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G319武营至石耶段改建工程 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说明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44418970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道G319武营至石耶段改建工程 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国道G319武营至石耶段改建工程 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国道G319武营至石耶段改建工程 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国道G319武营至石耶段改建工程 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国道G319武营至石耶段改建工程 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道G319武营至石耶段改建工程 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道G319武营至石耶段改建工程 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说明(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秀山县国道G319武营至石耶段改建工程 S8-1第八篇 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说明 6一、项目区域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现状(1)气候、气象线路区属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降雨充沛,气候湿润,各地区气候差异显著,立体性气候特征突出,同时,伏旱、低温、绵雨、冰雹、大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也较频繁。据秀山县气象资料,项目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内气候四季分明,气温正常,降水充沛,日照偏少。全年平均气温为16.5,极端最高气温39.6(1971年7月20日),极端最低气温-8.5(1977年1月27日)。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348.30毫米,历年年最大降雨量为1845.8毫米(1999年),最低年降

2、雨量为984.6毫米,日最大降雨量为209.5毫米(1996年7月14日),小时最大降雨量为72.0毫米,以夏季降水最多,春季为次,秋季再次,冬季最少。(2)水系、水文项目境内水系发育,溪沟纵横,呈树枝状、羽毛状分布全境,属长江流域沅江水系,沅江最大支流酉水河从北部流过。酉水支流由西至东有梅江河其支流平江河组成水系,均由南西向北东汇至酉水河。二、设计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起施行)(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修订版)(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国务院,2011年修订版)(4)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_50433-2008

3、)(5)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 B04-2010)(6)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7) 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16)(8) 城市绿化条例(2017年修订版)(9)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10) 水土保持组合治理-技术规范(GBT 15773-2008)三、绿化植物选择原则1、绿化植物选择原则(1)功能性原则选择满足公路绿化功能要求的植物,对部分工程区域绿化植物有特殊要求的需满足其相应功能。(2)适应性原则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注重乡土植物应用,突出地方特色。也可以适当引种驯化一些效果好、适应性强的园林绿化植物,以

4、丰富高速公路绿化效果。(3)经济性原则在进行绿化设计时,植物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其景观性、生态性及经济性。在保证景观效果、生态效益的情况下,选择经济性较高的植物。(4)多样性原则植物选择以乔、灌、草相结合,常绿为主,常绿与落叶相结合,速生树与慢生树相结合,营造多层次的植物群落。2、植物选择方案根据沿线的气候、土壤等特点,本项目分别选取香樟作为行道树景观绿化与路堑边坡绿化。四、设计方案1、弃土场防治在经过土石方充分调配及优化平衡后,本标段无弃土场。2、行道树行道树既有防尘、绿化、改善路面小气候、美化路容等功能。行道树种植在低填浅挖路段或者是原有老路路基剩余路段,当种植在边坡上时,应选择横坡不宜大于

5、1:1.5的土质边坡种植。本路段树种为香樟,在种植过程中根据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可以适当调整株距,选择适宜的栽植位置,以便树的健康成长。3、路堑边坡绿化根据“融理念、强绿化”的理念,除了已设置必要的防护设施路段外,其余路段的挖方边坡设计均考虑种植绿色植物美观路容,具体方案如下1)路堑边坡段在边坡平台砌筑挡块,回填土中种植香樟。2)植物株距为4m。3)植物材料应满足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82-2012)规定的相关要求。五、环保、水保工程1、生态环境保护(1)土地利用影响的减缓措施。 在高产良田段路基采用收缩边坡,用护肩、护脚、挡土墙等作路基防护,以减少路基占地。 临时用地尽量少占耕地

6、。 部分取、弃土(渣)场可以整治造田,补偿部分耕地。(2)施工期植被破坏减缓措施 尽量保护征地范围内的林木。 临时用地范围内的树木尽量不砍或少砍,不准砍伐水土保护林及河渠堤保护林。 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不准砍伐征地以外的林木,尽量减少对作业区周围草地、灌木丛的损坏。 为防止侵蚀而采用的坡面植草植树措施是边坡绿化工程的一部分。坡面植草植树是一次性营造人工植物群落的工程措施,以使坡面迅速覆盖上植物,所选择的草种应具有下列特点:发芽早,生长快,能尽量覆盖坡面;根部连土性强,能防止表土侵蚀和流动;多年生,且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3)排水工程项目全线采用有组织排水,设排水沟、边沟等。公路排水工程是保证路

7、基稳定,保证营运畅通安全的需要,也是防止水土流失的主要设施,既防止路基冲刷,更主要的是防止路面径流冲刷公路两侧的土地。公路设置完备的排水工程和充足涵洞,可确保路基稳定和地表径流畅通。2、水环境保护(1)施工中严格管理制度,对施工机械定期检修,以免油料泄漏到河中污染水体,建筑材料冲洗的生产废水不得直接排入水源,应设置沉淀池,沉淀后排放。(2)施工材料(如沥青、油料、化学品)应尽可能远离河流,妥善保管堆放,防止暴雨冲刷造成渗漏进入河流造成污染。(3)现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严禁直接排入水体,应建立临时化粪池、除油池进行集中处理,并测试其PH值达到中性后才能排放。灰土搅拌场、沥青库等生产废水应除油、沉

8、沙,并测试PH值达到中性后才能排放。(4)路线在经过水源保护地路段时,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计划,控制道路施工可能带来的污染物(水土流失、施工污染物排放、生活用水等)直接进入水源区域。设计上充分重视水源保护区域的设计工作,修建完善的排水设施,做到雨污分流,保证路面水不得进入水源区域,路基边坡自然降水不得进入路面排水沟。路基与水源区域设置一定的隔离带,防治施工过程中因交通事故对水源的污染。3、噪声防止措施(1)施工噪声是短期行为,主要是夜间干扰施工沿线居民的休息。强噪声的施工机械夜间(22:006:00)在居民集中的路段应停止施工作业。(2)严禁夜间进行打桩作业。(3)尽量采

9、用低噪声施工机械。(4)临近集镇、学校路段设置隔音屏。4、大气环境保护(1)灰土拌和站是施工期的主要固定污染源,在不加任何防止措施的条件下,其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下风向150m范围内(浓度为2.0mg/m3),因此,对拌和设备应进行较好的密封,并加装二级除尘装置,对从业人员必须加强劳动保护。站址应选在远离居民区或敏感单位300m以上。(2)水泥、石灰等散装物料运输和临时存放,应采取防风遮挡措施,以减少起尘量。(3)本标段施工至少配备1辆洒水车,对环境敏感点路段内的施工道路或临时道路应经常进行洒水处理,以减少扬尘污染。5、固体废物处理措施由于全线同时动工,工程量大,进场人员多,施工时间

10、长,施工队生活固体垃圾、生活废水量大,对环境污染大,从环保角度应该做到:要求各施工队必须自建粪池,并与所在地村、社取得协议及时清运支农;生活有机垃圾要及时进行焚烧或回填处理。六、绿化施工技术要点1、绿地平整、清理:绿地初平应由建设单位负责。平整要顺地形和周围环境,整成龟背形、斜坡形等,绿化地平整找坡控制在2.5-3坡度、坡向道路 。同时清除碎石及杂草杂物。在保证足够坡度的前提下特别强调平整、顺坡,防止地面凹凸不平而渍水,以至影响绿化景观。所有靠路边沿线50100cm宽内的绿地地面应低于路边3cm,绿地面积较大的,应按道路走向坡度和绿化地面所要求的排水方向依实确定绿地坡度,在保证足够坡度的前提下

11、特别强调平整、顺坡,防止地面凹凸不平而渍水,以至影响绿化景观。2、绿地种植土质要求:PH值为5.57.5间壤土,疏松;不含建筑和生活垃圾。种植土深要求:草地大于20cm;花灌木要求大于30cm;乔木则要求在种植土球周有大于50cm的合格土层,若受现场地物条件限制,可依实与质监单位商定。应相关文件及具体项目要求。种植层须与地下层连接,无水泥板、沥青、石层等隔断层,以保持土壤毛细管、液体、气体的上下贯通。草地要求土深15cm内的土无任何方向上大于1cm的杂物石块少于3;花树木要求土深内的土任何方向上大于3cm的杂物石块少于5。在耕翻中,若发现土质不符合要求,必须换合格土。换土后应压实,使密实度达8

12、0以上,以免因沉降产生坑洼。3、基肥:针对现有绿地土质实际,要求施工时对各种花草树木均应施足基肥,以弥补现有绿地土壤肥力不足,改良土壤,以使花草树木恢复生长后能尽快见效。按目前的园林施工要求,设计施工可用下列基肥:垃圾堆烧肥:利用垃圾焚浇厂生产的垃圾堆烧肥过筛,且充分沤熟后施用;堆沤蘑菇肥:为蘑菇生产厂生产蘑菇后的种植基质废料掺入3-5%的过磷酸钙堆沤、充分腐熟后的基肥。塘泥:为鱼塘沉积涂泥、经晒干后、结构良好的优质泥块,含丰富有机质和氮、磷、钾等肥料元素,捣成碎块(在任何方向直径35cm间)施用。其它厩肥或有机肥作基肥必须经该工程主管单位同意后施用,用量依实而定。堆沤蘑菇肥按充分沤熟肥、半干

13、状计量。基肥用量结合各工程量表中的苗木规格确定,要求与土拌匀施用。使用其余各种基肥时可参照下列定量执行。设计以沤熟蘑菇肥作基肥用量:草地每平方米10Kg;花木每平方米20Kg。绿篱单行每米5Kg,1米以下灌木(土球1030cm直径)每株8Kg,1米以上(土球40cm以上)10Kg;乔木土球50-60cm的为20Kg-25Kg,70-80cm的为30Kg-40Kg,大于90cm的为50Kg-75Kg。草地在施肥后应进行一次约2030cm深的耕翻,把肥与土充分混匀,做到肥土相融,起到既提高土壤养分,又使土壤疏松、通气良好。乔木、灌木则应在种植前在穴边将肥土混匀,依次放入穴底和种植池。4、苗木规格指

14、标:具体苗木品种规格见施工图中相关设计表格。高度:为苗木种植时自然或人工修剪后的高度,要求乔木尽量保留顶端生长点。树高差不大于50cm,且枝下分枝高度高差小于50cm,力求列植后整齐划一。胸径:为所种植乔木离地面1.3m处的平均直径,按照表中规定执行。冠幅(m):按照相关表格。在保证花树木能移植成活和满足交通运输的前提下,应尽量保留花树木原有冠幅,利于绿化尽快见效。土球(cm):为保证花树木移植成活及迅速恢复生长所需的最小带土球平均直径。所带土球应保证到放于植穴内时完好不散为合格。如苗木为假植苗或容器苗,可在保证苗木正常移植成活和迅速生长的前提下,依实确定所带土球规格。土球高度依花树木的根系分布情况按实确定。冠高:为保证绿化效果,体现花树木形体美,要求花树木应有与树高成一定比例的冠高(即树冠最低分枝至树顶高度)。自然配植的景观树冠高越高越饱满越好。景观树应留自然生长状态下之完整冠幅。5、苗木质量:所有花草树木必须健康、新鲜、无病虫害、无缺乏矿物质症状,生长旺盛而不老化,树皮无人为损伤或虫眼。苗木的冠型应生长茂盛,分枝均衡,整冠饱满,能充分体现个体的自然景观美。按设计规格选苗,花灌木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公路与桥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