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 4.1《土壤的组成和性状》教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607944 上传时间:2020-09-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科学下册 4.1《土壤的组成和性状》教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4.1《土壤的组成和性状》教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4.1《土壤的组成和性状》教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科学下册 4.1《土壤的组成和性状》教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科学下册 4.1《土壤的组成和性状》教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土壤的组成和性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知道土壤是由矿物质、腐殖质、水和空气等不同物质混合构成的,土壤中还有大量生物。2.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土壤具有不同的质地和结构,会使土壤水分、空气和养分状况产生很大差异。3.了解土壤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土壤形成过程中腐殖质积累越多,土壤越肥沃。4.了解土壤有多种多样的用途,土壤与地球上生物和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教学重点: 土壤的组成教学难点: 土壤的组成教学过程:覆盖在陆地表面的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重要条件,它人类及地区上的生物息息相关。那么,土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哪些条件呢?提出问题,引入课题:土壤中有空气吗?(放入水中)土壤中有水吗?(加

2、热试管中的土)土壤中有有机物吗?土壤中有无机盐吗?一、土壤的组成实验1:观察土壤,土壤中有什么?提出问题观察、实验过程和现象实验结果土壤中有生物吗?取一土壤的典型样品,仔细观察,并利用放大镜或显微镜寻找土壤中有无生物发现有蚯蚓等生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微小生物土壤中有空气吗?取相同形状、体积的土壤和铁块,分别放置于两只完全相同的大烧杯中,分别标记为A、B;向A、B中注水,直到水面恰好将土壤块和铁块全部浸没为止A烧杯中注入的水比B烧杯中注水量多土壤中有水吗?取少量土壤,放入试管中,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试管壁有水珠生成,试管口有雾状水蒸汽土壤中有有机物吗?将一定质量的充分干燥的土壤放在铁

3、丝网上加热,一段时间后,待土壤冷却时,再用天平称量土壤能燃烧,冷却后称量,发现土壤质量减少土壤中有无机盐吗?将燃烧后的土壤放到烧杯中,加足量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然后让它慢慢沉淀下来;提取土壤浸出液约10毫升,过滤后蒸发土壤中有不溶于水的无机盐;蒸发后的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无机盐结论土壤中有土壤生物、空气、水、有机物、不溶于的无机盐、可溶于水的无机盐、观察记录:微小生物蚯蚓、蜗牛、多足纲动物(西瓜虫)、苔藓、菌类等固体物质矿物质、腐殖质、岩石风化铝硅酸盐、氧化钙等液体物质水气体物质空气在土壤固体颗粒物之间有许多的空隙,是水和空气存在的地方。土壤中的各种物质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比例。通常在土壤中,固

4、体物质和空隙的体积各占一半。在土壤的固体物质中,矿物质的质量占95%左右,其余的是腐殖质。图示:结论:土壤是有矿物质、腐殖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其中,腐殖质的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土壤中的矿物质是由岩石风化形成的。它们就是土壤中的颗粒物。将土壤分为三种砂粒较多的土壤称为砂土粘粒较多的土壤称为粘土砂粒、粘粒比例适中的土壤称为壤土。多媒体活动:三类土壤颗粒组成的比较小资料:土壤的质地风化因素主要有自然外力(风力、水流外力、水形成冰产生的外力)、热胀冷缩、植物和动物的作用等。思考:岩石是怎样变成土壤的?风的作用:风将砂粒刮起来,碰撞岩石,久之,岩石被慢慢地磨损,有了裂缝,最后破裂成小

5、碎块流水的作用:流水能促使大块岩石裂成小块。冷热交替的作用:炎热的太阳会使岩石变得很烫,此时若气温下降,岩石会爆裂。事例:修栈道。冰能裂石:雨水积聚到岩石的缝隙里,如果气温降低到0以下,水就结冰,体积增大,从而使岩石块。缝隙加大,最终裂成小碎生物的作用:种类繁多植物和动物等生物的作用下,岩石也会碎裂成石块等。二、漫长的土壤形成过程土壤形成示意图:P100从岩石到土壤的形成,是一个长时间多种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及其复杂的过程。即存在岩石从大到小的过程和有机物在岩石颗粒俭的积累过程。1、风化:自然外力风力、水流外力、水形成冰产生的外力;热胀冷缩骤热骤降使岩石爆裂 植物和动物的作用2、植物和动物的尸体

6、和排泄物积累在岩石颗粒间,是土壤腐殖质和有机物的重要来源。3、矿物制由岩石分化形成,腐殖质是由死亡的生物残体分解转化而成。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主要标志是:腐殖质等有机质含量的多少。土壤越肥沃,表层蚯蚓的数量就越多。课堂讨论1:“滴水穿石”是不是有风化的含义?地震、火山活动、植物生长有没有风化的意义呢?课堂讨论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种情景在现代是很难见到了。目前,有许多人出于种种目的,肆意破坏土壤,请列举破坏土壤资源的事例。并请提出两条保护土壤的措施。思考:P102.2土壤颗粒的团粒结构。三、土壤的多种利用土壤的形成目前还在正常进行,土壤形成的速度极其缓慢注意保护耕地。P101小资料:我国的耕地多媒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