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4423489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观沧海,碣石,ji,澹澹,dn,竦 峙,sngzh,萧 瑟,s,哉,zi,莺,yng,涯,y,堤,d,蹄,t,啄,zhu,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汉乐府诗,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建安十二年东征乌桓取胜,次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即魏武帝。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背景资料,诗人当时正处在事业的最高峰,削平了北方群雄,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就可以一统

2、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碣石山,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的宏伟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译诗:策马东来,登上碣石上。我要饱览这大海的壮观!海面浩淼,水波荡漾。突兀耸立的山岛呀,最先跃入眼帘。山岛上百草丰美,树木浓繁。虽然已到了秋天,它们仍生意盎然。看大海在萧瑟秋风中,汹涌起伏着不尽的洪波巨澜!太阳和月亮,昼夜不停运转,都是大海吐纳的小小弹丸;天上的银河啊,星光璀璨,它们也都出生于大海广阔的胸间。啊!今日我观赏大海,真是幸运到了极点。且让我引亢

3、高歌,倾吐宏伟的心愿。,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写想象的?,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第一层(12句): 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十句写观海所见。,第二层(38句): 描写海水和山岛。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这一层全是写实景。是作衬托用。,第三层(910句): 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这四句是

4、全诗的高潮,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何等气魄!,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全诗写了三层意思。,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写想象的?,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观 沧 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

5、咏志。,言事点题,登山望海的勃勃英姿,地点、俯视,有 动 有 静 实 写 海 景,第一眼观海全景,大处落笔,气势苍茫浑然,辽阔威严,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转入动态,波澜壮阔,显示大海惊人力量,宏伟气象,动:水波荡漾,静:山岛,诗的高潮,奇特的想象、夸张,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借以抒发内心豪迈的情怀与胸襟,乐府诗合乐时的附文,写作特点,诗意理解: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1.诵读背默。 2.说诗句的

6、大意,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赏析名句。,学习目标,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还有“诗仙”之称.著有李太白全集,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背景简介,标题解说,查资料,说说你从此诗的标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

7、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标题解说,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的意境。,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子规:即杜鹃鸟。 五溪: 唐人所说的五溪指

8、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当时属于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夜郎: 汉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注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翻译)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

9、郎以西!,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我)在这遥远的地方写下这首诗寄给他。,1.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呢? 拟人化的手法写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李白内心悲愁,无可排遣,无人理解。似乎只有月亮才是真正的知音。“我寄愁心与明月”,诗人只好把满腔悲愁托付给普照寰宇的明月,带给远隔数千里的天涯沦落人。,合作学习,合作学习,2.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3.诗中哪一个字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4.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

10、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闻道龙标过五溪。,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以悲景衬托离情,表现出作者对好友旅途艰辛、贬所荒远的深切同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成为了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拟人),她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了辽远的夜郎之西。有道是“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是对

11、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怀所有这些,真切地传达出作者得知友人遭贬后的心灵震撼以及由此而引发出来的强烈的主观感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简要赏析。,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赏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中闻字。 闻是听闻的意思,可见诗人对友人非常关心,时刻关注友人的行动,体现了友谊的深厚。,导语:,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

12、主题。 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律诗的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绝句规定为四句 。,格律诗常识:,言事点题,青山指北固山,客路指驿道,诗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镇江后,还要乘车到别处,暗含羁旅奔波之劳。,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律诗,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

13、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既写景又点明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天亮之时。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暗含思乡盼归之情,名句:描绘中富有理趣,运用典故直抒思乡之情,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是诗的颔联,是船上所见景色。“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

14、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比较赏析:,低沉、缠绵,并不低沉,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

15、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导语: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天净沙,马致远,曲牌名,题目,秋思,曲,小令,马致远:号东篱,元代大都人,是当时著名的元曲作家,更被时人美誉为“曲状元”。因为这首小令,他还被称为“秋思之祖”。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16、, 断肠人/在/天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 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 漂泊在天涯。,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是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太阳也回家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首句写旅人眼中所见,突出它们的“枯”“老”和“昏”,烘托出一个完整的萧瑟荒凉的意境。,笔锋一转,推出一幅幽远恬静的画面,起到强烈的反衬作用。,反映出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