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2.4 中国的气象灾害 第3课时 气象灾害多发区每课一练 新人教选修5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413125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2.4 中国的气象灾害 第3课时 气象灾害多发区每课一练 新人教选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地理 2.4 中国的气象灾害 第3课时 气象灾害多发区每课一练 新人教选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地理 2.4 中国的气象灾害 第3课时 气象灾害多发区每课一练 新人教选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2.4 中国的气象灾害 第3课时 气象灾害多发区每课一练 新人教选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2.4 中国的气象灾害 第3课时 气象灾害多发区每课一练 新人教选修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 中国的气象灾害 第3课时 气象灾害多发区 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5)一、选择题2009年4月,华北地区经历了一次沙尘天气,造成许多地方空气污染指数(API)增高,主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读图,完成12题。1造成该沙尘天气的天气系统是()A气旋、冷锋 B气旋、暖锋C反气旋、暖锋 D反气旋、冷锋2该沙尘天气先后经过呼和浩特、北京、石家庄,它们依次是图中的()A BC D比较四地区1月、7月气温数值以及四地区的7月、全年降水量柱状图,回答34题。3四地区中,冬春季节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寒潮影响的是()A地区 B地区 C地区 D地区4从气候条件考虑,四地区中农业产值构成最有可能以畜牧业为主的是A

2、地区 B地区 C地区 D地区读“2000年36月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发生次数图”,据图回答57题。5从图中看,沙尘暴发生次数最多的地区是()A西北地区 B内蒙古中部C华北西部 D华北东部6此地区沙尘暴次数多的人为原因可能是()A植树造林 B过度开垦C开采地下水 D水资源的利用不当7下列因素不是形成沙尘暴的原因是()A大风 B地面沙尘物质C不稳定的空气状态 D森林火灾题号1234567答案二、综合题82009年2月1日到5日,一股强冷空气自西北向东南席卷全国。我国大部分地区先后出现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中央气象台及相关省市气象台连续发布寒潮警报。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寒潮是指大范围的剧烈

3、降温并伴有_、_、_等天气现象的过程。(2)寒潮主要有哪些危害?(3)图中A、B两地纬度相同,降温幅度却相差较大,主要原因是什么?(4)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防御寒潮的措施。参考答案1D2.B第1题,华北的沙尘天气,沙尘来源于西北地区,沙尘天气应该是西北方向来的冷空气,使华北地区出现浮尘扬沙天气,所以,本题反映的是发生在我国北方春末的一次冷空气活动过程,其发生原理和过程与冬季冷空气活动相同,即按照大气水平运动规律,冷空气从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偏转南下,其实质是一次冷锋天气过程,锋前暖空气干燥无降水过程,而形成沙尘天气,故此题的正确答案为D项。第2题,本题“先后经过”,可理解为由北向南“依次

4、经过”,这样本题的关键就是根据空气污染指数的坐标图,判断图中序号各代表三个城市的哪一个。判断的根据是按照我国华北地区沙尘天气发生过程的一般规律,位置越北的地方,沙尘天气开始得越早,污染的程度越重,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城市污染最严重,持续时间也最长,应该是呼和浩特,城市污染最轻,持续时间较短,应该是石家庄。所以答案应该是B项。3A4.B5.B6.B7.D8(1)大风雨雪霜冻(2)降温使农作物受冻害;大风能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大雪、冻雨可压断电线、折断电杆,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阻断交通等。(3)A地处于四川盆地中,冷空气受盆地北部秦巴山地阻挡,难以影响该地;B地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冷空气可以影响到这里。(4)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使海上船只提前返港;提醒有关部门做好对农作物、牲畜的防寒准备。3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