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学案人民必修2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556962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学案人民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学案人民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学案人民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学案人民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学案人民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学案人民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学案人民必修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1先秦:商业在商代已经有了初步发展。西周时期,骨贝和铜贝被当作货币来流通。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2汉代:商人成为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3唐代:水陆商运都十分发达,其中在陆路商运中还出现了客舍、邸店、车坊等服务于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4宋元:海外商运发展迅速,中国商品远销海外。北宋时在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5明清: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和按地域结成的商帮。其中晋商和徽商的势力最为强大。二、“市”的发展1秦代: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2汉代: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2、。3南北朝:民间集市“草市”出现,由政府对其实行行政管理。4唐代:“草市”的作用已经十分显著,“夜市”也比较繁荣。5宋代:不仅“市”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而且“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三、商业都会的崛起1战国:有的城市已经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2汉代:都市出现繁荣景象。3王莽执政时期: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4唐代: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盛,扬州以“雄富冠天下”,杭州、湖州成为商业发达的都会。5宋代:都市商业繁盛,北宋京城汴京商业的繁荣最有代表性,此外,夜市、庙会集市的商品种类也十分繁多。6清代:乾隆时期的苏州财富“

3、甲于天下”;盛泽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都是著名的商业都会。轻巧识记1古代商业发展2古代城市的发展与演变概念阐释市、草市、夜市、晓市城市中的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改变。草市主要是指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夜市冲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晓市即早市,也冲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1在中国远古时代,已经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2明清时期,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晋商和徽商是当时势力最为强大的商帮。3商品买卖的场所“市”随着商业的发

4、展不断冲破一些限制,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需要。随着商业的繁荣,不同朝代出现了一些商业大都会。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材料一“白圭,周人也。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与:出售)。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经商之事),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1)据材料一,归纳白圭的经商理念。教你读史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若猛兽挚鸟之发”“犹之谋”分析其理念。提示人弃我取,人取我与;掌握经商时机,当机立断;讲究经商计谋策略。材料二“明清两朝,都是延续了数百年的统一王朝,政治统一和社会相对安定”,“(明万历年间)富室之称雄者

5、,江南则推新安(指徽州),江北则推山右(指山西)。新安大贾,鱼盐为业。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新安奢而山右俭也”。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2)据材料二,比较“富室之称雄者”的不同之处。教你读史材料从经营范围和风尚方面对徽商和晋商作了对比,注意归纳总结。提示经营的商品有所不同;徽商奢侈,晋商节俭。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1)商业市场的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市,有早市、夜市之分;城郊和乡村的草市等。(2)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到明清时期,又兴起了一批工商业市镇。(3)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构成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进沿海

6、港口城市的兴盛。(4)货币种类丰富:在货币流通领域,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朝时形成了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5)商人群体活跃:到明清时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人群体组成了商帮徽商、晋商等。(6)商业地位低下: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社会地位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占主导地位。“市”的发展和商业都会的崛起材料一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

7、(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市”的特点。教你读史材料以第一个句号分为两层:一是国家对“市”的严格管理;二是“市”有时间、空间等诸多限制。提示由政府设置于城中;与居民区分开;经营位置、交易时间有限制;重视对市场的管理。材料二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20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中国古代史(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教你读史从材料二中的关键语句“处处有”“通晓不绝”中对比总结其变化。提示打破坊市界限,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8、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1)从城市的功能看,唐代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之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看,随着时代的变迁,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如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商人的地位也日渐提高,市场逐渐多样化。(3)从城市的数量和规模看,到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繁华城市的数量增多,而且还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4)从地区分布看,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城市的重点分布区域发生了由北向南转移的变化,特别是在明清时期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都分布在江南地区。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规律及其影响1变化规律(1)商业活动场所、时间的变化

9、: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是时间、地点固定,后时空限制被打破。(2)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侈品为主,后转向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产品。(3)交易媒介的变化:开始是物物交换,接着出现一般等价物贝等货币,后来货币固定为金银。北宋还出现纸币。(4)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组织发展为商帮。(5)经营领域的变化:由只局限于流通领域到逐渐与生产相结合。2影响(1)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2)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3)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的生活和观念发生了变化。题组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1.“大历、贞元间,

10、有俞大娘航船最大”(右图)俞大娘的巨舟冠绝 一时,为时人称道。关于俞大娘航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俞大娘航船出现于唐代B航船上可能载有邢窑的白瓷C航船所经之路可以随时见到客舍、车坊等辅助性营业场所D船上所带货币主要是纸币交子解析:选D俞大娘航船是在唐代,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北宋的益州,D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2唐代元稹在估客乐中写道:“估客无住着,有利身则行。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这反映出()古代商人的生活具有不稳定性唐代的商旅往来频繁古代商

11、人为了转贩求利而无所不至唐朝政府对商业活动进行严格的管理ABC D解析:选A题目提供的材料只是反映了商人的奔波生活,并没有体现唐政府的商业政策,故排除含的选项。题组二“市”的发展3“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乃反,市罢,遂不得履。”材料中的“市” ()A体现了草市的特点 B主要商品是农产品C与坊的界限被打破 D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解析:选D题中材料的最有效信息是“郑人”和“乃反,市罢”。“郑人”隐含了春秋战国的时间信息,“乃反,市罢”反映了市场要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故D项正确。4“坊巷桥头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则材料反映

12、的商业繁荣的景象最可能出现在 ()A商代 B汉代C唐代 D宋代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当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于城中,这种现象出现在宋朝。5晋商曾自豪地说:“凡有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有山西商人。”这一商人群体活跃于()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解析:选D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晋商”可以推测,题目讲述的是商帮,商帮的出现是在明清时期,故D项正确。题组三商业都会的崛起6春秋末期,范蠡弃官从商,因在陶邑经商被称为“陶朱公”。当时的陶邑,已成为“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的著名经济都会。上述材料可以说明 ()A当时商人的地位得以提高B便利的交通有利于商业中心形成C

13、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D当时商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解析:选B根据题干中陶邑“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分析,说明该地交通便利,商业发达,故本题应选B项。7史记记载:“(战国)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材料最能说明战国时临淄()A是当时的商业都市B城市居民全员参与休闲娱乐C政府鼓励商业发展D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解析:选A题干描述了临淄商业的繁荣,故A项正确。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A政府严格管

14、理的正规市场B物流通畅的草市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D工官监管的夜市解析:选A抓住关键词“东汉”即可。物流通畅的草市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工官监管的夜市基本上是在唐宋之后,而繁华的商业市镇在明清时期出现。2北魏时期出现了“舟车所通,足迹所履,莫不商贩”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A小农经济解体 B商品交易活跃C人口大量流亡 D重农政策被废除解析:选B“舟车所通,足迹所履,莫不商贩”体现商人的足迹遍及所有交通便利的场所,反映了商品交易活跃,B项正确。3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根据材料可知,纸币的发展 ()A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B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C满足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D有注重其“防伪”功能解析:选D由“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可以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