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池至峨溶段公路改建工程(上盖段) 路线设计说明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44420452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池至峨溶段公路改建工程(上盖段) 路线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龙池至峨溶段公路改建工程(上盖段) 路线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龙池至峨溶段公路改建工程(上盖段) 路线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龙池至峨溶段公路改建工程(上盖段) 路线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龙池至峨溶段公路改建工程(上盖段) 路线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池至峨溶段公路改建工程(上盖段) 路线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池至峨溶段公路改建工程(上盖段) 路线设计说明(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秀山县省道S526龙池至峨溶段公路改建工程(上盖段) S2-01第二篇 路 线 设 计 说 明 第 1 页 共 6 页 秀山县省道S526龙池至峨溶段公路改建工程(上盖段) S2-011 路线平、纵面设计(一)路线概况本工程秀山县省道S526龙池至峨溶段公路改建工程(上盖段)K0+000K7+830,路线全长7.830Km。秀山县省道S526龙池至峨溶段公路改建工程(上盖段)起于干川乡干川坳处,起点顺接既有S526道路,并向东西方向延伸,途经桐木山、龙洞湾等地,终点位于川河盖路口,路线基本为东西走向,路线全长7830m。其间还与多条村道相交,交通较为便利。本项目采用四级公路(I类)标准建设,设

2、计速度为15km/h,路基宽度7.5m。(二)设计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17)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3、(GB 5768-2009)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17)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2111-2019)(三)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项 目单位规范规定技术指标采用道路名称1公 路 等 级四级公路(I类)四级公路(I类)2设 计 速 度Km/h15153路 基 宽 度m6.57.54平均每公里交点个数个14.1765平曲线最小半径m1515/26直线最大长度m134.2747平曲线占路线总长%54.6688竖曲线占路线总长%49.7529最大纵坡%1212/410最小坡长m454511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75250/212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75250/

4、113会车视距m303014设计荷载公路II级公路II级15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1/25(四)平面设计本工程秀山县省道S526龙池至峨溶段公路改建工程(上盖段)K0+000K7+830,路线全长7.830Km。秀山县省道S526龙池至峨溶段公路改建工程(上盖段)起于干川乡干川坳处,起点顺接既有S526道路,并向东西方向延伸,途经桐木山、龙洞湾等地,终点位于川河盖路口,路线基本为东西走向,路线全长7830m。其间还与多条村道相交,交通较为便利。本项目采用四级公路(I类)标准建设,路基宽度7.5m,设计速度为15km/h,平曲线最小半径为15 米,路线线形连续、均衡、超高、加宽均满足现行规范要

5、求。路线设计线型比较舒顺,通视良好,施工方便。本次设计采用最大超高值为4%。本次设计K0+000K0+240段平面线形一般由直线、圆曲线、回旋曲线三要素组成;K0+240K7+830段平面线形一般由直线、圆曲线两要素组成。本项目K0+840K0+885段和K5+450K5+530段分别为山脊段和地质危岩带段,因该两处段落均无加宽条件,故将该两处段落作为特殊受限路段处理,不对其进行加宽,仅按照老路路面宽度进行路面加铺改造。据规范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2111-2019),本项目最大超高值为4%。具体指标见超高方式图。本项目圆曲线上的路面加宽正常设置在圆曲线的内侧。采用I类加宽。本

6、项目的路线方案是根据建设单位意见、我公司初测外业验收意见,经进一步的实地踏勘,同沿线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协商后确定。(五)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结合规划、地物、水文、地质、桥涵、管线、设计洪水位、土石方平衡、路基稳定以及重要设施高程控制等因素,合理采用坡率、坡长,力求指标均衡,凸凹曲线设置合理,视觉顺适。竖曲线占路线总长度的49.752%;最大纵坡12.0%,共4处,最小纵坡0.3%,共1处,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250m,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250m。其中竖曲线半径的选用,以满足驾驶人员视觉要求和路容美观为宜,尽量选择满足视觉需要的值。当同向竖曲线间,特别是凹形竖曲线之间,如直线坡段不长,合并成单曲线或

7、复曲线。2 安全设施说明(一)依据的标准和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2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4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 D82-2009;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17;7路面标线涂料JT/T 280-2004;8路面标线用玻璃珠GB/T 24722-2009;9道路交通反光膜GB/T 18833-2012;10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JTG/B05-01-2013;(二)设计原则本项目安全设施设计遵循

8、以下原则:1规范性原则本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以国标GB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以及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等作为基本依据,适当借鉴近几年行业内形成的各种规范的送审稿或报批稿如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的规定。2安全性原则交通安全设施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要保障道路使用者的安全,安全设施设计的成败,以能否保证安全性作为第一检验标准。3经济实用性原则本路安全设施的设计,坚持经济性原则,在满足规范性和安全性原则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各相关因素,力求降低造价。4舒适原则本项目设置的波形梁护栏端头尽量根据地形条件适当外展后埋设于土中,既保障行车安全,又给人舒适的感

9、觉。(三)设计理念本路的安全设施设计,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设计理念。1以人为本在本设计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使用者行驶舒适作为设计指导思想。落实到安全设施设计上,舒适性体现在各种引导设施科学完善、清晰明了。在能满足使用者随时掌握自身所处方位、及时了解前方路况的最低标准前提下,还通过合理的设置标志、标线等,使道路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能体会到美的感受。设计过程中引入“宽恕”的设计理念,即对于犯错误的车辆驾驶员,我们尽量从工程的角度尽量纠正错误,减小事故严重程度,例如在路侧危险路段设置护栏,在急弯路段采用振荡标线,提醒驾驶者减速。2确保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的决定因素有很多,而在道路的主

10、体已经建设好的前提下,为改善行车安全条件,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方式就是加强安全设施的设置。将主动诱导和被动防护相结合,同时设置合理的隔离设施以减少横向干扰,达到确保安全行车的目的。(四)设计内容设计内容有:标志:禁令标志、警告标志;标线:道路中心线、行车道边缘线、振荡标线;防撞护栏:波形梁护栏;百米桩、里程碑、公路界碑。1标志设计(1)布设原则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颜色和文字向交通参与者提供特定信息、用于管理交通的设施。交通标志设计,应主要以完全不熟悉本路段的司机为对象,其主要作用是在为驾驶员提供适时、准确的诱导的同时通过禁令、警告、指示等标志保证必要的行车安全。本路段交通标志的布设上应遵循以下总

11、体原则:a.综合考虑周边路网情况,合理布设地点距离标志和交叉口系列标志。b.全段各类型标志统一布局,并前后协调,形成整体系统,防止出现信息不足或过载的现象。c.及时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准确信息,并且充分考虑交通参与者的行动特性,即充分考虑在动态条件下发现、判读标志及采取行动的时间和前置距离,依据人体接受,加工处理信息的基本规律确定各个交通标志的设置位置。d.本项目部分路段道路两侧房屋较集中,行人干扰较大,因此将在这些路段设置限速、村庄等相关的警告、禁令标志。e.为保障主线行车安全,在支线上适当位置设置减速让行标志。f.标志的布设与交通标线、其它沿线设施、环境等协调配合使用。 2版面设计版面设计应以

12、司机在设计速度行驶时能及时辨认标志内容为基本原则,同时版面布置应美观、醒目,并且标志应具有夜间反光的性能。本路段交通标志根据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5768.2-2009)要求进行设计,标志颜色:一般圆形禁令标志的颜色为白底、红圈、红杠、黑图案或黑字(图案压杠)、白衬边;警告标志颜色为黄底、黑边、黑图案、黄衬边;其它标志的颜色应严格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5768.2-2009)施工。(3)结构及反光材料标志结构设计基本风速采用25m/s。单柱式标志板选用3003铝合金板。为加强标志板的强度和便于同立柱连接,铝合金标志板后附有滑动槽铝,滑动槽铝用

13、铆钉铆固在标志板上,玻璃钢标志板与扁钢采用铆钉连接,铆钉头打磨平滑。标志立柱采用热轧钢管。标志结构中所有钢构件均应进行热浸镀锌处理,螺栓、螺母等连接件的镀锌量为350g/m2,其余均为600g/m2。路基路段的标志基础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强度等级为C30。根据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规定,为保证夜间标志板的反光效果,本路所有标志板的反光膜均推荐采用II类反光膜。所有标志板应符合公路交通标志板(JT/T279-2004)的规定。(4)标志安装柱式标志的标志内边缘距路肩边缘25cm, 标志牌下缘距路面高度为2.50m。路侧标志安装时应与道路中线成一定角度,指路和警告标志其安装角度为010,禁令标志的角度为045。当设计的标志安装位置与实际存在的构造物发生冲突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并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后做适当调整。标志柱长度均按填方边坡1:1.5设计,施工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立柱长度。(5)防腐处理标志的立柱、横梁、加劲肋、法兰盘、抱箍、抱箍底衬等钢构件,镀锌量为600g/m2(相应层厚度0.084mm)。螺栓及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公路与桥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