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编号初中数学教学典型案例分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4536807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6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41编号初中数学教学典型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41编号初中数学教学典型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41编号初中数学教学典型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41编号初中数学教学典型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41编号初中数学教学典型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41编号初中数学教学典型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1编号初中数学教学典型案例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数学教学典型案例分析初中数学教学典型案例分析 我仅从四个方面,借助教学案例分析的形式,向老师们汇报一下我个人数学教学的体会,这 四个方面是: 1.在多样化学习活动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2.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预设和生成的动态调整;3. 对数学习题课的思考;4.对课堂提问的思考。 首先,结合勾股定理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多样化学习活动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整 合 案例 1:勾股定理一课的课堂教学 第一个环节:探索勾股定理的教学 师(出示 4 幅图形和表格):观察、计算各图中正方形 A、B、C 的面积,完成表格,你有 什么发现? A 的面积B 的面积C 的面积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生:从

2、表中可以看出 A、B 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正方形 C 的面积。并且,从图中可 以看出正方形 A、B 的边就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正方形 C 的边就是直角三角形的 斜边, 根据上面的结果, 可以得出结论 :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这里,教师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索发现“数”与“形”的密切关联,形成猜想,主动探索结 论,训练了学生的归纳推理的能力,数形结合的思想自然得到运用和渗透,“面积法”也为后 面定理的证明做好了铺垫,双基教学寓于学习情境之中。 第二个环节:证明勾股定理的教学 教师给各小组奋发制作好的直角三角形和正方形纸片,先分组拼图探究,在交流、展示,让 学

3、生在实践探究活动中形成新的能力 (试图发现拼图和证明的规律:同一个图形面积用不同 的方法表示)。 学生展示略 通过小组探究、展示证明方法,让学生把已有的面积计算知识与要证明的代数式联系起来, 并试图通过几何意义的理解构造图形, 让学生在探求证明方法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数学思想方 法,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第三个环节:运用勾股定理的教学 师(出示右图):右图是由两个正方形 组成的图形,能否剪拼为一个面积不变的新 的正方形,若能,看谁剪的次数最少。 生(出示右图):可以剪拼成一个面积 不变的新的正方形,设原来的两个正方形的 边长分别是 a、b,那么它们的面积和就是 a2+ b2,由于面积不变,所以新正方

4、形的面积 应该是 a2+ b2,所以只要是能剪出两个以 a、b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把它们重新拼成一个 边长为 a2+ b2 的正方形就行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学习数学的核心就在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此设置问题不仅是 检验勾股定理的灵活运用,更是对勾股定理探究方法和证明思想(数形结合思想、面积割补 的方法、转化和化归思想)的综合运用,从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发展创新能力。 第四个环节:挖掘勾股定理文化价值 师 : 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见数与形密切联系起来。它在培养学 生数学计算、数学猜想、数学推断、数学论证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都具有独 特的作用。

5、勾股定理最早记载于公元前十一世纪我国古代的周髀算经 ,在我国古籍九 章算术中提出“出入相补”原理证明勾股定理。在西方勾股定理又被成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是欧式几何的核心定理之一,是平面几何的重要基础,关于勾股定理的证明,吸引了古今中 外众多数学家、 物理学家、 艺术家, 甚至美国总统也投入到勾股定理的证明中来。 它的发现、 证明和应用都蕴涵着丰富的数学人文内涵, 希望同学们课后查阅相关资料, 了解数学发展的 历史和数学家的故事,感受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精神,欣赏数学的美。 新课程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三个维度构建起具有丰 富内涵的目标体系, 课程运行中的每一个目标

6、都可以与三个维度发生联系, 都应该在这三个 维度上获得教育价值。 2.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预设和生成的动态调整 案例 2:年前,在鲁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配套练习册第 70 页,遇到一道填空题: 例:设 a、b、c 分别表示三种质量不同的物体,如图所示,图、图两架天平处于平衡状 态。为了使第三架天平(图)也处于平衡状态,则“?”处应放 个物体 b? 图 图 ? 图 通过调查,这个问题只有极少数学生填上了答案,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会解,我需要讲解一 下。 我讲解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 一.引导将图和图中的平衡状态,用数学式子(符号语言数学语言)表示(现实问 题数学化数学建模): 图:2a=cb. 图: ab

7、=c. 因此,2a=(ab)b. 可得:a=2b, c=3b. 所以,ac = 5b. 答案应填 5. 我自以为思维严密,有根有据。然而,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时,却出乎我的意料。 学生 1 这样思考的: 假设 b=1,a=2,c=3.所以,ac = 5,答案应填 5. 学生这是用特殊值法解决问题的, 虽然特殊值法也是一种数学方法, 但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 性,不能让学生仅停留在这种浅显的思维表层上。面对这个教学推进过程的教学“新起点”, 我必须深化学生的思维, 但是, 还不能打击他的自信心, 必须保护好学生的思维成果。 因此, ab a 我立刻放弃了准备好的讲解方案,以学生思维的结果为起点,进

8、行调整。 我先对学生 1 的方法进行积极地点评, 肯定了这种思维方式在探索问题中的积极作用, 当那 几个同样做法的学生自信心溢于言表时,我随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你怎么想到假设 b=1, a=2, c=3?a、b、c 是不是可以假设为任意的三个数?” 有的学生不假思索,马上回答:“可以是任意的三个数。”也有的学生持否定意见,大多数将 信将疑,全体学生被这个问题吊足了胃口,我趁机点拨: “验证一下吧。” 全班学生立刻开始思考,验证,大约有 3 分钟的时间,学生们开始回答这个问题: “b=2,a=3,c=4 时不行,不能满足图、图中的数量关系。” “b=2,a=4,c=6 时可以。结果也该填 5

9、.” “b=3,a=6,c=9 时可以,结果也一样。” “b=4,a=8,c=12 时可以,结果也一样。” “我发现,只要 a 是 b 的 2 倍,c 是 b 的 3 倍就能满足图、图中的数量关系,结果就一 定是 5.” 这时,学生的思维已经由特殊上升到一般了,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归纳推理得到 了训练, 对特殊值法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用字母表示发现的规律, 进而得到 a=2b, c=3b.所以, a c = 5b. 答案应填 5. 我的目的还没有达到,继续抛出问题: “我们列举了好多数据,发现了这个结论,你还能从图、图中的数量关系本身,寻找更 简明的方法吗?”学生又陷入深深地思考中,当

10、我巡视各小组中出现了“图 : 2a=cb. 图: ab=c.”时,我知道,学生的思维快与严密的逻辑推理接轨了。 我们是不是都有这样的感受,课堂教学设计兼具“现实性”与“可能性”的特征,这意味着课堂教 学设计方案与教学实施过程的展开之间不是“建筑图纸”和“施工过程”的关系,即课堂教学过 程不是简单地执行教学设计方案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展开之初, 我们可能先选取一个起点切入教学过程, 但随着教学的展开和师生之 间、 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 就会不断形成多个基于不同学生发展状态和教学推进过程的教学 “新起点”。因此课堂教学设计的起点并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不是确定不变的,而是预 设中生成的;不是按预

11、设展开僵硬不变的,而是在动态中调整的。 3.一节数学习题课的思考 案例 3:一位教师的习题课,内容是“特殊四边形”。 该教师设计了如下习题: 题 1 (例题)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怎样的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 论。 题 2 如右图所示,ABC 中,中线 BE、CF 交于 O, G、H 分别是 BO、CO 的中点。 (1) 求证:FGEH; (2) 求证:OF=CH. 题 3 (拓展练习)当原四边形具有什么条件时,其中点四边形为矩形、菱形、正方形? 题 4 (课外作业)如右图所示, DE 是ABC 的中位线,AF 是边 BC 上的中线,DE、AF 相交于点 O. (1)求证:AF

12、 与 DE 互相平分; (2)当ABC 具有什么条件时,AF = DE。 (3)当ABC 具有什么条件时,AFDE。 F G E HD CB A O F A E CB D 教师先让学生思考第一题(例题) 。教师引导学生画图、观察后,进入证明教学。 师:如图,由条件 E、F、G、H 是各边的中点,可联想到三角形中位 线定理,所以连接 BD,可得 EH、 FG 都平行且等于 BD,所以 EH 平行 且等于 FG,所以四边形 EFGH 是平行四边形,下面,请同学们写出证明过程。 只经过五六分钟,证明过程的教学就“顺利”完成了,学生也觉得不难。但让学生做题 2,只 有几个学生会做。题 3 对学生的困难

13、更大,有的模仿例题,画图观察,但却得不到矩形等特 殊的四边形;有的先画矩形,但矩形的顶点却不是原四边形各边的中点。 评课 : 本课习题的选择设计比较好,涵盖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及特殊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等 数学知识。运用的主要方法有 : (1)通过画图(实验) 、观察、猜想、证明等活动,研究数 学;(2)沟通条件与结论的联系,实现转化,添加辅助线;(3)由于习题具备了一定的开 放性、解法的多样性,因此思维也要具有一定的深广度。 为什么学生仍然不会解题呢?学生基础较差是一个原因,在教学上有没有原因?我个人感 觉,主要存在这样三个问题: (1)学生思维没有形成。教师只讲怎么做,没有讲为什么这么做。教师

14、把证明思路都说了 出来,没有引导学生如何去分析,剥夺了学生思维空间; (2)缺少数学思想、方法的归纳,没有揭示数学的本质。出现讲了这道题会做,换一道题 不会做的状况; (3)题 3 是动态的条件开放题,相对于题 1 是逆向思维,思维要求高,学生难把握,教师 缺少必要的指导与点拨。 修正:根据上述分析,题 1 的教学设计可做如下改进: 首先,对于开始例题证明的教学,提出“序列化”思考题: (1)平行四边形有哪些判定方法? (2)本题能否直接证明 EFFG , EH=FG? 在不能直接证明的情况下,通常考虑间接证明, 即借助第三条线段分别把 EH 和 FG 的位置关系(平行)和数量关系联系起来,分

15、析一下, 那条线段具有这样的作用? (3)由 E、F、G、H 是各边的中点,你能联想到什么数学知识? (4)图中有没有现成的三角形及其中位线?如何构造? 设计意图:上述问题(1)激活知识;问题(2)暗示辅助线添加的必要性,渗透间接解决问 题的思想方法;问题(3) 、 (4)引导学生发现辅助线的具体做法。 其次,证明完成后,教师可引导归纳: 我们把四边形 ABCD 称为原四边形,四边形 EFGH 称为中点四边形,得到结论:任意四边 形的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辅助线沟通了条件与结论的联系,实现了转化。原四边形的 一条对角线沟通了中点四边形一组对边的位置和数量关系。 这种沟通来源于原四边形的对角

16、线同时又是以中点四边形的边为中位线的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 由此可感受到, 起到这种沟 通作用的往往是图形中的公共元素,因此,在证明中一定要关注这种公共元素。 然后,增设“过渡题”:原四边形具备什么条件时,其中点四边形为矩形?教师可点拨思考: 怎样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结合本题特点, 你选择哪种方法?考虑一个直角, 即中点四边形 一组邻边的位置关系。 一组邻边位置和数量关系的变化, 原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位置和数量 关系也随之变化。 根据修正后的教学设计换个班重上这节课,这是效果明显,大部分学生获得了解题的成功, 几个题都出现了不同的证法。 启示 : 习题课教学,例题教学是关键。例题与习题的关系是纲目关系,纲举则目张。在例题 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思维,揭示数学思想,归纳解题方法策略。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 (1) 激活、 检索与题相关的数学知识。 知识的激活、 检索缘于题目信息, 如由条件联想知识, 由结论联系知识。知识的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