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499030 上传时间:2020-09-09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课件(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八 讲 当代中国与世界,主讲内容,一、当今世界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二、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 性变化 三、中国的国际战略与对外方针政策 四、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时代的涵义: 时代是指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最高战略概括。 划分时代的标准: 以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时代的划分标准,如青铜时代、信息时代、航天时代等,以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作为划分时代的标准,如无产阶级时代等,如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以社会发展状态作为划分时代的标准,一、当今世界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2、20世纪的时代特征战争与革命,短促的20世纪仿佛一张三联画,或者说,像一个历

2、史的三明治。从1914年起到二次大战结束,是大灾难的年代(Age of Catastrophe)。紧接着,是一段经济成长异常繁荣、社会进行重大变迁的25至30年期;这短短数十年光阴对人类社会造成的改变,恐怕远胜任何长度相当的历史时期。如今回溯起来,它确可以视为某种黄金年代(GoldenAge);事实上,当这段时期于70年代初期结束之后,便立即被人这般看待。而本世纪的最后一部分,则是一个解体分散、彷徨不定、危机重重的年代。其实对世界的极大部分来说,如非洲、原苏联,以及欧洲原社会主义地区,根本就是又一灾难时期。 资料来源: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上),9页。,一战 持续时间:4年3个月 卷

3、入战争人口:15亿以上 军民伤亡:3000多万人 战争直接损失:1863亿美元,二战 持续时间:6年 卷入战争人口:20亿以上 军民伤亡:7000多万人 战争直接损失:13520亿美元,据统计,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的5164年间,全世界共发生14513次战争,期间只有329年处于和平时期,大约有36.4亿人死于战火,损失财富折合成的黄金,可铺成一条宽150千米、足可绕地球8周的黄金带。,历史的沉思,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邓小平从战略高度对世界基本矛盾和国际格局作出科学判断,党

4、对和平发展问题的认识过程 1987年中共十三大将“和平与发展”概括为“当代世界主题” 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和平与发展”概括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只有首先分析从一个时代转变到另一个时代的客观条件,才能理解我们面前发生的各种重大历史事件,只有在这个基础上,考虑时代的不同基本特征,才能制定出正确的策略。” 列宁,4、认清当今时代的主题的意义,有必要说明的是: 第一,时代问题是一个很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我们至今对此并没有很好地把握; 第二,当今世界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平与发展到底是不是时代的主题,有许多人提出了怀疑。,(二)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进入新世

5、纪,国际形势发生了自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最为复杂的变化。 2007年,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的重要判断。 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二)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国际局势呈现出新特点 第一,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规模空前扩大,多边贸易谈判取得进展,越多国家支持经济全球化,全球范围配置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发展,各经济体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程度日益加深。,第二, 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图谋与世界范围主张多极化的力量继续激烈碰撞。,第二节 国际战略格局,

6、“三圈”、“三环”战略格局论,以德法为中心的欧洲政治、军事、经济圈,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政治、军事、经济圈,以东盟、日本、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政治、军事、经济圈,美国,三环战 略格局,潜 在 对 手,美中俄之间新的战略互动与互制,美,中,俄,防 中 一 招,发展中美关系,把俄美关系放在重要位置,中 俄 互 制,一 致 对 付 中 国,美中欧之间新的战略互动与互制,美,中,欧,美欧利益互动,人民币升值 纺织品设限 知识产权保护等,军售问题,美反对并设置障碍,内部矛盾,外经 交济 攻利 心诱,开展工作,发动颜色革命,扩大欧盟范围。,美俄欧之间新的战略互动与互制,美,俄,欧,联合遏制俄发展,扩大战略空间,

7、增 强 与 欧 盟 合 作,05年05月举行俄欧首脑会议:签署涵盖经济、内部安全、外部安全、人文等四大合作空间的协议。,采取打、压、拉的政策,俄印牢固关系,美中俄印之间新的战略互动与互制,美,中,俄,印,拉拢印度,制约中俄,分 化中、俄、印的战略关系,巴,矛盾,美巴关系提升,中巴关系友好,印度采取左右逢源的平衡政策。既接受美国的援助,又加强与俄的关系,还与中国改善关系,05年06月在俄举行了中俄印外长首次非正式会议,对合作等互相关心的重大问题交换看法。,美中俄日之间新的战略互动与互制,美,中,俄,日,美日联盟,中俄战略伙伴,互制不断深化,美国不可能主导四国关系,四国关系是一种战略互动、互制的新

8、型多边关系。四国经济融合扩大深化,相互依存显著上升,但是政治、军事重大分歧也在深化扩大,美日联盟的加强与深化,必然破坏、制约中美、俄美关系的改善深化,中俄战略安全环境也受到损坏。,第三,科学技术酝酿新突破 科学技术的新突破不仅给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带来巨大推动,而且也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当前,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数学与系统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领域中形成了新的科学前沿。,第四,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斗争依

9、然深刻而复杂。,召开世界儒学大会,增强思想文化交流。,攸关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任何一国都无力单独解决这些问题,客观上要求各国加强合作、协调行动。,第五,人类共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恐怖主义问题,金融危机问题,气候问题,结论,总之,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安全等方面的新变化,必将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生活方式进一步发生深刻变革,进而引发全球经济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 随着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难以垄断国际事务,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上越来越离不开新兴大国的参与,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10、二、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一)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 1、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截至2011年7月,中国已同16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双边经贸合作机制,签署10个自由贸易区协定,同129个国家签署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同96个国家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同129个国家签署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同96个国家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已成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积极实践者。,2、世界的繁荣与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经过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新兴市场国家中的重要一员,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年均进口近7500亿美元商品,相当于为相

11、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1400多万个就业岗位。中国近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达到10%以上。,1.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二)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2.中国日益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国大力倡导并积极推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战争争端,坚持不断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分歧。,中国在解决朝核危机、伊朗核危机、中东问题、北非问题、叙利亚问题等一系列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全面、深入参与多边军控和裁军事务。,3.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采取一系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措施,不仅对中国

12、的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金融危机中中国积极参与救市,4.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积极参与反恐、防扩散领域国际合作,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中国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300多个国际公约,成为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中国是最早制定并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近年节能减排力度最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发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美国时代周刊 2009年9月28日的时代周刊(2009年9月19日提前出版)以鲜红的五角星作封面,“中国时刻”一词跃然纸上,封面报道繁荣之路纵论新中国建国6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13、和面临的挑战。 文章作者是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他曾于1979年首次来华,对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变化感受甚深。他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抱有信心,认为那些曾经怀疑中国、预言中国崩溃的观察家都低估了中国。中国在过去的60年里克服了无数困难,将来也会如此。,英国独立报8月2日刊登该报记者玛格丽塔帕加诺的一篇文章,题为奥巴马首肯新的全球超级大国,副题为随着中国开始挑战西方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请善待我们是美国总统的潜台词,日本产经新闻8月4日刊登日本和平安保研究所理事长西原正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的崛起正在催生“媚华世界”,从记者转型的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新作,当中国主宰世界的时候:中央帝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终

14、结一书,马丁雅克描述了一个中国主导下的世界秩序:人民币将取代美元成为全球储备货币;上海将取代纽约和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欧洲国家将像雅典和罗马那样,成为辉煌过去的历史遗留;普通话将会和英语一样广泛使用,或许比英语更流行;孔子的儒家学说将和柏拉图的思想一样为人熟知,如此等等。,中国目前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这是中国在世界上最基本的身份属性,这一属性是由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国家性质所决定的。中国具备了一个大国所应具备的基本禀赋和要素,任何时候都是世界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上升,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的贡献将更大

15、。,三、中国的国际战略与对外方针政策,(一)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的形成发展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国际战略构想,并阐发了实施这一战略构想的基本原则。,(二)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民主平等的世界 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互利共赢的世界 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进步多元的世界 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互信和平的世界 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

16、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可持续发展的世界,(三)当代中国的对外方针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秉持积极有为的国际责任观,奉行睦邻友好的地区合作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四、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一)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 1.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 第一,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多次向世界宣示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第二, 在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中国再次向世界郑重宣告,要坚定不移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 2003年11月3日,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作题为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的讲演。 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提出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要义就在于:中国的发展,不应当也不可能依赖外国,必须也只能把事情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即中国的发展不会给世界增添麻烦,不会对世界构成威胁。,2003年12月26日,胡锦涛在纪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