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同步练习 华东师大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4496898 上传时间:2020-09-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同步练习 华东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同步练习 华东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同步练习 华东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同步练习 华东师大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同步练习 华东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同步练习 华东师大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 同步训练课时训练: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通常概括为(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四项基本原则”C“一化三改造” D“一五计划”2、党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突出特点是( )A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 B时间相当长,任务十分艰巨C以工业化建设为中心 D体现了工农联盟的原则3、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开始于( ) A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B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C三大改造 D“一五”计划的实施4、1953年开始的三大改造,其中不包括( )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5、建国初期

2、,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6、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准备的以下图片资料,不适合采用的是( )A鞍山大型轧钢厂 B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C长春一汽生产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7、1956年1月2日下午,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地城市,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

3、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A工商业改造 B社会主义工业化C“一五计划” D土地改革8、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A.1949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6年9、继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实践之后,中国共产党也展开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活动。20世纪中期,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其标志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10、20世纪50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历史事件中,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

4、改造C通过赎买等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土地改革运动11、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他亲历的活动是( )A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B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讨论、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2、“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与法治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 )A.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出台 C.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出台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

5、面貌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已经在1956年基本完成了。生产关系这种根本的变化,为我国社会生产力开辟了迅速发展的道路。 材料二:我国1952年钢产量135万吨,发电量72.6亿度,煤炭6,649万吨,原油43.6万吨,棉布38.3亿公尺。1957年钢产量535万吨,发电量193亿度,煤炭13,000万吨,原油146万吨,棉布50.5亿公尺。1957年比1952年钢增长296%,发电量增长166%,煤炭增长96%,原油增长235%,棉布增长32%。以上材料均选自1959年4月14日人民日报回答:(1)联系所学知识,简要说出材料一中“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方面都取得了

6、巨大的成就”的具体内容。(要求写出四点具体史实)请列举出两个当时建立,并长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企业名称。(2)你认为依据材料二的内容能够证明材料一中的哪一历史结论?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1) 材料反映的是哪部文献的内容?制定于何时召开的什么会议?(2) 这部文献的性质是什么?在它产生之前,是哪部文件代替它起到了临时作用?(3)这部文献的颁布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思维拓展材料: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与重新振兴东北的老工业基地起步

7、很早,在清朝末年就有日本的企业在此设厂,利用这里的煤、铁、石油资源,主要发展军工。日本在此一直经营到抗战结束,所以这里的基础工业设施比较完善,经过解放后特别是“一五”“二五”时期的大规模经济建设,这里产出新中国第一桶石油,第一台机床,第一辆汽车等等;已基本形成了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等重工业为主体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工业基础;形成了以大连,沈阳,哈尔滨,长春为轴线的东北工业基地。辐射有齐齐哈尔,大庆,吉林,鞍山,本溪等等工业城市。 辽宁主要以钢铁和机械重工业为支柱;吉林则是以汽车和新兴的生物医药为主,而黑龙江重在石油和煤炭工业。 另外东北也是中国主要的军工业基地。 然而改革开放

8、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2003年9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提出了振兴东北的指导思想、原则、任务和政策措施。2003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指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是十六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各地区、各部门都要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长远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企业技术改造,走出一条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的新路子。 - 4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