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九号线一、二期工程(高滩岩-花石沟)综合监控系统用户需求及技术规格书—ACS技术要求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44419219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轨道交通九号线一、二期工程(高滩岩-花石沟)综合监控系统用户需求及技术规格书—ACS技术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轨道交通九号线一、二期工程(高滩岩-花石沟)综合监控系统用户需求及技术规格书—ACS技术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轨道交通九号线一、二期工程(高滩岩-花石沟)综合监控系统用户需求及技术规格书—ACS技术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轨道交通九号线一、二期工程(高滩岩-花石沟)综合监控系统用户需求及技术规格书—ACS技术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轨道交通九号线一、二期工程(高滩岩-花石沟)综合监控系统用户需求及技术规格书—ACS技术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轨道交通九号线一、二期工程(高滩岩-花石沟)综合监控系统用户需求及技术规格书—ACS技术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轨道交通九号线一、二期工程(高滩岩-花石沟)综合监控系统用户需求及技术规格书—ACS技术要求(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轨道交通九号线一、二期工程(高滩岩花石沟)综合监控系统集成用户需求及技术规格书第五分册ACS技术要求二一九年二月目 录1总则11.1设计原则11.2门禁系统设备选用业绩及其它要求21.3门禁系统设置范围21.4采用标准及规范31.5工程概述42系统构成42.1线网级系统构成52.2中心级系统构成52.3车站级系统构成52.4就地级系统构成53系统功能53.1线网级授权功能53.2中心级功能63.3车站级功能93.4门禁控制器功能103.5门禁终端设备功能103.6考勤机、消费机功能113.7考勤机设备要求113.8消费POS机123.9考勤、消费机系统软件功能要求123.10系统运行模式134

2、设备硬件要求134.1门禁终端设备配置134.2门禁系统其他设备225系统软件技术要求235.1系统软件的构成235.2操作系统软件235.3软件设计管理246技术性能指标要求247设备安装要求258物品信息系统(待定)258.1需求258.2设计原则259工程量清单2631 总则本工程门禁系统按集中与分布式管理相结合,分级控制方式设计,即中心与车站两级管理,中心、车站和现场三级控制。 本工程门禁系统与综合监控系统车站互联界面整合。系统运行模式分为在线、离线、灾害三种模式,并且可根据不同情况自动转换。门禁系统应以使用方便、功能全面、安全可靠及高可用性、可扩展性为原则。门禁系统通过车站和中心交换

3、机RJ45口网络与ISCS平台和安防平台相连,具有实时传输本系统软硬件信息和接收相关指令的能力。 门禁系统在紧急情况时能通过设置在车站控制室的IBP盘上的门禁系统紧急按钮进行相应区域的断电解锁。 门禁系统在疏散通道上的门应设置紧急开门按钮,在紧急情况下,必须打开疏散通道上的门。车站、车场各设备及管理用房采用一体化锁;车场栏杆采用阴极锁(或其他满足设计需求的其他锁具)。车站设备区与公共区的通道门采用磁力锁;车站站厅公共区付费区与非付费区的员工通道采用阴极锁(或其他满足设计需求的其他锁具)。 门禁系统使用轨道交通员工票作为进入授权区域的门禁卡,统一管理持卡人的访问权限,可根据轨道交通运营需要灵活设

4、置门禁管理方案。 门禁系统产品要求无条件向招标人开放相关软件协议及相关的数据库。 系统的硬件、软件的设计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通用性和先进性,并具备故障诊断、在线修改的功能,离线编辑功能。系统软、硬件均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硬件扩展、增加终端设备就可以实现门禁点扩展的要求。 采用工业级控制系统,系统设计、设备配置均应具有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满足轨道交通特殊环境条件下正常使用,同时应考虑防尘、防潮,确保运行可靠。 门禁系统设备必须安全可靠,适应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要求。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门禁系统的所有设备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其抗电磁干扰满足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要求。设备

5、可抵抗无线电频率满足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要求。投标人应提供设备向外辐射电磁场强度和承受外界电磁干扰的电磁兼容指标以及测试方法和EMC测试的报告。投标人保证所提供的产品,应在技术上先进,在不需要改变其他相关设备的硬件或软件的情况下以同类型产品代替,即软件、硬件应对同类型产品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投标人须提供相关业绩证明资料文件和相关系统设备技术说明书等相关技术资料供招标人评标参考和确认。1.1 设计原则1) 门禁系统利用通信系统提供的传输骨干网组建自身网络,门禁系统在车站级与综合监控系统实现互联;在中央级独立设置门禁服务器及授权终端等设备,授权功能由ACS完成(由一期工程实施,9号线二期工程将车站级

6、数据信息导入到一期工程所建中央级系统)。2) 门禁系统运行模式分为在线、离线、灾害三种模式,并且可根据不同情况自动转换。应具有高可靠性及稳定性,技术先进,组网灵活,容易维护及扩展功能,并遵循模块化原则。3) 设有门禁装置的通道门、设备及管理用房的电子锁,应满足防冲撞和消防疏散的要求。电子锁应具备断电自动释放功能,设备及管理用房门电子锁还应具备手动机械解锁功能。4) 门禁系统实现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联动控制。在紧急情况时通过设置在车站控制室综合后备盘(IBP盘)上的门禁紧急开门控制按钮切断门禁电子锁的电源,并要求在IBP盘上设置联动的手动、自动切换开关。 5) 门禁系统在疏散通道上的门应设置紧急

7、开门按钮,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打开疏散通道上的门。6) 门禁系统使用地铁员工卡作为进入授权区域的门禁卡,统一管理持卡人的访问权限,可根据轨道交通运营需要灵活设置门禁管理方案。 7) 门禁系统(ACS)、POS 系统及门禁考勤系统等设备的选型需满足接入既有系统。8) 门禁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要求技术先进、性能安全可靠、易于维护、使用灵活方便、成熟的知名品牌的产品。应本着运营管理安全可靠,节省投资的原则进行设计,同时还应考虑系统具有足够的容量。9) 门禁系统采用工业级控制系统,系统设计、设备配置均应满足重庆轨道交通特殊环境条件下正常使用,同时应考虑防尘、防潮、防霉、防震等性能,确保运行可靠。 10)

8、系统的硬件、软件的设计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通用性和先进性,并具备故障诊断、在线修改的功能,离线编辑功能。系统软、硬件均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硬件扩展、增加终端设备就可以实现门禁点扩展的要求。 11) 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门禁系统的所有设备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其抗电磁干扰满足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要求。设备可抵抗无线电频率满足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要求。项目总承包人应提供设备向外辐射电磁场强度和承受外界电磁干扰的电磁兼容指标以及测试方法和EMC测试的报告。1.2 门禁系统设备选用业绩及其它要求门禁系统的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要求技术先进、性能安全可靠、易于维护、使用灵活方便。门禁

9、系统设备要求具有UL或ANSI或CE等国际国内标准的认证报告,要求具有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门禁系统5条及以上线路开通运行业绩。门禁主控制器、现场控制器、读卡器、接口模块等必须为同一品牌厂家的产品。五金附件应选用同一品牌厂家的产品。投标人投标时须提供相关证明文件材料。1.3 门禁系统设置范围对于地铁工程范围内一些要求高度安全性或涉及特殊利益的门,要求被门禁系统监视和控制。门的状态需要被监视,门的打开控制可由门禁控制器分时段打开或通过读卡器以及远程释放按钮来实现。(1)车站内的门禁监控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部位:公共区至设备区及车站管理用房区通道门;付费区与非付费区的通道门;两个及以上运营部门管理的设备室

10、(如:综合监控室、车站控制室等);AFC票务室票、车站储票库、零钞库:设不低于二级安全等级的门禁;重要设备室:包括综合电池室、信号电池室、环控电控室、照明配电室、站台门控制室、环控机房、通信设备室、通信电源室、信号设备室等;通道门包括设备管理区直通地面的紧急疏散通道门、设备管理区直通公共区的通道门等;设备管理区直通隧道区间的通道门应设三级安全等级的门禁。(2)车辆基地的门禁监控区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部位:进出各单体的通道门、消防控制室、重点设备室以及进出大库列车停放区域的隔断门。(3)主变电所、独立设置的牵引降压变电所的进出通道门;无人值班的变电所的通道门设一级安全等级的门禁。(4)门套门时只在

11、一个门上设置门禁;当一个房间有多个门时,只在一个常用门处设置门禁。(5)在车站控制室一端通道门外安装可视对讲室分机,并在车站控制室内IBP盘面上设可视对讲主机;在车站安防要求相对较高的票务室进入采用密码+读卡开门、出来采用读卡开门;在通往设备及管理用房区的通道门处设置双门磁力锁;在重要设备管理房间采用机电一体化锁。(6) 气灭保护房间的门禁门需设置不锈钢插销及防尘筒,以利于人员检修时的安全防护。由于门禁系统软硬件均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软件升级及硬件扩展、增加现场设备就可以实现门禁点扩展的要求。1.4 采用标准及规范系统设备所涉及的标准、规范和法规必须完全满足所有相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规

12、范和法规的规定,并按这些标准、规范和法规的最新版本执行,包括(不限于此):1)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 2) 重庆市地铁设计规范GBJ50-244-20163) 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规范GB50458-2008;4)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636-2010;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7) 建设事业集成电路(IC)卡应用技术CJ/T166; 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169; 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F232; 10) 以太网通讯标准IEEE802.3

13、; 11)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 12)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 13)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 14) 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1151-2016;15)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16) 国际电工学会标准(IEC); 17)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 18)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设备)的安全GB4943; 19)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 20)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 21)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926.1; 22) 用户设备设备耐过电压和过电流能

14、力要求和试验方法YD/T870-906; 23) 门、窗、墓墙窗用五金附件 GJBT-772; 24) 门、窗、墓墙窗用五金附件标准图集 04J631;25) 图示标准图集 05SJ811;26) 建筑无障碍设计标准图集 03J926;27) 电磁兼容性标准 IEC 61000; 28) 相关产品的设计、制造及施工安装规范;29) 其他相关的规范和标准1.5 工程概述重庆轨道交通9号线线路西起沙坪坝区,北至渝北区两路,线路大体呈先由西向东,再往北的走向,是轨道交通线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主要途径沙坪坝区、渝中区、江北区、渝北区。起点位于沙坪坝区高滩岩,先向北至沙坪坝,后向东经小龙坎、土湾、红岩

15、村至化龙桥片区,然后跨越嘉陵江进入江北区,经蚂蝗梁、观音桥、鲤鱼池、江北城、五里店、头塘、保税港后线路进入渝北区,途径石盘河、上湾路、服装城大道、宝圣湖、兴科大道、春华大道、兰桂大道、中央公园、从岩寺至线路终点花石沟。线路全长约40.090km,其中地下线36.817km,高架线2.770km,地面线0.503km。共设29座车站,其中地下站25座,高架站3座,地面站1座。全线平均站间距1.38km。重庆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高滩岩-兴科大道)线路全长约32.276km,其中地下线30.247km,高架线2.029km。共设24座车站,其中地下站22座,高架站2座。全线平均站间距1.34Km。最大站间距2.011km(青岗坪站宝圣湖站),最小站间距0.841km(李家坪站蚂蝗梁站)。 一期全线设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公路与桥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