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1.浮力》(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上传人:副** 文档编号:144519906 上传时间:2020-09-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1.浮力》(第二课时)优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1.浮力》(第二课时)优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1.浮力》(第二课时)优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1.浮力》(第二课时)优秀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浮力(第二课时)【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实验、测量、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认识力的作用。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发生的原因提出假设。在教师引导下,能选择恰当的工具,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特征及现象。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 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科学态度: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

2、会创新乐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5.1有的力直接施加在物体上,有的力可以通过看不见的物质施加在物体上。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力、弹力、浮力等都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教材分析】浮力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常见的力的第四课时。通过本单元前3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力的特点产生基本的认识,并能够感知常见的力,了解推力、拉力、摩擦力、弹力等力对物体的作用,以及对物体体积形状的改变,为

3、学生学习浮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带领学生认识一种新的常见的力浮力。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对物体的沉浮现象比较熟悉,对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有模糊的了解,但对“浮力”的概念,影响沉浮的因素缺乏更深入理解。本课要帮助学生认识浮力,了解浮力对物体的作用,以及对物体沉浮状态的改变。本课教学内容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活动导入,将一些物品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它们的沉浮情况,思考物体能够漂浮在水面的原因,从而意识到物体之所以能漂浮,是因为浸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竖直向上托举的力,引出“浮力”的概念,进而引发学生猜想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第二部分,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以此验证导入活动引发的猜想是否

4、正确。教材中是利用弹簧测力计先测出石块在空气中受到的拉力,再测出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拉力,通过比较空气和水中受到拉力的大小,让学生充分下沉的物体和漂浮的物体一样,也受到浮力。第三部分,从两个方面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让学生分别观察体积相同、质量不同和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物体的沉浮状态,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物体不同沉浮状态,发现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会影响物体的沉浮状态。第四部分,通过想办法让一张纸在水中承载更多的硬币的活动,发散思维让学生尝试将前面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应用,在此基础上联系实际说一说万吨巨轮的启示。第五部分,通过阅读曹冲称象的资料,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其中的道理,加深学生对浮力的理解,锻

5、炼思维的灵活性。【学情分析】通过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用力以后和本单元常见的力前3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力的基本特征及作用,了解了常见的力,如:推力、拉力、摩擦力、弹力等力对物体的作用,以及对物体体积形状的改变,为本课认识浮力,学习浮力对物体的作用及对物体沉浮状态的改变做好铺垫。本课教学中要重点通过活动帮助学生突破原有概念,认识到不仅漂浮的物体会受到水竖直向上托举的力,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正确建立起“浮力”的概念,并知道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四年级学生经过一、二、三年级的实验教学,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而且对对比实验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在明确关键点(改变的条件、不变

6、的条件等),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着重培养仔细观察、分工合作、及时记录的实验习惯,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及时分析并解决问题。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是中年段向高年段过渡的重要时期,学生开始从被动学习主体向主动学习主体转变,思维从具象向抽象过渡,是学生学习能力快速发展的关键期。通过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用力以后和本单元常见的力前3课的学习,学生对力的性质及作用和常见力的作用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且,由于学生在一、二、三年级已经有了科学课的实验教学,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认识浮力,知道在生活中存在浮力。2通过实验,知道物体在水中受到水

7、的浮力。3知道物体的体积质量是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科学探究:1能对物体的沉浮提出假设和猜想,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和猜想。能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证明空气占据空间。2能用实验的方法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3培养实验能力、细致观察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良好的实验习惯。科学态度:1在科学探究中,能意识到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2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在实验过程中勇于创新的精神。3. 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认识到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2联系生活实际,认识浮力的应用。【教学重点】认识浮力,知道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教学难点】知道影响物体沉浮状

8、态的因素。【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学生材料:小漏斗、橡皮泥、塑料杯、纸巾、气球、注射器、针筒胶帽。【教学时间】第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导入1.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浮力,那什么是浮力呢? (生:浮力是指浮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一个竖直向上的力。)2. 提问:还有补充的吗?生:下沉的物体同样也受到浮力。3. 谈话:也就是说,物体不管沉还是浮都受到水的浮力。4. 谈话:今天,我们就继续探索浮力的奥秘吧。5. 出示课题:浮力设计意图:以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导入,让学生在巩固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浮力。2、 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1.(出示上节课物体沉浮的表格)谈话:它们明明

9、都受到水竖直向上的浮力,为什么有的物体沉下去,有的物体却能浮起来呢?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到物体的沉浮?(学生猜测:材料、轻重、体积.)2. 谈话: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可能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都非常棒!但由于时间有限,这节课我们就选择质量和体积这两个因素来研究,其他的我们可以课后继续研究。3. (出示表格)提问:我把这些物体按质量大小排序,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质量大小有关吗?能不能判断?生:不能判断。4. 提问:为什么?生:因为这些物体的体积也不同,我们不知道到底是物体的轻重影响沉浮,还是体积大小影响,或者是两个都会影响。5. 提问:那该怎么研究呢?生:可以把体积相同但质量不同物体放到水里观察,

10、它是沉还是浮。6. (ppt出示实验材料)谈话:这是3个体积相同的空心塑料球。老师在1号球内装满橡皮泥,2号球装一半的橡皮泥,3号球只装少许橡皮泥,这时候它们的(质量不同),1号球质量(最大),2号球质量(排中间),3号球质量(最小)。我们把它们放到水里,然后观察它们的沉浮状态。7. 提问:预测一下,体积相同的物体,质量不同会不会影响它的沉浮呢?如果会,有什么影响?8. 学生预测:体积相同的物体,质量会影响物体的沉浮,轻的会浮上来,重的会沉下去。9. ppt出示实验要求及记录单填写预测。10. 学生分组实验,并如实完成实验记录单。11. 谈话:如果要研究物体的体积会不会影响它的沉浮呢,怎么办?

11、生:把质量相同但体积不同物体放到水里,观察它是沉还是浮。12. (出示实验材料和实验要求)谈话:非常好。老师给每组准备3个体积不同,质量相同的塑料球。可能有同学会有疑问,这些塑料球质量真的相同吗,老师会不会蒙我?13. (出示天平):所以为了增加实验的可信度,老师还准备了事先调好平衡的托盘天平,如果把小球放到天平的两端,天平没有倾斜,保持平衡,说明?(小球质量相同)14. 提问:同样的,把它们放到水里观察沉浮状态。预测一下,质量相同的物体,体积不同会不会影响它的沉浮呢?如果会,有什么影响?15. 学生预测:质量相同的物体,体积会影响物体的沉浮,体积大的会浮上来,体积小的会沉下去。16. ppt

12、出示实验要求及记录单填写预测。17. 学生分组实验,并如实完成实验记录单。18. 材料整理并归位。19. 谈话:哪个小组自告奋勇来汇报一下你们实验一的实验结果?实验二呢?20. 学生投屏汇报21. 提问:其他小组有没有不同意见?22. 提问:通过上面的实验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的沉与浮?23. 师生总结: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会影响物体的沉浮状态。物体体积相同,质量越轻,越容易浮;物体质量相同,体积越大越容易浮。24. 板书:同体积,质量越小 越容易浮 同质量,体积越大 设计意图:借助相同体积、不同质量和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空心塑料球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不同,使学生能够直观认识到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是影响物体沉

13、浮状态的重要因素,而且,物体体积相同,质量越轻,越容易浮;物体质量相同,体积越大越容易浮。3、 浮力的综合应用1. 拿出1张A4纸,提问:如果给你1张A4纸,不加任何其他材料。猜一猜,它能承载多少枚硬币?2. 教师演示实验(纸很快就被浸湿)3. 提问:还是一张A4纸,如果要让它在水中承载更多的硬币,怎么办?(生:折纸船、折纸盒.)4. 谈话:你们的方法真的能让A4纸承载的硬币数量变多吗?我们来验证一下。提醒:A4纸不加其他任何材料,也不能裁剪。 放重物时要轻拿轻放,否则可能一下子就沉了。 记录方法和所承载的重物的数量。承载的重物数量=压沉纸的数量-15. 提问:你发现什么?(生:折成纸船/纸盒

14、后,它在水上能装硬币明显变多了)为什么,明明材料都是一张A4纸?(生:A4纸折成纸船以后,质量不变,但它的体积变大,更容易上浮,所以能承载更多的硬币)6. 出示铁块图片,提问:实心的金属铁放水中会怎样?(沉下去)7. 出示轮船的图片,提问:轮船呢?(浮在水面)为什么?生:轮船是空心的,相同质量的物体体积变大,更容易上浮。8. 小结:没错,同样重的物体,改变它的形状,将体积适当增大,排开更多的水,就能浮在水面上,承载更多的重量。设计意图:通过A4纸承载硬币的活动,加深学生对同质量物体体积越大,越容易上浮,承载的重量越大的认识,帮助学生这一知识迁移到日常生活中,从课堂联系实际4、 阅读与拓展1.

15、阅读教材P34曹冲称象的故事2. 谈话:说一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学生回答)3. 提问:为什么这时只要称出石头的重量,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它利用了什么科学道理?(生:利用物体沉浮的原理。)4. 谈话:大象的体重很难直接称出,但转换成称量石块就容易很多,曹冲利用物体的沉浮原理,大大降低了称量难度。5. 提问:从曹冲称象的故事里,你还学习到了什么?生:我们要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善于变通,开动脑筋,去解决问题。6. 课后任务:找一找,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利用了浮力?请同学们课后继续研究。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曹冲称象的故事,及对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的提取、概括,体会浮力的应用,同时使学生感受一种新的科学探究方法,即借助一定的方法,将难称量物体转换成易称量的物体,使学生明白同一问题,解决的是多种多样的,应开放思维,寻找最合适的方式。并拓展延伸到浮力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板书设计】11浮力同体积,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