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题型专练 非选择题标准练(9)

上传人:五****心 文档编号:144539 上传时间:2016-1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题型专练 非选择题标准练(9)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题型专练 非选择题标准练(9)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题型专练 非选择题标准练(9)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题型专练 非选择题标准练(9)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题型专练 非选择题标准练(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题型专练 非选择题标准练(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非选择题标准练(9)满分 39 分,实战模拟,30 分钟拿到高考主观题高分!1.(10 分)为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和 40W 的白色、红色和黄色灯管作光源,设置不同 理试管苗。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试管苗的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结果如图:(1)a 点的净光合速率大于 c 点,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c 点的净光合速率大于 b 点,从细胞呼吸的角度分析,原因是 。(2)为探究黄光培养条件下葡萄试管苗的叶绿素含量是否发生改变,提出实验思路如下:分别取和黄光条件下培养的试管苗叶片,提取其中的色素并用(试剂)分离,通过比较滤纸条上

2、叶绿素a、b 色素带的来判断叶绿素含量是否发生改变。【解析】(1)a、c 两点 色不同,说明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红光多于黄光,a 点真正光合速率更高,所以 a 点净光合速率大于 c 点。b、c 两点 O 2浓度高,抑制细胞呼吸,因此 b 点。(2)探究黄光培养条件下葡萄试管苗的叶绿素含量是否发生改变,应用白光组进行对照。提取到的色素用层析液进行分离后,可根据色素带的宽窄判断色素含量是否发生变化。答案:(1)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红光多于黄光,a 点真正光合速率更高c 点 b 点,呼吸速率低(2)白光(或自然光)层析液宽窄【规律技法】曲线图中不同点的比较分析(1)找出不同的点对应的自变量,如 a、c

3、点光色不同,b、c 点 2)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如光色影响光合作用,抑制细胞呼吸。2.(9 分)下图表示人体神经突触模式图,请回答: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1)若刺激 A 点,图中电流计 B 的指针将偏转次。(2)图中 D 所处的内环境是。(3)若 C 表示肌细胞,某病人血清中含有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表现出的症状是(填“肌肉松弛”或“肌肉僵直”),这种病属于病。【解析】(1)图中电流计 B 的两电极连在与 A 同一神经元的膜外,因此刺激 A 点,两电极处会依次发生兴奋,因此指针偏转两次。(2)神经元所处的内环境是组织液。(3)由于某病人血清中含有

4、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则乙酰胆碱不能与受体结合,传出神经的兴奋不能传递到肌细胞,肌细胞则不能收缩,保持肌肉松弛状态。这种疾病由于是体内抗体与受体结合引起的,为自身免疫病。答案:(1)两(2)组织液(3)肌肉松弛自身免疫3.(10 分)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并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曲线。回答问题:(1)前 4 年该种群数量(填“增大” “减小”或“基本不变”)。(2)第 9 年调查松鼠的年龄组成,最可能表现为型。第 年松鼠的种群密度最低。(3)第 1620 年松鼠种群数量将呈型曲线增长,从物种之间的关系解释,可能的原因有 。【解析】(1)前 4 年该种

5、群 =1,种群数量基本不变。(2)在第 410 年,种群 1,且保持不变,因此种群数量将呈“J”型曲线增长,从物种之间的关系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解释,可能受到天敌、竞争者和食物等因素的影响。答案:(1)基本不变(2)衰退10(3)J无天敌和竞争者,食物充足(答案合适即可,但不能出现气候适宜)【规律技法】根据 值判断种群数量变化(1)=1:种群数量不变。(2)1:种群数量增加。(4)1,且 不变: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4.(10 分)下图是患甲病(基因为 A、a)和乙病(基因为 B、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 3和 8两者的家庭均无乙病史,请据图回答:(

6、1)甲病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为 遗传。(2) 11和 12分别与正常男性结婚,她们怀孕后进行遗传咨询,了解到若在妊娠早期对胎儿进行检查,可判断后代是否会患这两种遗传病。可供选择措施如下: 11采取什么措施?(填字母),原因是 。 12采取什么措施?(填字母),原因是 。【解析】(1)由 3和 4均患甲病,且其女儿正常可知,甲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为显性遗传。(2)由 7和 8均不患乙病,且其儿子患乙病,可知乙病为隐性遗传,再根据 8的家庭无乙病史可知,乙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结合 3的家庭无乙病史可知, 11基因型为 正常男性结婚,后代均正常,无需进行检测。 12基因型为 生女孩均表现正常,所生男孩有可能患乙病,因此需要先进行性别检测,若为女孩,则不会患病,若为男孩,则需进一步进行基因检测,以判断孩子是否会患病。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答案:(1)常显性(2)D 11基因型为 正常男性结婚,后代均正常B 和 C 12基因型为 生女孩均表现正常,男孩有可能患乙病(若是男性,可做进一步基因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