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4516571 上传时间:2020-09-09 格式:DOC 页数:122 大小:91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有括号四则运算、有关0的运算、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运用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建议1、 整体把握,有效落实。2、重视计算教学,夯实基础。课时安排:6课时加、减法的定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2、在探索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况的能力,进一步建立代数的思想。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三、教学准备练习题。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青藏铁路2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出示主题图)3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1)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2)格力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3)西宁到格里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二)自主探究,加减定义1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吗?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请每个同学自己动手试一试。2学生独立解题3汇报交流,展示解题过程:介绍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3、(加数+加数=和)4刚才同学们还提出了两个问题,他们能解决吗?请大家试一试,看看谁的速度快。5学生列式计算。(2)1956-814=1142(3)1956-1142=8146、同学们计算的真快,没看到大家列竖式呀,你们是怎样计算的?7、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减法。(板书:减法定义)8、你知道减法算式中这些数又叫什么名字吗?介绍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减数-减数=差)(三)小组交流,明确关系1师:观察黑板上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2小组讨论并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4整理总结:(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减法

4、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1)数学书P3 练习一 1(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学习你能说说你的心得、收获以及不足吗?教学反思:乘、除法的定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2、在探索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况的能力,进一步感悟运算本质。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三、教学准备 练习题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师:同学们,看到图片,

5、有什么感觉?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多少枝花?(二)自主探究,乘、除法定义。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吗?自己动手试一试。2.学生独立解题3.汇报交流,展示解题过程:4.你还能提出什么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5.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板书:乘法定义)介绍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因数因数=积)6、在上节课我们学习加、减法时发现一个加法算式可以改写出两个减法算式。今天你能结合情景和这个乘法算式也改写出用其他运算方法计算的问题吗?小组讨论一下。7、汇报交流。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除法。(板

6、书:除法定义)8、你知道除法算式中这些数又叫什么名字吗?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三)小组交流,明确关系整理总结:(1)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数学书P7 练习二 12.综合练习:判断:(数学书 P8 9)已知,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 ( )(2) ( )(3) ( )(4) ( )(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学习你能说说你的心得、收获以及不足吗?教学反思: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教学目标体会“小括号”

7、和“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运算顺序,会计算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三步题目,并会列综合算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体会“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作用,会列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算式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准备 练习题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 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1)7230 (2)175254(3)4046 (4)48182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与计算顺序有关的知识。(板书:四则混合运算)(二)自主学习(1)1学校航模小组男生有12人,女生有4人,美术小

8、组是航模组的2倍。2、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3、美术小组有多少人?4学生独立完成5、小组交流6、汇报(三)自主学习(2)1合唱组:64人,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2独立完成。3、小组交流4、汇报交流。5、回顾头来看一下,这里的两个算式,一个只有小括号,一个又添加了中括号,那这个中括号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总结:中括号和小括号一样,也能改变题目中的运算顺序。6、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该按什么顺序运算?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四)巩固练习。练习题1-3题(五)总结收获教学反思:租船问题一、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

9、对“租船费用”问题的研究,掌握先假设再根据假设结果进行逐步调整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先假设,再根据假设逐渐调整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通过对现实数据的分析进行合理调整。三、教学准备 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提出问题(二)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看图,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2、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怎样租船最省钱? 3学生独立完成.4 合作交流:5 交流展示(4) 总结收获 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今天这节课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五)巩固练习、拓展提升1出示题目:P11 练习三 春游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观

10、察物体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三个小立方体拼成的几何形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二)过程与方法借助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活动,经历观察、想象及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模型的形状。教学难点:根据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视图,能用正方体进行拼搭。三、教学准备课件、立方体模型、摄像头、方格纸。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师:当下我们的中国正在飞速发展,自主品牌越来越有竞争力,

11、刚刚在广州汽车博览会上就新发布了一款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无论是外形、动力还是空间都获得好评一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出示图片)2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款车怎么样?为什么摄像师对相同的一款车要拍这么多张照片呢?预设:生:方便全面观察3师:看来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预设:生: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教师板书: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4师:如果给你一个组合的立体图形,你会观察吗?我们就从这三个方向进一步全面的观察物体,看看大家能够有什么收获?(板书题目:观察物体)【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的现象引入新课,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生活经验明确研究

12、主题。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二)探索新知1观察同一立体图形(1)师:请看屏幕这是由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有三位同学进行了观察:你能想象一下这三位同学分别是从哪几个方向进行观察的吗?预设:生:小刚从上面看的,小丽从正面看的,小明从左面看的。(2)师:到底对不对呢?你们的桌子上也有四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轻轻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实际观察一下。(3)出示活动建议: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立体图形。在方格纸上拼摆出你看到的图形。验证拼摆的图形与观察到的是否一样。(4)学生活动,师巡视。(5)汇报信息:(将学生作品贴黑板上)(6)集体反馈:问:谁的观察结果和他的一样? 看看,

13、我们刚才的判断对吗?(7)小结:我们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了这个立体图形,通过从不同方向进行的观察,对于这个观察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预设:生:通过观察这个立体图形,我们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设计意图】观察与想象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不可缺少的要素。通过全面、有序的观察活动,使学生对所观察的物体有了整体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的同时,培养了空间观念,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2观察不同立体图形(1)师: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这个由老师搭成的立体图形,搭建的方法有很多,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试试? (2)一生任意将四个小正方体拼摆成几何体(教师

14、黑板上贴出学生对应作品)预设:(3)师:请你先想象一下,然后在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4)学生动手操作(5)反馈交流,展示作品【设计意图】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主动的、开放的、积极的活动过程。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个性化的活动,并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辅助学生的观察和想象,明确结论科学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3确定方法。(1)师:我们已经观察了两个不同的几何体,结果和大家想象的相同吗?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应该如何想象呢?有什么方法吗?同桌讨论一下。(2)集体交流(3)方法提炼:先确定集合体的长、宽、高,从正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高这两个要素;从上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宽这两个要素;从左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宽和高这两个要素。【设计意图】从更理性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总结提炼方法,培养学生探索知识本质的习惯和意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三)巩固提高1基础练习: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小强从什么位置看到的?连一连(1)学生试连线(2)动手拼摆,验证想象2提高练习:练一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