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知识要点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4412688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知识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知识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知识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知识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知识要点(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知识要点复习说明:现代文注重字词和写法,生字词通过听写来完成。文言文和古诗词注重字词句的翻译、文章写法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加强学生的背诵和默写。第一课:新闻两则 1、新闻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准确、简洁。本文:语言准确简洁,感情色彩鲜明。 2、新闻的表达方式:记叙(主要)、描写、议论(最主要)。 3、新闻结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4、毛泽东:字润之,湖南韶山人,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 5、标题:迅速了解全文内容。 电头:表明材料真实准确,报道及时,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地点和时间。 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 6、这篇新闻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7、电头:表明材料真实准确,报道及时,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地点和时间。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8、导语比标题多:背景、人物、时间。 第二课:芦花荡 人物:描写方法(外貌、语言、心理、动作)1、小说三要素 人物形象(品质、精神、性格、心理) 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衬托人物心理、渲染气氛、突出人物品质、为情节作铺垫。2、芦花荡中体现的小说要素: 第一要素: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人物) (1)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第小节,外貌描写;5461小节) (2)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第10、17、18、47、53、60

3、、61小节) (3)过于自信和自尊(第5小节,语言描写;3245小节) (4)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5461小节) 第三要素:环境描写 星星 第小节 水鸟 宁静,渲染了阴森恐怖的气氛。 苇子 拟人,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芦苇的形象,表现白洋淀人民在残酷的环境中顽强抗争的意志。 侧面描写 表现老头子的功劳很大。第61小节:用优美的景物烘托了老英雄打鬼子时内心的轻松、愉快 第三课:蜡烛 1、文体:战地通讯;详细描写、真实2、主题: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炮火连天,环境危险不怕生死、勇敢 3、感人因素 年老体弱,行动吃力“爬”对战士的崇敬、爱戴 视若亲人,沉痛

4、哀悼“跪”“画”“吻”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结婚喜烛,意义特殊对烈士的感情强烈、深沉、至高无上 4、细节描写 炮火:11次 (反复描写) 蜡烛:7次 黑围巾:5次 第四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1、主题:赞美了瑰宝般的建筑圆明园,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 2、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性格: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胸怀博大。 3、本文所用的修辞:反语。 作用:有讽刺意味,极其尖锐、辛辣。 总评:“世界奇迹” 与巴特农神庙比较 4、圆明园 分说 具体讲述园中之物 充满赞美之情 概述耗费劳动之巨 总述:亚洲文明杰作 第五课:亲爱

5、的爸爸妈妈 1、主题:要和平,不要战争。 2、西德作家:真诚的忏悔理解、尊重 日本作家:自私的狡辩鄙弃、孤立 3、(一)来到纪念地(二)看纪念演出(三)参加座谈会(四)参观纪念馆 第一单元综合学习 1、古今描写战争的诗词: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2、战争名言:兵民是胜利之本。毛泽东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第六课:阿长与山海经 1、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 2、阿长的形象: (1)阿长是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 (2)没有文化,不识字,粗俗、好事 (3)对孩子倾注一片心血,善心,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3、 对阿长称呼的由来(

6、地位低,很不幸) 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描写声音和动作) 摆成“大”字的睡相(比喻) 叙事 元旦吃福橘的“仪式”(神态、动作、语言描写) 写阿长一肚子烦琐的道理 写阿长讲“长毛”的故事(伟大的胜利,调侃的意味) 谋害“我”的隐鼠 阿长给“我”买山海经(称赞的意义) 4、“我”的感情变化:讨厌 空前的敬意 憎恶 新的敬意 5、写法:(一)(第4、8小节)人物描写:动作、语言、外貌、神态 (二)先抑后扬(欲扬先抑) 6、铺垫蓄势:1922小节:买山海经之前不写买山海经的过程;2329小节:买山海经之后。称赞烘托:写“我”震悚、喜出望外、如获至宝的心情。 7、为什么在文中不称阿长为“长妈妈”? 答:

7、符合作者年龄文章前半部分大都写他如何“讨厌”、“憎恶”阿长。 8、为什么要写远房叔祖? 答:说明“我”渴慕得到山海经的原因。 9、倒数2小节:突出了作者对阿长的怀念和同情和充满敬意和感激之情。 第七课:背影 1、文体:回忆性散文。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学者、诗人。 2、主题: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儿子对父亲的感念。 (一)(1)思念父亲,惦记背影(开篇设疑) (23)别时家境,祸不单行,家境惨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二)(26)回忆往事 3、结构 (45)细心关照(铺垫背影) (6)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三)(7)别后的思念,再现背影 4、作者是怎样

8、描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的? 答:外貌描写。写衣帽,呼应开头,表现家境惨淡,与“我”的紫毛大衣对比,突出深切的父爱。 动作描写。用特写镜头,细致地描写父亲爬月台时艰难的动作,突出深切的父爱。 用自己的情感反应来烘托背影,被深切的父爱感动落泪。 所描写的背影是全部情节的重中之重,最能体现深切的父爱。 5、关键性语句:能标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现力,或者含意深长,耐人寻味,或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意。 第八课:台阶 1、文体:小说。 2、父亲的形象:非常要强,有志气,渴望提高地位,获得尊重,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老实厚道,谦卑。 第九课:老王 1、线索:“

9、我”和老王的交往。 谋生手段艰难 命苦 生理上有缺陷 2、老 居住条件恶劣 王 为作者送冰 心善 送钱先生看病,不愿要报酬 身体病重,还要来谢恩,送香油和鸡蛋 作 (1)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 者 (2)老王再客气,也给他应得的报酬 3、的 (3)老王送香油鸡蛋,我坚持给钱 善 (4)关心老王,询问他能否维持生活 良 (5)女儿送鱼肝油 4、作者杨绛,江苏无锡人。选自杨绛散文,著有干校六记、将饮茶,译有唐吉诃德。 5、本文作者的丈夫钱钟书,字默存,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和管锥编。 6、第1316小节:体现老王朴实、善良的品质。知恩图报、心地善良。 7、“那是一个

10、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作为幸运者,有责任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关注他们的生活,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帮助他们改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第十课:信客 1、选自秋雨散文。余秋雨,上海人。著有文化苦旅。 老 说明信客职业特点艰苦、诚信 2、 信 年轻信客接班 客 用自己丰富的经历,指点年轻信客; 用自己惨痛的教训警醒年轻信客。一、二单元:记叙类文体(小说、散文) 人物(同上) 散文 写法:先抑后扬,有详有略,前有铺垫、后有烘托。第十一课:中国石拱桥 1、作者茅以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

11、。著有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2、 (12)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历史悠久 分布广泛 (3)我国石拱桥特点 大小不一,形式多样 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地理位置 历史悠久 结 (45)介绍赵州桥 修建时间 结构坚固 构 结构特征 (由概括到具体,由主要到次要) 历史悠久 (68)介绍卢沟桥 结构坚固 形式优美 形式多样 (9)我国的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由主要到次要) (10)写石拱桥在解放后的发展 3、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说明对象的特征: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形式多样。 从概括到具体: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地理位置 修建时间 结构特征 从整体到局部 从主要到次要 4、“这些石刻狮子

12、,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说明方法:举例子(不是打比方) 表达方式:描写 修辞方法:排比、拟人 第十二课:桥之美 1、 芦苇丛上的石桥 疏朗开阔之美 江南乡间的石桥 阴柔阳刚之美 桥 水天间的长桥 丰富想象之美 山区的风雨桥 安闲自在之美 索桥高山峡谷具有生命力 第十三课:苏州园林 1、本文作者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剧家。作品收在叶圣陶集里。2、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这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3、说明顺序: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逻辑顺序展开。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园林建筑特点的概括介绍和分类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挈。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线索贯穿全篇。作者先介绍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即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