规模、 建设规模均给予重点 “照顾”。 根据文山州的实际情况, 集中有限的资金, 通过合理控制城镇数量和规模,实现城镇体系发展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积极发展城镇经济效益高的 “重点城镇 (市)”。( 三 ) 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 “特色型的发展”根据各城镇特点, 分别采取 “区域中心综合发展型” 模式、 “资源开发加工型” 模式、 “贸易市场带动型”模式、 “城郊型” 模式, 促进各具特色、 各负其责的城镇的形成和发展。( 四 ) 市域经济布局 “梯度推移” 和 “点轴开发” 相结合采用 “梯

7、度推移模式”, 首先让有条件、 高梯度的 “城市经济区” 和“交通干线经济区” 引进、 掌握先进技术, 集中安排布局项目, 然后逐步依次向处于次级梯度的 “可持续发展战略后备力量经济区” 地区推移,最后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并结合采用 “点轴开发” 空间布局, 通过文山中心城市的建设, 通过平远文山、 文山船头、 文山马关、文山河口等重点轴线的沿线开发, 通过平坝、 马塘等新的 “增长极”的开发建设, 弥补 “梯度推移平面板块式” 推进方式之不足, 在空间结构上产生 “由点而轴、 由轴而面” 的格局, 呈现出一种 “主动结构” 态势。最终形成 “一城二镇三区四路一河”的市域经济总体布局。三、

8、城市特色塑造规划充分分析利用文山优越的自然环境, 丰富的民族文化, 正确处理城市与自然山水的关系, 以优越的自然环境为依托, 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主体, 从城市的结构形态、 绿化景观、 城市文化、 产业发展方向等方面来体现城市特色, 重构山、 水、 城的有机和谐关系。( 一 ) 城市结构及空间形态文山城区西邻西华山, 东靠东文山, 城区以南的盘龙河两岸是高产良田, 东南部花桥片区为旱地, 城区以北至蚂蝗塘片区为农田及山体。 结合文山的地形条件及环境条件, 从保护生态环境, 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 文山城市采用以城区 (中心片区) 为主, 南北两片区为辅的组团式结构形态, 并在空间组织中力求

9、展现和强化文山“山水城” 的景观特色, 将各种空间要素有机结合,形成 “一圈、 一带、 两翼、 三片”的丰富和独特的空间布局形态,使城市与所处的山水环境相呼应, 并且两者生动和谐地组成一个相对完整、 缺一不可的完整空间体系。“一圈” : 即城区外围由农田及林地构成的生态圈, 是城市赖以生存及发展的大环境,通过发展生态农业、 封山育林、水土保持、 水源综合治理等手段, 营造城市外围的绿色生态防护圈。“一带” : 即贯穿城市的盘龙河及两岸生态绿带, 是城市富有文化气息的一条绿色走廊。“两翼” : 即以白沙坡、 上天生桥景区、 西华山景区、 文笔塔景区、罗汉山、 头塘坝景区组成的景观控制区作为城市未

10、来发展的生活休憩空间, 如同文山城区的两张绿翼守护在城区东西两侧。“三片” : 即以政治、 文化、 商业、 金融为主的中心区, 以高科技工业园、 文教为主的南片区 (花桥片区)和作为远景城市发展备用地的北片区 (蚂蝗塘片区)。( 二 ) 城市绿化及景观控制山水景观环境的保护与利用是建构文山城市特色, 把文山建成与周围自然环境、 山水溶为一体的 “山水园林城市” 的根本保障。首先, 充分利用周围山体围合坝区的天然屏障作用, 加强周围山体的面山绿化, 利用绿色山体作为整个城市的 “绿篱”, 以绿色作为围合老城区、 北片区的 “绿色城墙”, 保留老城区与花桥片区间的大片农田, 既体现一定的生态意义,

11、 同时, 又强化了以工业为主的花桥片区与主城区的适当隔离。其次, 进行盘龙河滨河绿带的建设。 文山的母亲河盘龙河是从西城镇体系规划图Planning 城镇规划文山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小城镇建设 2004/520“九曲十八弯, 弯弯垂杨流水” 的自然风貌, 对水系两岸原有建筑与景观进行整合与改造, 对新建区域进行规划控制, 形成具有一定规模、 贯穿城市南北的大型绿色走廊, 使上游的白沙坡、 上天生桥景区的自然山体绿化沿河道向城区渗透, 嵌入城市中心。在绿带内布置建筑小品、 雕塑、 小戏台, 并结合文山的民间传说故事, 在盘龙河天然形成的较大河湾处设置主题公园, 使这条绿带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本土的生

12、活气息, 既为城市通风、 调节城市小气候发挥生态意义,又可成为城市居民日常活动的新型空间。再次, 加大城市道路绿化的力度, 形成景观性较强的林阴道。 对联系城市南北方向的主干道新城路及北片区 60 米大道作重点处理, 新城路两侧各控制 8 米的绿带, 60 米大道两侧各控制 20 米的绿带, 配合各重要节点上的绿化广场、 小游园, 形成贯穿城市南北方向的 “绿轴”。 考虑到未来文山城市形态为两山相夹的狭长形态, 同时为更充分地借用东文山、 西华山的秀色, 设置了两条绿色通道, 将东文山、 西华山的自然景观引入城市街区。 最终, 形成文山城区“一圈” (山体与城市边缘绿色圈)、 一带 (盘龙河滨

13、河绿带)、 一轴 (贯穿城市南北的绿轴)、 两通道 (连接东文山与西华山的两条绿色通道) 的城市绿地系统。城市天际线的控制, 以山体为主, 突出山体轮廓, 将建筑融于水景和绿化之中。山水的自然空间结构与城市形体的人工空间结构相互穿插, 突出体现了文山 “山中有城, 城中有山, 一水相绕, 翠色环抱” 的山水城市意境。( 三 ) 城市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利用, 反映了一个城市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延续, 也是使一个城市形成其独有的城市特色, 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方面。文山民族文化资源丰富, 民族风情浓郁, 作为现代城市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民族文化风情展示和文化交流是文山城市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主题,

14、 也是文山城市特色的重要体现。如文山铜鼓不但数量多, 而且不同时代的种类齐全, 是名符其实的 “铜鼓之乡”, 在文山城建设一座铜鼓博物馆和铜鼓广场, 使它成为文山的一大标志性民族文化建筑。 而通过这样一批标志性民族文化建筑的建设, 既提高了城市文化品位, 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 也加强了城市建设, 充分体现了文山以多民族文化为内涵的城市特色。( 四 ) 城市产业文山生物资源丰富, 并有 “三七之乡” 的美誉, 但现状文山的产业结构却不尽合理, 对三七的开发尚停留在最初级的种植上, 缺乏高层次、 多方位、 深度的开发利用。 工业主要为冶炼、 采矿, 技术层次不高, 而且由于布局不合理,

15、破坏了城市的自然山水景观, 也污染了城市环境。 “山水园林城市” 不仅要靠城市人工空间环境与山水自然环境的协调来体现, 还要靠城市的产业结构与自然环境资源相适应来实现。 为此, 对文山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把以三七为主要资源的高科技条件下的绿色产品加工业作为文山城市的主导工业, 使文山城市不仅置身于绿色之中, 而且这里生产的产品也是绿色的, 从而, 真正做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五 ) 城市特色定位规划结合城区周边的自然环境,将地方味极浓的桥梁、 建筑小品等置入城市日常生活的每一空间、 场所,使地方文化得以继承, 地方特色得以突出。浓郁的民族风情, 精致、 现代、地方特色突出的建筑, 交织的城市绿带, 秀丽的田园风光, 绵延的青山绿水, 将构成文山城市的新形象, 体现出文山 “以壮、 苗文化为内涵的山水园林城市” 的城市特色。作者 :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编辑 : 潘晓棠)北向东南贯穿全城的一条主要河流,在文山 “山水园林城市” 的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 加强盘龙河两岸的绿地景观建设, 恢复盘龙河Planning 城镇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