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课时作业 湘教必修1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413138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课时作业 湘教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课时作业 湘教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课时作业 湘教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课时作业 湘教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课时作业 湘教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课时作业 湘教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课时作业 湘教必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目前,我国的城市绝大多数分布在()A第一级阶梯 B第二级阶梯C第三级阶梯 D沿海地区解析:我国地形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全国三大平原,水热配合较好,全国绝大多数城市都分布在那里。答案:C2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多数诞生在()A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上B河流中上游的峡谷地带C平坦的高原上D面积较大的盆地中解析: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便于农耕。答案:A3我国许多古村落遗址大多坐落在河谷阶地上。这表明,当时先民选择居住地时,已经充分考虑到()A河流对聚落的影响B气候对聚落的影响C地形对聚落的影响D资源对聚落的影响解析:我国许多古村落遗址大

2、多坐落在河谷阶地上。这“阶地”表明,当时先民选择居住地时,已经充分考虑到地形对聚落的影响。答案:C4聚落的集中与分散受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自然环境 农业制度和经营方式 传统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A B C D答案:C读我国城市在不同地形区域分布表,回答56题。地形类型城市数百分比(%)滨海平原/丘陵217.3三角洲平原175.9平原中腹2910.0山前洪积扇、冲积扇平原6321.8平原与低山丘陵邻接地带206.9低山丘陵区的河谷7626.3高平原62.1高原山间盆地或谷地4114.2中山谷地155.2高山谷地10.3全国城市289100.05.我国城市比例较高的地形类型,其有利于城市分布的原因是

3、()A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B盆地地势平坦,有利于建城C河谷区具有排污水和泄洪的功能D气温凉爽,土壤肥沃,利于农耕6下列城市与其分布地形类型对应正确的是()A太原低山丘陵区的河谷B青岛三角洲平原C石家庄山前洪积、冲积扇平原D拉萨中山谷地解析:表中城市数量较多的地形是平原和靠近河流的区域,平原限制少有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而河流具有供水和运输功能。太原位于汾河谷地,青岛位于沿海低山丘陵区,拉萨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答案:5.A6.C7下列有关我国乡村聚落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方以团状聚落为主B北方多尖顶房,住宅有院落C北方多大型聚落,聚居的人口较多D西部地区没有固定型聚落解析:我国北

4、方地势平坦,地形相当开阔,村落一般较大,多以团状聚落为主。南方地区河湖密布,村落规模较小,聚居地人口也较少。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村落多分布在有水源的绿洲上,呈带状或点状分布。答案:C8青藏高原的城市和村镇多分布在()A铁路和公路沿线的经济发达地区B山麓和湖畔水草较为丰美的地区C盆地边缘和山麓有水草的绿洲上D海拔比较低的河谷两岸解析:高原地区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气温较高,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是人类理想的栖息地,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答案:D读某地区村落分布示意,回答910题。9图示村落的形态特点是()A呈多边形 B呈带状C呈环形 D呈团状解析:观察村落的形态可知。答案:B10该

5、地区村落按图示分布的原因是()A在山区由于地形的影响,村落顺河谷而建B平原面积开阔平坦,便于农耕C为逃避野兽袭击而建在山口D为防洪水,村落建在山脊解析:对于山区来说,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河谷地带,较适宜聚落的发展。答案:A11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面积达53万平方千米。盆地地形封闭,四周高山环绕,气候特别干旱。盆地中部有著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呈串珠状分布在盆地的边缘,从地貌部位来看,大多数位于山前冲积扇、洪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方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人口集中,农牧业生产较为发达。(1)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地形

6、地貌和交通线路有什么关系?(2)除地形之外,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还有哪些?解析:塔里木盆地自然条件恶劣,本题主要从影响聚落和交通线的自然条件考虑。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人类逐水而居,绿洲大多位于山前冲积平原下部,自然条件好,城市多分布在交通线上,交通便利。答案:(1)城镇多位于绿洲上,绿洲大多数位于山前冲积扇的中下部,城镇大多位于交通线上。(2)还有河流、气候、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等因素。甲、乙两图是我国两地区乡村聚落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甲图乡村聚落形态最常见的地区是()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解析:甲图乡村聚落规模大,呈团聚形态,最常见的地区是平原广阔

7、的北方地区。答案:A2有关两地区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区地形较开阔,地块完整B乙地区河网密度较大,地势较高C甲地区平原面积较大,且河流较多D乙地区是山区中的河谷地带,且地形崎岖解析:北方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河流较少,地块完整。答案:A3下面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聚落是指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聚落是一种文化景观,不受环境的影响按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将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A BC D答案:B下图为“我国某村落分布图”,读图完成45题。4影响地村落形态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 B地形C河流 D湖泊5地村落的分布特点是()A呈团块状分布B环绕湖泊,呈多边形

8、状分布C沿河流呈带状分布D沿道路呈带状分布解析:地村落位于山谷地带,受地形限制,呈带状分布;地村落沿河分布,受取水和水上交通的影响,村落呈带状分布。答案:4.B5.C下面是我国唐朝诗人胡玢的一首题为“桑落洲”的诗,请结合长江中游某河段江心洲的演变过程图,回答67题。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6诗中“数家新住处”可能位于丁图中的()A BC D7“古岸崩欲尽”的“古岸”是指长江的()A南岸 B北岸C上游 D下游解析:从诗中可以看出,昔日大江流为原来的长江水流处,现在为陆地;长江南岸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受侵蚀作用,最终会崩尽。答案

9、:6.B7.A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风水学在中国文化中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在古代其积极意义是:能够教导民众,在山河大地之间,挑选一处适合生存的环境,并利用此环境,积极奋斗,努力不懈,进而使长居此地的人们健康、平安又兴旺成功。经过时间演化,虽然掺杂有迷信成分,但里面却包含着中国古代朴素地理学的思想。 材料一穴居时代的居住风水“未有宫室之时,因陵穴,掘穴而处之;乃圣王虑之,以为掘穴,则冬可避风寒”。 材料二殷商时代的居住风水“攻位于那讷”(讷: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材料三在河流拐弯处不同位置,流速不同。(1)分析材料一中穴居时代人们在选择开凿居住洞穴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及原因。(2)说出材料二中“讷位”对古代取水安全、农业生产和军事防御的影响及原因。解析:穴居时代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取暖和光照是影响居民选择居住地的主要因素;从河道中流速示意图可以看出:凸岸流速较慢,泥沙沉积、土壤肥沃。答案:(1)朝向:向南开口,主要从光照和热量考虑,以及避开冬季偏北风;高地,避开洪水,或除湿。(2)取水安全:凸岸水流较缓,便于取水。农业生产:凸岸是沉积岸,有利于泥沙沉积、土壤形成。军事防御:凸岸天然水面围绕,可作防御之用。-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