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教育综合之教育学原理.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4407812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426.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33教育综合之教育学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33教育综合之教育学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33教育综合之教育学原理.(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33教育综合内容整理第一部分 教育学原理第1章 教育学概述第2章 教育的概念第3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第4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第5章 教育的目的第6章 教育制度第7章 课程第8章 教学(上)第9章 教学(下)第10章 德育第11章 班主任第12章 教师第13章 学校管理第1章 教育学的概述一、研究对象与任务1.研究对象(名词解释):教育学是一门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2.研究任务(简答):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主要在于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认识教育本质,揭示教育的规律,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3.教育学(名词解释):教育学

2、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教育的学问,是一门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和教育对象,但又并非所有的教育问题都能成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只有那些有价值的,能够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才能构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揭示教育的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学习教育学,可以使我们了解教育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一定的教育理念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那种认为不学教育学也能教书和做好教育工作的想法是片面的、不切实际的,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工作质量。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阶段(看书了解即可,不用背)三、几种教

3、育学(第1、3种重点背,2、4、5简单看)1.实验教育学(重点背):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1901年,德国教育家梅伊曼首先将实验教育思想称为“实验教育学”。1907年教育家拉伊又出版了实验教育学一书,系统地阐述实验教育思想。基本观点:第一,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思辨教育学;第二,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第三,划分教育实验的基本阶段;第四,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分依据。基本评价:第一,提倡定量的研究方

4、法,推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第二,由于受实证主义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其提倡的实验科学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其不足在于,当他们把科学的定量方法夸大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唯一有效方法时,就走上了“唯科学主义”的迷途,受到文化教育学的批评。2.文化教育学(名词解释)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19世纪末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代表人物是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文化教育学主张:第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第二,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又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的过程;第三,教育研究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第

5、四,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转变,培养完整的人格。培养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与“唤醒”。评价:文化教育学在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师生关系等方面给人以很大启发。但不足之处在于,思辨气息很浓,对很多问题的论述带有很强的哲学色彩,过分夸大社会文化现象的价值相对性,忽视了教育中的客观规律存在。3.实用主义教育学(名词解释)(重点背):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实用主义教育学说,这种教育学说为杜威所创立,其代表著作是1916年出版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是在批判脱离儿童生活、以教师传授书本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提出来的。主张:第一,教育即生活;第

6、二,教育即个体经验的不断增长;第三,学校及社会;第四,课程组织应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第五,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第六,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儿童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评价:杜威的“儿童中心”教育就是解放儿童教育,这是教育向现代转向的重要体现,是传统教育转向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实用主义教育学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20世纪整个教育理论研究产生极大的影响。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系统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4.批判教育学(名词解释);批判教育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是当前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

7、位的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鲍尔斯、金帝斯、阿普尔,法国的布尔迪尔。主张:第一,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并非是促进社会公平与实现社会公正的途径和手段,而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造成社会差别和对立的根源;第二,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第三,批判教育学的目的就是要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帮助教师和学生对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及形成教育环境的诸多因素敏感起来,及达到意识“解放”的目的;第四,教育现象不是中立的和客观的,而是充满利益纷争的。因此教育理论研究要采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5.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基本观点:第一,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

8、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第二,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第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第四,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第五,在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其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第六,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四、补充相关的知识:(超纲内容时间紧张可以不看)1.普通教育学(名词解释):普通教育学是赫尔巴特的代表作,发表于1806年。这本书的发表标志着教育科学体系的初步建立。赫尔巴特首次提出了教育学应

9、该以心理学为基础的观点,从而使教育学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他根据儿童心理规律,将课堂教学划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即著名的“形式阶段理论”。2.民主主义与教育(名词解释):民主主义与教育由杜威撰写于1916年,最集中、最系统地表述了杜威的教育理论。他的教育理论主要着意解决三个重要问题:一是教育与社会的脱离;二是教育与儿童的脱离;三是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基于此,该书主要阐述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课程与教材、思维与教学、道德教育等内容。第二章 教育的概念一、教育质的规定性(即教育的本质特征)(名词解释/简答)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教育

10、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目的在于影响和促进人的发展;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就个人而言,教育是发展、是生产、是对生活的适应、是经验的积累与重新组合,是个人社会化的过程:就社会而言,教育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二、教育的基本要素(可整个一起出简答,也可分别出名词解释)教育的基本要素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三部分组成。教育者就是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是教育者。(地位)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作用)教育者要自觉地、有意识地以其自身的活动来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按

11、照一定的方向和水平发展,才能保证教育活动的有效进行,实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而离开了教育者及其有目的的活动,就不存在完整的教育活动。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中的成人学生。(地位)受教育者既是教育对象,又是学习主体。(作用)受教育者是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他们不是教育者可以任意涂抹的白板或者加工的素材,而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受教育者不仅把自己的社会生活经验和个人的需要、兴趣、情感与希望带入教育过程,而且在教育活动中他们有自己的判断、选择、建构与评价。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受教育者个性素质的发展,均依赖于受教育者的自我建构和

12、自我努力。教育的中介系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与方式。它主要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活动方式两个方面。教育内容是教育者用于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挑选和加工、最有教育价值和适合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的科学文化知识的结晶。教育活动的方式涉及教育基本方式的组合与教育工具和手段的应用,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教育活动方式是教育活动的本身。更广泛地看,还应该包括以培养人为目的的社会生产生活等社会实践活动。三、教育的历史发展1.古代教育的特点原始的教育主要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进行的。在原始社会里,由于生产力水平低,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

13、活中分化成为专门的事业,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教育人员,而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进行,这是古代教育的基本方式。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正规教育制度的诞生,是人类教育文明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学校自产生后,便曲折地向前发展,到了封建社会,学校的教育对象、规模和种类都在逐步扩大和增多。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原始社会没有阶级性,因而原始社会的教育是没有阶级性的。到奴隶社会,教育便具有了阶级性,成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在封建社会,教育的阶级性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奴隶社会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分离与对立的情况,反映在教育上,就表现为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

14、。2.现代教育的特点:(简答)(1)学校教育逐渐普及。19世纪后,各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了有关普及义务教育的具有强制性质的法律,普及了初等教育,完成了初等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2)教育的公益性日益突出。教育逐渐成为社会的公共事业,成为社会的公共话题,也成为政治家们优先考虑的社会问题。(3)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加强。在现代社会,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就需要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学校教育日益与生产劳动相结合。(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教育系统的形成,教育事业的普及,推动了教育的“制度化”的进程;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的进展,教育经验的积累,使“制度化教育”趋于成

15、熟。四、教育概念的界定1.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道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无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包括人在家庭中、学校里、亲友间、社会上所受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影响。2.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是指有专门组织的教育,包括全日制学校教育、半日制学校教育、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网络教育等。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与社会教育相对的概念,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五、相关的知识补充点(超纲内容,时间紧张可以不看)1.教育先行(名词解释):11华东,14华南论,14陕西 1.教育先行(名词解释):就是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使教育在适应现存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适当超前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的发展,其中一是教育投资增长速度应当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二是在人才培养上要兼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近期与远期的需要,目标、内容等方面适当超前。教育先行是现代科技、生产和经济发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