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 必考题型早知道 专题03 酶和ATP(学生)新人教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455003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 必考题型早知道 专题03 酶和ATP(学生)新人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生物 必考题型早知道 专题03 酶和ATP(学生)新人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生物 必考题型早知道 专题03 酶和ATP(学生)新人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生物 必考题型早知道 专题03 酶和ATP(学生)新人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生物 必考题型早知道 专题03 酶和ATP(学生)新人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 必考题型早知道 专题03 酶和ATP(学生)新人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 必考题型早知道 专题03 酶和ATP(学生)新人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高考生物 必考题型早知道 专题03 酶和ATP(学生版)新人教版2013高考生物 必考题型早知道 专题03 酶和ATP(学生版)新人教版考纲要求: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2、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考点突破考点一酶的知识1、酶的本质及特性2、与酶有关的实验设计思路实验名称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衡量标准验证酶是蛋白质待测蛋白质液+双缩脲试剂已知蛋白质液+双缩脲试剂是否出现紫色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底物+相应酶液底物+等量蒸馏水底物是否被分解验证酶的 “专一性”底物+相应酶液另一底物+相同酶液;或同一底物+另一酶液底物是否被分解验证酶具有“高效性”底物+相应酶液底物+无机催化剂底物分解速度

2、探究酶作用的适宜温度温度梯度下的同一温度处理后的底物和酶混合(相互对照)底物分解速度或底物的剩余量探究酶的最适pHpH梯度下的同一pH处理后的底物和酶混合(相互对照)底物的分解速度或底物的剩余量3、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温度和pH低温时,酶分子活性受到抑制,但并未失活,若恢复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也升至最高;高温、过酸、过碱都会导致酶分子结构被破坏而使酶失活。温度或pH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图甲中OP段的限制因素是底物浓度,而 P点之后的主要限制因素是酶浓度。底物浓度和酶浓度不改变酶分子的活性。酶、激素、载体、抗体与蛋白质关系图示例1、生物体中的某种肽酶可水解肽链末端

3、的肽键,导致A蛋白质分解为多肽链 B多肽链分解为若干短肽C多肽链分解为氨基酸 D氨基酸分解为氨基和碳链化合物练习1、考点二ATP1、ATP形成途径2、ATP结构ATP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3、不同化合物中A的含义例2、下列有关细胞的能量“通货”ATP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B人体在紧张或愤怒状态下,细胞内产生ATP的速率大大超过产生ADP的速率C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或化学能D人体在剧烈运动中,通过机体神经和体液调节,细胞产生ATP的速率迅速增加练习2、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ATP的

4、叙述正确的是( )A三磷酸腺苷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其结构简式为ATPBATP水解失去2个磷酸基团后,剩余部分是RNA的组成单位之一C植物细胞产生的ATP,均可用于一切生命活动D蓝藻内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以及叶绿体专项练习1、有人做实验以研究化合物P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反应温度升高A点上移B实验中应保持pH不变C曲线1代表对照组的实验结果D化合物P对淀粉酶有抑制作用2、下列操作中,不可能导致淀粉酶活性发生变化的是A.淀粉酶溶液中加入强酸 B.淀粉酶溶液中加入蛋白酶C.淀粉酶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 D.淀粉酶经高温烘干制成粉剂3、将牛奶和姜汁混合,

5、待牛奶凝固便成为一种富有广东特色的甜品姜撞奶。为了掌握牛奶凝固所需的条件,某同学将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观察混合物15 min,看其是否会凝固,结果如下表:温度()20406080100结果15 min后仍未有凝固迹象14 min内完全凝固1 min内完全凝固1 min内完全凝固15 min后仍未有凝固迹象注:用曾煮沸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根据以上姜汁使牛奶凝固的结果,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可证明新鲜姜汁含有一种酶,该酶能将可溶状态的牛奶蛋白质转化成不溶状态B20和100时酶的活性低,是因为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C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

6、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D60和80不一定是酶最适温度,缩小温度范围,增加温度梯度才可得到最适温度4、如图表示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对抗体的消化作用,根据图示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蛋白酶能使抗体失活,说明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只能在特定部位打开肽键C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均是蛋白质D胃蛋白酶使抗体分解断裂的肽键数目多与木瓜蛋白酶5、一透析袋(其膜为半透膜)中装有物质M和分解它的酶,此袋放在盛有蒸馏水的容器中。第二天检查时,在蒸馏水中发现有物质X,根据这一观察,下列哪项是正确的酶分解了物质X M被分解 X是物质M的组成成分 X能透过透析袋AB

7、CD6、下列活动不会增加ADP的是( )质壁分离后的植物细胞复原葡萄糖在小肠中被吸收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丙酮酸在线粒体内氧化分解A、 B、 C、 D、7、下图中,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正确的图解是 8、酶在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中的核心问题是固定化技术,而酶固定化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在于酶具有A热稳定性 B催化高效性 C催化特异性 D可反复使用性9、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可以被水解,产物是氨基酸B若反应温度不断升高,则酶的最大反应速率不断提高C冬季动物体内酶的活性随环境温度的下降而降低D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影响着酶促反应速率10、下列

8、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酶是由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并且能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B活细胞都可产生酶,酶可在细胞外起作用C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D所有的酶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都可产生紫色反应11、为了探究口腔的分泌液中是否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图所示。在37 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1、2中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3、4中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实验 B实验C实验、实验都能 D实验、实验都不能12、下列关于ATP和ADP相互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和ADP相互转化是一种可逆反应B细胞可以利用热能将ADP转化为ATPCATP转化成ADP时,所有的的高能磷酸键都断裂D动植物

9、、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内都是以ATP作为能量通货的,说明了生物界具有统一性13、 (四)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和酶的问题。(10分)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图15所示。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_。A40一50 B50一60 C60一70 D70-80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A该酶只能在最佳温度范围内测出活性B曲线35数据点是在80时测得的C曲线表明80是该酶活性最高的温度D曲线表明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之后急剧下降14、食品种类多,酸碱度范围广。生物兴趣小组拟探究在食品生产应用范围较广的蛋白酶,查阅相

10、关文献,得知:(1)pH对不同蛋白酶的活力影响有差异。据图12可知,_更适宜作为食品添加剂,理由是_。蛋白酶的活力可用_的量来表示。1. 该蛋白酶的提取工艺流程如下:兴趣小组分别对酶保护剂浓度、提取液pH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果显示,酶保护剂浓度在0.020.06mol/L范围内,酶活力较高;提取液pH在6.08.0范围内,酶活力较高。他们认为,要进一步提高粗酶制剂的酶活力,以达到最佳提取效果,还需对酶保护剂浓度和提取液pH进行优化,并确定以此为探究课题。请拟定该课题名称,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15、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

11、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_(生理过程),该过程的场所是_。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小时有40 kg 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 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_。(2)由图可知,细胞间隙中的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_。(3)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的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两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分析,科学家当初推测ATP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证据之一是科学家寻找到靶细胞膜上有_。(4)ATP的含量可作为细胞活性的指标,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X物

12、质对动物细胞活性的影响,以细胞内ATP浓度为观测指标,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思路,绘制用于呈现实验数据的坐标系,并预测实验结果。材料和用具:肝细胞悬浮液、细胞培养液、培养瓶等。(要求:答题时ATP含量的检测不做具体要求)实验思路:_。绘制一个用于呈现实验数据的坐标系,并注明坐标轴的名称。预测实验结果:_。16、回答下列.题. 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的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1)查询资料得知,18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1。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_。(2)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

13、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间。他们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探究试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_,可用_试剂鉴定。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分别控制在_。为了控制实验温度,装有酶和底物的试管应置于_中以保持恒温。单位时间内_可以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高低。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_。理由是:_。(3)研究还发现大菱鲆消化道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少、活性低,所以人工养殖投放的饲料成分中要注意降低 的比例,以减少对海洋的污染。真题演练1、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B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环境的改变无关C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D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2、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B酶通过为反应物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