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__以长江流域为例教学案鲁教版必修3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4434582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__以长江流域为例教学案鲁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__以长江流域为例教学案鲁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__以长江流域为例教学案鲁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__以长江流域为例教学案鲁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__以长江流域为例教学案鲁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__以长江流域为例教学案鲁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__以长江流域为例教学案鲁教版必修3(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一节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第一节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1(2021 年学科教研组精选汇编)自然环境 (1)地貌:包括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 (2)气候:大多数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差异大,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3)水文:长江水量居我国首位,中下游河网稠密,湖泊密布。 (4)长江干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流域面积达 180 多万平方千米。 2自然资源 (1)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矿产资源。 (2)长江流经我国三大阶梯,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3)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易错提醒 水文特征不同

2、于水系特征 水系特征主要侧重对河流外貌特征的描述,如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状况、 弯曲状况等;水文特征主要是对河湖内部特征的描述,如径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汛期、 水能等。 二、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1(2021 年学科教研组精选汇编)经济 发展快,形成三大经济区,上游:以重庆为中心,中游:以武汉为中心,下游:以上海 为中心。 2城市 城市化水平高,宜宾以下河流两岸城镇都很密集。 3航运 (1)干支流通过京杭运河与其他水系相连通,通航里程长。 (2)上游:重庆是最大港口,中游:武汉是最大港口,下游:南京是重要河港,上海是 我国最大的港口。 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1(2021 年学科

3、教研组精选汇编)上游地区 (1)优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发展重点:水能资源的开发。 (3)三峡工程: 2 位置: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西陵峡三斗坪。 综合效益: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等。 (4)存在问题: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破坏。 (5)整治重点及措施: 重点:生态环境建设。 措施: a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 b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的保护政策,对现有森林实行保护性的经营与开发。 2中游地区 (1)优势: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矿产资源丰富。 (2)开发重点:商品农业基地、制造业基地。 (3)存在问题及原因: 问题:洪水灾害。 原因: a自然原因:中

4、游地区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降水多集中在春 夏两季,使平原湖区积水而无法外排入长江。 b人为原因:破坏植被,水土流失加剧,大量的泥沙入江,泥沙淤积,湖泊萎缩,调 蓄洪峰功能减弱。 (4)整治重点及措施: 重点:防治长江水患,整治江河湖泊。 措施: a严禁沿湖围垦,退耕还湖,疏浚湖泊,增加湖泊对洪水的调蓄容量。 b搞好分洪工程。 c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中游地区的防护林,综合开发和治理山区,并修建水利 工程。 3下游地区 (1)优势: 以平原为主,河湖密布,气候温暖湿润,人口密集,利于农业发展。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利于国内外建立广泛的经济联系,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 业基地

5、。 (2)突出问题:水体和大气的质量普遍下降。 (3)整治重点及措施: 3 重点:综合治理环境污染。 措施: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环境保护,通 过各种途径对环境污染加以控制。 温馨提示 长江中、下游的开发与整治比较 长江流域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对于本区的 开发和整治,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问题和优势条件,应采取不同的开发和整治措施。如 下表所示: 优势开发问题对策 中游 平原广大、土地肥沃、 矿产丰富 农业、 制造业 洪灾 防治水患,整治江河湖 泊 下游 气候湿润、人口密集、 科技发达、工业基础好 农业、 新兴工业 水体污

6、 染、大 气污染 综合治理环境污染 教材 P78 活动 1(2021 年学科教研组精选汇编)长江干流横贯我国东西,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流经青藏 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形区。 2长江流域资源丰富,除水资源、旅游资源在全流域都非常丰富之外,上、中、下游 均具有其他各自的优势资源。 上游地区:河流穿过高山峡谷,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流经的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 西南地区铁、钛、铜、石棉、芒硝、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 中游地区: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利于农业发展;河网、湖泊密布,水产养殖具有优 势;汞、锑、铅锌、钨等有色金属矿产丰富。 下游地区 : 气候、 地形、 土壤、

7、水源、 劳动力等条件优越, 是我国重要的 “鱼米之乡” “丝 绸之乡” ;铜、铁、萤石等矿产资源丰富;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我 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教材 P79 活动 (1)从自然方面看,长江流域工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 大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热量和水分充足; 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水能丰富,发展工业的动力充足。 4 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表现在:中上游地区地表崎岖,工农业发展受地形条件限制;季风 气候区洪涝灾害频繁。 (2)从社会经济方面看,长江流域工农

8、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长江航运价值高,沿岸港口众多,水路交通运输便利;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农业开发历史悠久; 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社会协作条件好。 教材 P81 活动 1(2021 年学科教研组精选汇编)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即为三峡工程的生态 环境效应。就生态和环境问题而言,水利工程在本质上就是改造环境、趋利避害的工程,三 峡工程本质上也是一项保护环境的工程, 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长江中下游的防洪能力, 保护 并改善人们的生产环境, 产生正面的生态环境效应。 但是任何一项大型工程(包括水利工程) 都难免会对其周围环境及相关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景观专家的长期

9、研究和论证, 建设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在总体上已经基本清楚, 总的来说有利有弊, 具体影响如 下: (1)正面影响: 有效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坏,改善中下游地区人们的生产环境; 有利于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 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 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 调节局地气候; 减轻环境污染及酸雨危害等。 (2)负面影响: 水库蓄水淹没土地、耕地和部分文物古迹; 移民开发及城市迁建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污染问题; 水库可能诱发地震,使水库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增加; 库区和库尾(远离大坝的水库末端)泥沙淤积加重; 三峡地区的自然景观受到一定影响; 对水生生物和珍稀物

10、种的生存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 水库蓄水可能引起蚊虫孳生,给人类健康带来影响等。 2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针对不同的影响要采取不同的对策: 具体问题影响程度采取措施 水库淹没耕地和文物古迹 对水生生物特别是珍稀水生生物的影响 不可逆转可加以补救或挽回部分损失 农村移民开发可能加剧水土流失和库区影响可以有效控制和减轻其不利 5 人地矛盾 泥沙问题 较大影响 教材 P87 活动 1(2021 年学科教研组精选汇编)上游开发重点为水能资源的开发;中游开发重点为商 品农业基地的发展、制造业基地的发展 ; 下游开发重点为农村经济的开发、综合性工业基地 的发展。 2略。 Error!知识点

11、一长江流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 情景导入先思考 “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风采 ;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 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啊,长江!啊,长江!” (1)歌词中反映出长江什么资源丰富? 提示: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2)长江流域还有哪些优势自然资源? 提示:森林、矿产、旅游资源等。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 要素特征 地形 地貌类型多样,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山地(横断山脉)、丘陵(东南丘 陵)、盆地(四川盆地)和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均有分布 气候 多数

12、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源头部分地区属非季风区),温和湿润,但年降 水量差异大,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水资源水量丰富,位居我国首位。中下游河网稠密、湖泊(洞庭湖、鄱阳湖)密布 流域 面积 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汉江、嘉陵江、湘江、乌江、赣江等)众多,呈南 北辐射状,流域面积居我国之首 二、长江流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及现状 6 有利条件发展现状 三峡水利枢纽的建设,具有发电、 航运、防洪等效益,是西电东送的重 要组成部分; 形成以重庆为中心的电力、钢铁等 工业中心; 上游 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 丰富; 矿产资源丰富; 四川盆地特别是成都平原附近土 壤肥沃 成都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13、农业 多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 气候温暖湿润;河湖密布,水源 充足;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肉类和 水产品生产基地 中 游 地 区工业 矿产资源及森林资源丰富;水 源充足 成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农业 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 气候适宜、 水热条件好;人口稠密、劳动力 丰富、农业基础好 鱼米之乡、丝绸之乡 下 游 地 区工业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科技发达,具有人才优势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方法技巧很重要 1(2021 年学科教研组精选汇编)河流水能丰富与否的分析思路 2河流内河航运价值的大小的分析思路 应用体验不可少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

14、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长江流域的地形、气候、水 文特征及矿产资源的蕴藏状况,决定了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据此回答 12 题。 1(2021 年学科教研组精选汇编)长江流域多数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7 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2长江流域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 水量大, 居我国首位流量稳定干流横贯东西, 支流呈南北辐射状矿产资 源丰富 A B C D 解析 : 1.B2.B长江流域主要位于亚热带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季节 变化大,因此河流水量较大,水位季节变化显著。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众多且呈南北辐 射状分布。 读长江流域图,回答 34 题。 3

15、对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流域地处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全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B长江流域各省区均为矿产资源丰富的省份 C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流经三大阶梯,阶梯内部水能资源丰富 D长江流域水热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 4在长江流域自然环境条件中,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是( ) 地形起伏大, 水能资源丰富四川盆地受山地阻挡, 冬季气温高东南丘陵红壤 黏重,酸性强长江中游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上游地区多滑坡、泥石流 A B C D 解析 : 3.D4.C第 3 题,长江流域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为亚热带季 风气候,但是上游青藏高原地区属于高原高山气候,A 项错误。长江中游各省份

16、矿产资源丰 富,不是所有省份均有丰富的矿产资源,B 项错误。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C 项错误。第 4 题,东南丘陵的红壤性质黏重,酸性较强,肥力较低 ; 上游地区多滑坡、泥石 流等地质灾害,生态破坏严重。这两个特征都不利于经济发展。 Error!知识点二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情景导入先思考 “流域、梯级、滚动、综合”是我国流域开发的一种重要模式。 “流域”就是由单个业 主负责整个河流或河段的开发; “梯级”就是由业主按规划的梯级方案以及规划确定的开 8 发时序组织实施; “滚动”就是利用母体电站或先期电站开发获得的收益用于后续电站的 开发; “综合”就是要充分发挥流域开发的发电、防洪、灌溉、供水、航运等多重效益。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流域开发也提出了流域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等新的要求。 (1)对流域的综合开发,可以发挥哪些方面的效益? 提示:发电、防洪、灌溉、供水、航运等多重效益。 (2)如何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 提示:流域的综合开发就是把流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充分发挥流域的综合效益, 同时兼顾流域的环境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