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比例的基本性质 |北师大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44558076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比例的基本性质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比例的基本性质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比例的基本性质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比例的基本性质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比例的基本性质 |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比例的基本性质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比例的基本性质 |北师大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比例的意义的深化和发展,是后面学习解比例知识的基础。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阶段学习比例初步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2、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渗透有序思考,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3、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

2、质。【教学难点】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想、反思等数学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节课的教学紧紧围绕这一理念,先让学生学习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再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最后通过简炼的分层练习,深化比例的基本性质,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渗透假设、验证、优化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感受“一一对应”和“变与不变”的思想。【教学预设】一、复习旧知1、师:什么是比例?比例和比的区别是什么?生:师:判断两个比能

3、否组成比例,可以采用什么方法?生:二、探究新知1、你能写出几个比值是1.5的比吗?试一试吧!学生练习2、介绍比例各部分的名称。2.4:1.6=60:40中,组成比例的四个数“2.4、1.6、60、40”叫做这个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2.4和40”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1.6和60”叫做比例的內项。3、你能说出下面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各是多少吗?(1)1.4:=:5(2)=设计意图:简洁的情境,简单的问答,准确定位教学的起点,沟通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嫁接新知探究的支点。4、计算下面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2.4:1.660:40学生操作汇报: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

4、。师:你能举例验证你的发现吗?板书课题:比例的基本性质师: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性质吗?学生交流、讨论、探究。ad=bc汇报:a:bc:d(b、d0)5、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6:3和8:5 2、0.2:2.5和4:501、猜数(1)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比例“24=2”,不过它的两个內项看不清了,想一想,这两个内项可能是哪两个数? (2)追问:正确吗?为什么?(求比值判断)(3)还有不同答案吗?(4)你能举出项不是整数的例子吗?(5)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2、猜想仔细观察这组等式,你有什么发现?(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两个內项的位置可以交换)3、验证(1)

5、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呢,有什么好办法?(举例验证)(2)你觉得应该怎样举例呢?示范:任意写一个简单的比;求出比值;根据比值写出另一个比的一项,求出另一项;组成比例;算出外项的积和內项的积。(3)合作要求1)前后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2)每个同学写出一个比例,小组内交换验证。3)通过举例验证,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4、归纳6、如果比例写成分数形式=,这怎么相乘?(交叉相乘)【设计意图:不完整的比例激发学生根据比例的意义猜数的兴趣,教师举例示范,为学生小组合作举例验证比例的基本性质搭建支点,意在让学生经历“猜数猜想验证归纳完善”的知识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三、巩固练习,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1、李叔叔承包了两块水稻田,面积分别是0.5公顷和0.8公顷。秋收时,两块水稻田的产量分别为3.75吨和6吨。(1)两块水稻田的产量与面积之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2)如果可以组成比例,指出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四、分享收获畅谈感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是怎样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