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弹力》(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上传人:副** 文档编号:144519909 上传时间:2020-09-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弹力》(第一课时)优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弹力》(第一课时)优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弹力》(第一课时)优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弹力》(第一课时)优秀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弹力【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实验、测量、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1) 认识力的作用。(2) 意识到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快捷。科学探究:(1)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2)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3) 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科学态度:(1)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2) 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于为完

2、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和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5.1有的力直接施加在物体上;有的力可以通过看不见的物质施加在物体上。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弹力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教材分析】日常生活中很多物体具有弹性,而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会产生弹力,小学生对弹性与弹力并不陌生,在孩子们身边就有许多的弹性材料和玩具,本课就是从认识弹性开始。教学内容包括四个活动:第一个活动认识什么是弹性、弹力,通过用力改变物体的形状,去掉外力后物体恢复原样,从而认识到物体具有弹性,在此基础上玩握力器与拉力

3、器,体验到弹力的存在。第二个活动是一个探究活动,研究拉力与弹簧伸长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测量具体的数值,从而发现弹簧的伸长是随着重量的增加而作出规律性的变化,这也正是弹簧测力计的原理。第三个活动紧承第二个活动,学习使用测力计并测量提起物品所需要的力,即物体受到的重力,达到技术与工程领域学习基本测量工作的要求。最后一个活动是一个总结应用,选择合适的材料做弹性玩具,既要对物体的弹性性能有一个了解,同时也需要恰当利用物体的弹力。【学情分析】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已经认识了推力和拉力,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对力有一定的认识。常见的力这一单元将继续学习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如摩擦力、弹力、浮力等。前一

4、节课力与运动的学习,学生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对于力有一定的认识,知道一些常见的力,但是只是简单的知道,具体的性质无法完整的描述,通过学习弹力这节课,学生不仅对弹力有更清晰的认识,并能够区分弹力与弹性,而且能够使用简单工具测量力的大小,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物体具有弹性,当形状或体积改变时会产生弹力。2知道弹簧拉伸长度随拉力大小变化的规律。3知道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科学探究:1通过实验,能够探究弹力与物体形变之间的关系。2能够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科学态度:1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2能够根据物体的弹性做一个弹力玩具,更好的感受弹性与弹力

5、。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了解弹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1. 知道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变化,去掉外力时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设计和操作弹簧拉伸长度与拉力之间的关系的实验。【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学生材料:海绵、弹簧、钢尺、橡皮筋、拉力器、握力器、钩码、直尺、自制实验板、实验记录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师:(出示弹跳小人)今天老师带来一件小玩具,想不想玩一玩?2师:它发生了什么变化?当同学松开手,停止对小人用力时,它怎样了?(板书:形状改变 受到外力恢复原状)3师:谁能用自己的话将刚才小人

6、变化的过程描述一下呢?(小人受到外力时,形状发生了改变;去掉外力后,小人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了。)4师:这个玩具叫做“弹跳小人”,这是它的特殊本领。过渡语:那么,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具有这样本领的呢?我们接着探究。设计意图:利用有趣的弹跳小人玩具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认识弹性和弹力1.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这些材料:海绵、弹簧、钢尺、橡皮筋(课件展示)你们觉得这些物品是否具有像弹跳小人一样的本领呢?现在请你们来动手试试看。2.(课件出示要求)(1)用力改变这些物体的形状,观察物体的变化。(2)慢慢去掉所用的力,观察物体的变化。(3)将观察到的现象在小组内交流。3. 小组合作探究4. 汇报

7、交流实验现象:同学们做完实验,有什么发现呢?(用力的时候,形状会变,去掉力后,又会恢复原来样子)5. 小结: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弹性。所以这些物体都有弹性。6. 师:那么这些物体怎么会恢复原来形状的呢?(出示握力器和拉力器)老师想请几位同学上来试试握力器和拉力器。7. 师:先对它施加外力,然后慢慢地松开手,体会你手上的感觉。你感受到了什么?生:我往外拉拉力器,感觉有一股力在往回拉,方向相反。8. 师小结:像这样能使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作弹力。9. 弹性和弹力是同一个概念吗?他们有什么区别呢?(课件出示概念)设计

8、意图:通过让学生实际操作,以及认真观察,学生能够清晰认识到弹性和弹力的概念,并能够加以区分。三、实验探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1.师:刚刚同学们在玩弹簧时,会发现用力拉弹簧,弹簧就变长了(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实验板、钩码,画出弹簧没有挂钩码的刻度线,在弹簧上挂一个钩码,再画出弹簧伸长的刻度线),像这样,弹簧就被拉长了。2师:如果挂上两个钩码,弹簧怎么样呢?(演示挂两个钩码,并画出刻度线) 3师挂三个钩码,请学生上台画此时弹簧的长度。观察画出的刻度线并提问:每增加一个钩码,弹簧拉伸长度有什么变化?有什么规律吗?生猜测:每增加相同的力,弹簧伸长相同的长度4师:是这样吗?你们想不想自己来试试呢?

9、那要怎么做实验呢?你们能根据这些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想吗?小组讨论设计方案5汇报实验方案:同学们实验的设想很不错,老师把同学们的想法整理了一下,并有一些补充(投影演示如何做)(1)搭好实验板,挂上弹簧,量出弹簧的长度。(2)接着测量分别挂一个,两个,三个,四个钩码,五个钩码,弹簧伸长的长度,在纸上标出(3)最后再将数据在活动手册上的坐标图中描点连线,从而发现规律。6小组合作进行实验7汇报交流实验结论:每增加相同的力,弹簧伸长相同的长度8师:那你们现在能预测一下,如果挂6个钩码,弹簧伸长多少呢?如果无限制地将钩码挂下去,弹簧会怎样呢?这说明了什么? (实验学生汇报)如果无限制的将钩码挂下去

10、,弹簧会失去弹性,会拉坏。 教师小结:弹簧的弹性是有一定限度的。 9小结:通过对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的实验研究,我们得出的结论与发现是: (1)在弹性限度内,在弹簧上挂的钩码越多,弹簧拉伸越长,挂的钩码越少,弹簧拉伸越短。(也就是拉力越大,弹簧拉伸就越长;拉力越小,弹簧拉伸就越短)。 (2)每增加相同的力,弹簧伸长的长度相同(3)每个物体的弹性是有限度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自主设计探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的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思考以及科学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四、总结收获1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了哪些收获呢?五、拓展延伸1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利用了物体弹性,请同学们课后继续观察寻找,并试着利用物体弹性制作一个小玩具。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来分享。设计意图:将课堂上的知识迁移到课外,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动手创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板书设计】9弹力弹性弹力用力 改变对物体 形状或体积 去掉力 恢复 每增加相同的力,弹簧伸长相同的长度 【课后反思】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常见的力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