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村原文、翻译及赏析

上传人:痞** 文档编号:144497344 上传时间:2020-09-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山西村原文、翻译及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游山西村原文、翻译及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游山西村原文、翻译及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山西村原文、翻译及赏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游山西村原文、翻译及赏析译文 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当山和水不断出现在我眼前时,我正疑惑无路可行,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吹箫击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 从今后,如果允许大家在晚上闲逛,那么我将拄着拐杖,不定时地会在夜晚敲响农家朋友的柴门。注释选自陆游集。陆游(11251219),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主要作品:示儿钗头凤夜游宫鹊桥仙沁园春沈园等。1、腊酒浑:腊月里酿造的酒,称为腊酒;浑,浑浊。酒以清为贵。2、足鸡豚(t 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

2、肉。足:足够,丰盛。3、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4、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明亮。5、箫鼓:吹着箫打着鼓。6、追随:紧跟着。7、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作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8、古风存:保留着淳朴的古代风俗。9、若许:如果这样。10、闲乘月:乘着月明来闲游。11、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12、叩(k u)门:敲门。赏析作者:佚名 首联: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描写丰收年景,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品行。 颔联: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描绘山村风光,被后世用来形容已陷入绝境,忽又出现转机。 颈联: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

3、古风存。 既写出春社欢快,又表达民风的淳朴可爱。 尾联: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写出诗人乘月闲游,夜访村民。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腊月酿制的酒。豚,是猪。足鸡豚,意谓鸡猪足。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 足 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莫笑 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次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读了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

4、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当然这种境界前人也有描摹,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所以钱钟书说 陆游这一联才把它写得 题无剩义 (宋诗选注)。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何在?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人们读后,都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

5、,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此联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图;下一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 社 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这个节日来源很古,周礼里就有记载。苏轼蝶恋花 密州上元也说: 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 到宋代还很盛行。而陆游在这里更以 衣冠简朴古风存 ,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而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无时,随时。诗人已 游 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而今而后,能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跃然纸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