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本实验全(完整答案,教参版)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4613034 上传时间:2020-09-1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课本实验全(完整答案,教参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课本实验全(完整答案,教参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课本实验全(完整答案,教参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1课本实验实验1-1 题目:过滤食盐和泥沙 蒸发食盐水 实验目的:粗盐的提纯(粗盐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如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CaCl2和MgCl2 以及一些硫酸盐) 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是指滤纸折叠角度要与漏斗内壁口径吻合,使湿润的滤纸紧贴漏斗内壁而无气泡,因为如果有气泡会影响过滤速度“二低”是指滤纸的边缘要稍低于漏斗的边缘,二是在整个过滤过程中还要始终注意到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这样可以防止杂质未经过滤而直接流到烧杯中,这样未经过滤的液体与滤液混在一起,而使滤液浑浊,没有达到过滤的目的。“三靠”一是指待过滤的液体倒入漏斗中时,盛有待过滤液体的烧杯的烧杯嘴要靠在倾斜的玻

2、璃棒上(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飞溅和待过滤液体冲破滤纸;二是指玻璃棒下端要轻靠在三层滤纸处以防碰破滤纸(三层滤纸一边比一层滤纸那边厚,三层滤纸那边不易被弄破);三是指漏斗的颈部要紧靠接收滤液的接受器的内壁,以防液体溅出。 原理:利用泥沙不溶于水来分离出来操作步骤及现象:思考:你认为通过上述操作得到的是比较纯的氯化钠吗?可能还有什么杂质没有除去?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出它们?不纯 CaCl2和MgCl2 以及一些硫酸盐 Ca2+ 用碳酸根除去,镁离子用氢氧化钠除去 实验1-2:题目:除杂:除去食盐中的硫酸盐、CaCl2和MgCl2 原理: 利用碳酸钙是沉淀除去钙离子,利用硫酸钡除去硫酸根,利用氢氧化

3、镁除去氢氧根 步骤:(加的试剂及化学方程式)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Na2SO4:BaCl2+Na2SO4=BaSO4+2NaCl然后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MgCl2:MgCl2+2NaOH=Mg(OH)2+2NaCl然后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CaCl2和BaCl2(两个反应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 Na2CO3+BaCl2=BaCO3+2NaCl 过滤最后滴加适量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体,除去NaOH和Na2CO3(可以用PH试纸检测酸碱度,也有两个反应方程式):HCl+NaOH=NaCl+H2O2HCl+Na2CO3=2NaCl+H2O

4、+CO2蒸发溶液,析出NaCl晶体。 注意事项: 碳酸钠一定要加到氯化钡之后,碱可以随便加。 试剂要加过量。 :为有效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为 bc (填字母)。a先加NaOH,再加Na2CO3,最后加钡试剂;b先加NaOH,再加钡试剂,最后加Na2CO3;c先加钡试剂,再加Na2CO3,最后加NaOH。实验1-3:题目:蒸馏自来水原理: 对于液态互溶混合物,利用各组分沸点的不同除去杂质 注意事项: 沸石 温度计 泠凝水方向 仪器名称 收集 石棉网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硝酸银溶液,现象 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离子方程式

5、: Ag+Cl=AgCl 结论 自来水中有氯离子 。(2)在100ml烧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按图连接好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约10ml液体,停止加热。现象 加热,烧瓶中水温升高至100摄氏度后沸腾。在锥形瓶中收集到蒸馏水 ,结论 蒸馏可以制得蒸馏水。 (3)取少量收集到的液体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硝酸银溶液,现象 蒸馏水中无沉淀 ,结论 蒸馏水中无氯离子。 。实验1-4:萃取碘水中的碘原理: 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操作步骤:(1)混液: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

6、后再注入4mL 四氯化碳 ,盖好 玻璃塞 。(2)振荡:用 右 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 左 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 振荡 ,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振荡后 打开活塞 ,使 漏斗内气体放出 。(3)静置: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 静置 。(4)分液: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 下 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 注意事项:充分振荡,适当放气,充分静止,然后分液;分液时保持漏斗内与大气压一致;下层溶液下口出,上层溶液上口出。实验1-5: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配制100 mL1.00mol/LnaCl溶液。步骤

7、为: 计算,称量,溶解, 转移 ,洗涤,转移,摇匀,加水至刻度线1-2cm时,定容,上下颠倒摇匀。 。学与问:1、为什么要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并将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 防止溶质的损失。 2、如果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时不慎洒到容量瓶外,最后配成的溶液中溶质的实际浓度比所要求的大了还是小了?(小了) 3、你是用什么仪器称量氯化钠固体的?如果是托盘天平,你称量的质量是多少?与计算量一致吗?为什么?(称量5.9g,计算量为5.85g,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g)科学探究:胶体1、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步骤: 向沸水中逐滴滴加5-6滴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现象:所得胶体应透

8、明、呈红褐色。注意事项:(1)烧杯里蒸馏水煮沸后,滴加FeCl3溶液要不断振荡,但不宜用玻璃棒搅拌,也不宜使液体沸腾时间过长,以免生成沉淀。(2)观察丁达尔效应方法:用 激光灯 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束 垂直 的方向进行观察。制胶体、做丁达尔效应的实验时,所用的FeCl3溶液要饱和但不能浑浊。FeCl3 + 3H2O =加热= Fe(OH)3(胶体) + 3HCl 。光束照射时的现象Fe(OH)3胶体光亮的通路CuSO4溶液没有光亮的通路过滤后的现象Fe(OH)3胶体氢氧化铁胶体没有留在滤纸上泥水不溶性的泥留在滤纸上实验3-1:切金属钠 步骤: 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

9、去一端的外皮,这时可以看到钠的真面目。 现象: 锌切开的钠表面呈银白色,在空气中迅速变暗。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钠非常活泼 , 4Na+O2=2Na2O 注意事项:剩余钠,放回原试剂瓶实验3-2:钠的燃烧 现象:与氧气剧烈反应,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钠在燃烧时生成过氧化钠 2Na + O2 =燃烧= Na2O2 。注意事项:钠的燃烧实验在坩埚里进行比较规范。钠开始燃烧后立即撤掉酒精灯。科学探究:加热铝箔 1、 用 坩埚钳 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观察到: 铝箔会熔化,但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原因是: 构成薄膜的氧化铝的熔点(2050摄

10、氏度)高于铝的熔点(660摄氏度),包在铝的外面,所以熔化了的液态铝不会滴落下来。 。2、再取一块铝箔,用砂纸仔细打磨(或在酸中处理后,用水洗净),除去表面的保护膜,再加热至熔化。观察到: 除去保护膜的铝箔也熔化但并不滴落 ,结论 打磨过的铝箔,在空气中很快生成新的氧化膜。 。化学方程式: 2Al +3O2=加热=2Al2O3,也可不写加热条件。 。实验3-3:钠与水的反应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观察到: 钠浮在水面上,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有时可能有火花,钠球周围有水雾,小球逐渐变小,最后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和

11、离子方程式: 钠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碱性物质。 2Na + 2H2O 2NaOH + H2 2Na+2H2O=2Na+2OH+H2 。科学探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肥皂液湿棉花 现象: 加热时试管内铁粉红热,点燃肥皂泡可听到爆鸣声。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铁与水蒸气反应时会有氢气生成。 3Fe+4H2OFe3O4+4H2 实验3-4:铝与酸和碱的反应在2支小试管里分别加入5mL盐酸和5mL氢氧化钠溶液,再分别放入一小段未用砂纸打磨的铝片。观察现象: 铝分别放入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将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可以观察到蓝色火焰。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2Al+6HCl=2AlCl3+3H

12、2,2Al+2NaOH+2H2O=2NaAlO2+3H2 实验3-5: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用手轻轻一摸一摸试管外壁,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以上现象: 滴入水后有大量气泡产生,气体能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试管外壁发热,向溶液里滴入酚酞溶液后,溶液的颜色变红。 ,化学方程式 2 Na2O2 + 2 H2O = 4 NaOH + O2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科学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1、在2支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的Na2CO3和NaHCO3,向其中各加入10mL水,用力振荡,现象: 碳酸钠振荡时间长是可溶解 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