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后提升作业人民必修3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557039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后提升作业人民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后提升作业人民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后提升作业人民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后提升作业人民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后提升作业人民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后提升作业人民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后提升作业人民必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后提升作业 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16济宁高二检测)李贽认为:“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主张体现出()A.反对道学已成为思想界的主流B.明清时期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受到严峻挑战C.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到思想领域D.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对世俗文化的强烈需求【解析】选C。材料反映的是李贽对孔子的权威地位的否定,表明当时先进的思想家反对理学,不能说反对道学成为思想界的主张,故A错误;明清时期儒学仍占主导地位,故B错误;材料中李贽体现出反传统的特点,这是因为明清时期

2、商品经济发展,人们思想活跃,故C正确;材料中未体现世俗文化的发展,故D错误。2.(2016江苏高考)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解析】选C。材料中的李贽“剃光头发留着长须,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收女弟子”等行为只能说明他对封建礼教的蔑视。因此C正确。A、B、D都是对材料的过度解读。3.(2016广州高二检测)黄宗羲说:“夫儒者均以钱谷非所当知,徒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不顾郡邑之大利大

3、害。”赵翼说:“书生徒讲义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家国者。”据此推论,他们都主张()A.改革科举制度B.“经世致用,学以济世”C.加强理学文学的研究D.废除封建君主专制【解析】选B。二者反对当时儒学家不联系实际,可知二者都主张重视现实问题,学有所用,即主张经世致用思想,故B正确。4.韩非主张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对二者的评价正确的是()A.都为当时社会所不容B.前者反动,后者进步C.都体现了当时社会变革的要求D.都不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解析】选C。战国时期,争霸战争频繁,韩非主张君主专制体现了当时社会变革的要求。明清之际,封建制度渐趋衰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也体现

4、了当时社会变革的要求。故选C。【补偿训练】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在于()A.阶级立场不同B.政治主张的分歧C.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D.社会性质的差异【解析】选C。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其根源在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而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其根源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由此可见,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在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5.“乱天下者唯君”“君之无道也多矣,民之不乐其生也久矣”。上述观点产生时儒家思想()A.开始确立独尊地位B.逐渐吸收佛、道的合理成分C.已出现活跃的局面D.已经从根本上丧失正统地位【解析】选C。题干反映了明末

5、清初出现的反对君主专制的早期民主思想,这表明当时出现思想活跃局面。A是汉代,B是宋代,D不符合明清时期儒学地位。【补偿训练】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下列思想与之最接近的是()A.程朱理学的思想主张B.陆九渊的心学思想C.王守仁的心学主张D.明清活跃的儒家思想【解析】选D。程朱理学主张格物致知,关注的是向外探求天理,故A错误;陆九渊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关注于反省内心得到天理,故B错误;王守仁主张“致良知”,通过反省内心得到天理,故C错误;明清活跃的儒家思想家主张“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反对宋明理学空谈,注重现实

6、事务,故D正确。【拓展延伸】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的进步性(1)经世致用思想影响深远,其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而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也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2)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他们的思想在其后数百年仍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3)对传统儒学思想的继承与批判,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6.(2016石家庄高二检测)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顾炎武提出“政教风俗苟非尽善,即许庶人之议矣”。顾炎武这一主张()A.背离了先秦儒家的政治理念B.丰富发展了传统儒家思想C.彻底否定了孔子的思想

7、权威D.促进了早期启蒙思想产生【解析】选B。题目中未涉及对孔子思想权威的彻底否定及对早期启蒙思想产生的影响,故无法得出C、D的结论;题目中的信息“政教风俗苟非尽善,即许庶人之议矣”体现了顾炎武关心时政的经世致用的思想,这是对先秦时期传统儒学中“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的继承与发展。故排除与此表述不符的A,故选B。7.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A.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解析】选A。题干反映了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能够从明朝灭亡、汉族亡国中

8、反思君主专制之害,进一步提出限制君权的各种设想。【补偿训练】1.顾炎武决心做到:“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由此可见他()A.强调实地调查B.反对君主专制C.维护儒家正统D.主张经世致用【解析】选D。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材料的含义。由题干材料反映的信息来看,顾炎武注重“当世之务”,体现了其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故选D。2.“从梁启超、胡适到侯外庐对中国早期思想启蒙的发掘和研究,揭示了中国传统思想发展到明末出现异质因素。”这种“异质因素”指()A.自然经济开始趋于瓦解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C.挑战正统,抨击君主专制的主张D.“发明本心”,心学的成熟【解析】选C。A、B讲的是

9、经济方面,不符合题意,排除;D的心学是儒家思想的发展,不是“异质”,排除D。依据所学可知,到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在思想领域出现了挑战正统,抨击君主专制的具有民主进步色彩的思想。故C符合题意。8.“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商品经济的发展新的生产因素的萌芽新航路开辟后的西学东渐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A.B.C.D.【解析】选C。据所学可知,明末清初的民主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并不是受到西学东渐的影响,因西学东渐传来的主要是科技文化,且这一时期思想产生的主要因素在于中国社

10、会内部经济的变化。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皆以孔子为大圣。吾亦以为“大圣”儒先臆度而言之,父师沿袭而诵之,小子朦聋而听之。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至今日,虽有目,无所用矣!余何人也,敢谓有目?亦从众耳。既从众而圣之,亦从众而事之,是故吾从众事孔子于芝佛之院。李贽题孔子像于芝佛院材料二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1、原君(1)根据材料一分析李贽对待儒学的态度是什么。(2分)(2)根据材料二概述黄宗羲最主要的思想主张,其与李贽思想的共同点有哪些。(8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联系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明清之际思想家在思想主张内容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形成这种特点的经济因素是什么。(8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题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并概括回答。第(2)题通过材料概括思想主张,进而与李贽的主张进行比较。第(3)题注意充分利用两则材料并适当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归纳。答案:(1)否定孔子思想的权威性。(2)主张: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共同点:反传统、反教条;反封建专制;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3)特点:没有提出建立新社会制度的主张,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经济因素: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受到严重阻碍;发展不充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