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683753 上传时间:2020-09-13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课件 新人教版(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瞄目标,析考点,明考向,抓热点,提能力,1供求影响价格 (1)当商品 时,商品价格上涨,出现“物以稀为 贵”的现象,这就是 市场。 (2)当商品 时,商品价格下降,出现“货多不 值钱”的现象,这就是 市场。,供不应求,卖方,供过于求,买方,2价值决定价格 (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价值 价格,价值是价格的 ,价格是价值的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 ,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 ,价格越低。,决定,基础,货币表现,越大,越小,(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决定的。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 的生产条件下,在社 会平均

2、的劳动熟练程度和 下,制造某种商品 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正常,劳动强度,(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的意义。 个别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 的商品,都只能按 决定的价值量出 售。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 ,提高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4)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越高,在 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就 ,平均到 上的劳动时间就 。单位商 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 。,单位时间,越多,单位商品,越少,反比,1全面理解和把握引起价格变动的因素 (1)商品的价值量。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

3、值是价格的 基础。一般来说,价格高低与价值大小成正比,价格是 由价值决定的。 (2)供求关系。同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买方竞争,推动价格 上涨;供过于求时,卖方竞争,促使价格下跌。,(3)纸币发行量。当纸币发行量大大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需 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4)货币自身的价值(即生产金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 化)。当商品价值不变,货币价值上升,则商品价格下 降;货币价值下降,则商品价格上升。 (5)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季节变化、流通环节的多少等因素 也会引起价格变化。,误区警示 误区:“按质论价,优质优价”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这表明商品的价格是由其质量决定的 警示:(1

4、)这里的“质”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说明的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2)商品的价格从根本上说是由商品的价值而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3)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对同一种商品而言,质量好的商品往往包含的价值量也较多,因而其售价也较高。,2正确理解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个别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单位商品 价值量无关,但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个别劳动时 间的缩短,有利于增加单位时间内的商品价值总量。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单位 商品价值量成正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 产率与商品的价值总量无关。个别生产者为追求额外 的利润,在竞争中处于

5、有利的地位,竞相提高个别劳 动生产率,最终会引起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以上几对关系可以归纳为下面图表:,1从三大国际机构对全球原油的供需分析来看,2012年供 给仍然跟不上需求扩张的步伐。石油化工行业2011年 12月月报:供需缺口和地缘政治共同支撑高油价。这说 明 () A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 B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的价值量大,其价格必然高 C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会导致价格上涨 D价值与供求关系都决定价格,解析: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材料强调了原油供不应求,从而引起了油价的上涨,体现了供求对价格的影响,C符合题意。 答案:C,2某行业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

6、时生产2件商品,每 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假定甲生产者今年 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4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 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 币表示为800元,那么,该行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 高了 () A17%B30% C35% D40%,解析:现在每件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应该为8004200(元)。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可以反映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去年每件商品价值比今年高(260200)20030%,所以,该行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应选B。 答案:B,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 决 定的,商品交换要以 为基础实行 。 2价值规律的表

7、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 的影响,围绕 上下波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量,等价交换,供求关系,价值,1正确理解价值规律的内容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 定的,而不是由每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的,否则,商品生产者之间进行的交换就不能叫等价 交换。 (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即等价交 换原则。因为商品交换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只有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 才能公平合理,商品交换才能长期进行下去。,(3)价值规律的两个方面是内在统一的。价值规律是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规律。“商品的价值 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

8、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是 从生产领域的角度讲商品价值的形成、决定;“商品 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从流通领 域的角度讲商品价值的实现,价值规律实际上就是讲 商品价值的生产与实现的问题。,2全面理解“等价交换”原则 (1)等价指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量相等。货币出现后表现 为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2)等价交换原则是在动态中实现的,从单一交换过程看, 价格时涨时落,价格与价值不完全一致是经常的,完 全一致是偶然的;从一段较长时间看,价格高于价值 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可以相互抵消,价格与 价值总的来说仍然相符,所以等价交换原则不存在于 具体交换的每一个场合,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

9、(3)等价交换原则是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坚持等价交换原 则既是价值规律的要求,也是价值规律的具体体现。它 要求在商品交换中商品的价格既反映价值,又反映供求 关系。 (4)不能以特殊现象否定等价交换原则。如文物、名画、邮 票等价格高于价值,但它们价格的变化不会引起商品的 生产扩大。同时,等价交换原则不能引入政治生活和其 它社会生活领域。,3下列关于图示的表述正确的是 (),只有在C点时,才是等价交换在A点时,商品生产者的获利可能会增加在B点时,商品生产者一定会亏本 在A点时,形成的是卖方市场,AB C D 解析:图中C点是价格恰好与价值相符,这只是理想状态,说法过于绝对,因而不科学;在B点时价格

10、低于价值,此时商品生产者可能亏本。但不是一定亏本,因为商品生产者是否亏本要看其自身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故观点亦不正确。排除,符合题意,C项正确。 答案:C,(1)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价格 时,人们会减少对 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 时,人们会增加 对它的购买。 (2)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不同: 价格上涨,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 量的急剧减少。 价格的大幅下降,会导致消费者对 其需求量的迅速增加。,上升,下降,生活必需品,高档耐用品,(3)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不同: 在互为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 费者将 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 导致对另一种商品

11、需求量 ;反之亦然。 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不仅 使该商品的需求量 ,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 ;反之亦然。,减少,增加,减少,减少,1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2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4.一般情况下,某商品的价格P的变 化会引起与其相关的商品需求量Q 的变化。如右图,若有如下判断 图中的A曲线表示替代品需求量 的变化图中的A曲线表示一般情况下价格的变化与需 求量的变化呈正相关图中的B曲 线表示互补商品需求 量的变化图中的B曲线表示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 求量的影响较大,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解析:某商品价格上涨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该商品的

12、替代品需求量增加,因此表述正确,表述不符合实际;某商品价格上涨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该商品的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也将减少,因此表述正确;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入选;故选D。 答案:D,(1)调节 。 (2)提高 。 (3)促使企业生产 产品。,生产规模,劳动生产率,适销对路的高质量,深入理解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实际上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具体表现: (1)调节生产规模,这是从企业生产的角度讲的。要深刻理 解“价格、利润、生产、供求”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2)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从市场竞争的角度讲的。对企 业来讲,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生产商品的 个别劳动时间,给

13、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在价格 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这是从商品价值的实现 角度讲的。“适销对路”是指要面向市场进行生产。 “高质量”是指确保商品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以满足 消费者的需要。生产者只有生产适销对路并提供高质 量的产品,才能适应市场供求的变化,受到消费者的 欢迎,取得较大的市场份额,从而顺利实现商品的价 值,获得更多的利润。,误区警示 误区:价格是市场竞争的唯一手段 警示:(1)价格影响供求,商品价格的降低可以扩大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从这个意义上讲,降价是可以提高市场占有率的。企业应该运用好价格竞争手段,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2)市场竞

14、争绝不仅仅是价格竞争,除价格竞争外,企业还 应该充分运用各种竞争手段,比如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 服务水平,研究市场需求等来达到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目 的,不能将降价作为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唯一手段。而且 商品降价必须以企业实力为后盾,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努 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防止卷入盲目的价格竞 争之中。否则,非但提高不了市场占有率,还有可能被 市场淘汰。,5(2012广东茂名二模)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有关原理, 若要下面的流程图正确反映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则 应为 (),A某商品供过于求扩大生产,社会资源进入 B某商品供不应求缩小生产,社会资源退出 C某商品供过于求缩小生产,社会资源退出 D某商品供

15、不应求扩大生产,社会资源进入,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及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商品供过于求导致该商品价格下跌;该商品价格下跌,导致生产缩小,社会资源退出,使该商品供求趋于平衡,故C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答案:C,品味经典 1(2011江苏高考)2011年3月初,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 的2月份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创历史新高。影响此次世界 粮食价格上涨的供给因素是 () A一些粮食主产国遭受自然灾害 B世界经济开始逐步复苏 C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D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解题指导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价格上涨的供给因素”,据此可以分析出价格上涨的原因是供给减少,A符合题意。

16、世界经济复苏,供给会增加,B不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没有改变粮食的全球供应量,C不选。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增加需求,但它不属于供给因素,D不选。 答案 A,2(2011新课标全国卷)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 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 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 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 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 A1 452万元B1 320万元 C1 210万元 D1 100万元,解题指导解答此题的基本思路是:2011年该企业总产量为10(110%)11(万件);2011年该企业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120%)110(元);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110111210(万元),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3(2011安徽高考)右图中的曲线 反映的是某种商品在一定时期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