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试题库-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4401974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子生物学试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分子生物学试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分子生物学试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子生物学试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生物学试题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 染色体与DNA名词解释原癌基因:细胞内与细胞增殖相关的正常基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在进化上高等保守。 当原癌基因的结构或调控区发生变异,基因产物增多或活性增强时,使细胞过度增殖,从而形成肿瘤。半保留复制:以亲代DNA双链为模板以碱基互补方式合成子代DNA,这样新形成的子代DNA中,一条链来自亲代DNA,而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叫半保留复制。填空题3.在聚合酶链反应中,除了需要模板DNA外,还需加入引物、DNA聚合酶、dNTP和镁离子。4.引起DNA损伤的因素有自发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5.DNA复制时与DNA解链有关的酶和蛋白质有拓扑异构酶、解螺旋酶、单链

2、DNA结合蛋白。6.参与DNA切除修复的酶有DNA聚合酶、DNA连接酶、特异的核酸内切酶。7.在真核生物中DNA复制的主要酶是DNA聚合酶。在原核生物中是DNA聚合酶。8.端粒酶是端粒酶是含一段RNA的逆转录酶。9.DNA的修复方式有错配修复、碱基切除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DNA的直接修复。简述DNA复制的过程 DNA的复制过程可被分为3个阶段,即复制的起始、延伸和终止。每个DNA复制的独立单元主要包括复制起始位点和终止位点。 DNA复制的起始包括预引发和引发两个阶段。在预引发阶段,DNA解旋解链,形成复制叉,引发体组装;在引发阶段,在引发酶的催化下以DNA链为模板合成一段短的RNA引物。复制

3、时DNA链的延伸由DNA聚合酶催化,以亲代DNA链为模板,引发体移动,从53方向聚合子代DNA链。当子链延伸到达终止位点是,DNA复制就终止了,切除RNA引物,填补缺口,在DNA连接酶的催化下将相邻的冈崎片段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DNA长链。试述真原核生物的DNA复制的特点的不同之处真核生物染色体有多个复制起点,多复制眼,呈双向复制,多复制子。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只有一个复制起点,单复制子也呈双向复制。 真核生物冈崎片段长约200bp比原核生物略短。真核生物DNA复制速度比原核慢,速度为10003000bp/min(仅为原核生物的1/201/50)。 真核生物复制的终止在端粒处,原核生物的复制叉相遇时

4、即终止。真核生物染色体在全部复制完之前起点不再重新开始复制;而在快速生长的原核生物染色体DNA复制中,起点可以连续发动复制。真核生物快速生长时,往往采用更多的复制起点。 真核生物有多种DNA聚合酶,DNA聚合酶是真正的复制酶,在PCNA存在下有持续的合成能力。PCNA称为增殖细胞核抗原,相当于大肠杆菌DNA聚合酶的-夹子,RFC蛋白相当于夹子装配器。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有三种DNA聚合酶DNA的真正复制酶:多亚基酶,含十种亚基,该酶DNA合成的持续能力强。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两端有端粒结构,它是由许多成串的重短复序列组成,端粒功能是稳定染色体末段结构,防止染色体间的末端连接,并可补偿滞后链5-

5、末段在消除RNA引物后造成的空缺,使染色体保持一定长度。端粒酶是含一段RNA的逆转录酶。RPA:真核生物的单链结合蛋白;RNaseH1和MF-1切除RNA引物,DNA聚合酶填补缺口。简述半保留复制的生物学意义DNA的复制过程(以大肠杆菌为例)复制起始:(1)、拓扑异构酶解开超螺旋。(2)、Dna A蛋白识别并在ATP存在下结合于四个9bp的重复序列。(3)、在类组蛋白(HU、ATP参与下, Dan A蛋白变性13个bp的重复序列,形成开链复合物。(4) 、Dna B借助于水解ATP产生的能量在Dna C的帮助下沿5 3 方向移动,解开DNA双链,形成前引发复合物。(5)、单链结合蛋白结合于单链

6、。(6)、引物合成酶(Dna G蛋白)开始合成RNA引物。 链的延长(冈崎片段的合成):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以四种5 -脱氧核苷三磷酸为底物,在RNA引物的3端以磷酸二酯键连接上脱氧核糖核苷酸并释放出焦磷酸。DNA链的延伸同时进行前导链和滞后链的合成。两条链方向相反。6、PCR的基本原理?PCR是在试管中进行的DNA复制反应,基本原理是依据细胞内DNA半保留复制的机理,以及体外DNA分子于不同温度下双链和单链可以互相转变的性质,人为地控制体外合成系统的温度,以促使双链DNA变成单链,单链DNA与人工合成的引物退火,然后耐热DNA聚合酶以dNTP为原料使引物沿着单链模板延伸为双链DNA。PC

7、R全过程每一步的转换是通过温度的改变来控制的。需要重复进行DNA模板解链、引物与模板DNA结合、DNA聚合酶催化新生DNA的合成,即高温变性、低温退火、中温延伸个步骤构成PCR反应的一个循环,此循环的反复进行,就可使目的DNA得以迅速扩增。DNA模板变性:模板双链DNA?单链DNA,94。退火:引物单链DNA?杂交链,引物的Tm值。引物的延伸:温度至70 左右, Taq DNA聚合酶以种dNTP为原料,以目的DNA为模板,催化以引物末端为起点的53DNA链延伸反应,形成新生DNA链。新合成的引物延伸链经过变性后又可作为下一轮循环反应的模板PCR,就是如此反复循环,使目的DNA得到高效快速扩增。

8、第三章启动子:是一段位于结构基因5,端上游区的DNA序列,能活化RNA聚合酶,使之与模板DNA准确地相结合并具有转录起始的特异性。指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和开始转录的一段特定的DNA序列。增强子:能强化转录起始的序列称为增强子。转录:以DNA为模板,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合成RNA,即将DNA所含的遗传信息传给RNA,形成一条与DNA链互补的RNA的过程。RNA的编辑:是某些RNA,特别是mRNA的一种加工方式,它导致了DNA所编码的遗传信息的改变。外显子(Exon) :真核细胞基因DNA中的编码序 列,这些序列被转录成RNA并进而翻译为蛋白质。内含子(Intron) :真核细胞基因DNA中的间插序

9、列,这些序列被转录成RNA,但随即被剪除而不翻译。 复制子:生物体的复制单位称为复制子(replicon) ,是在同一个复制起点控制下的一段DNA序列。转录单元:是一段启动子开始至终止子结束的DNA序列。转录起点:是与新生RNA链的第一个核苷酸相对应的DNA链上的碱基,通常为一个嘌呤。转录开始时模板上的第一个碱基,在原核中常为A或G,而且位置固定。填空1转录的基本过程包括:模板识别,转录起始,转录的延伸,转录的终止。2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 两个阶段。3RNA的编辑方式:碱基突变,尿甘酸的缺失和添加。4在原核生物中,-35区与-10区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619bp5帽子结构的功能:1在翻译中起

10、识别作用2使mRNA免遭核苷酸的破坏6原核生物只有一种RNA聚合酶而真核生物有三种,每一种都有其特定的功能。聚合酶合成rRNA,聚合酶合成mRNA,聚合酶合成tRNA和5s rRNA。三种聚合酶都是具有多亚基的大的蛋白复合体。7 转录因子通常具有两个独立的结构域:一个结合DNA,一个激活转录。8 在真核细胞mRNA的修饰中,“帽子”结构由甲基组成,“尾”由多聚腺嘌呤组成。9原核生物的绝大部分起启动子都存在共同的序列,即位于-10bp处的 区和-35bp处的 区,他们都是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的位点,能与因子相互识别而具高度亲和性。真核生物中,在转录起始位点上游-25-35bp处有 区和位于-

11、70-80bp处 的 区。简答题1增强子的特点1有远距离效应2无方向性3顺势调节4无物种和基因的特异性5具有组织的特异性6有相位性,其作用与DNA的构象有关7有的增强子可以对外部信号产生反应。2比较DNA复制和转录的异同点相同点:都以DNA链作为模板,合成方向均为5,端到3,端,聚合反应均遵循碱基配对原则,通过核苷酸之间形成的3,5,磷酸二酯键使核苷酸键延长。不同点:复制转录模板两条链均被复制模板链转录(不对称转录)原料DntpNTP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产物子代双链DNA(半保留复制)mRNA tRNA rRNA配对方式A-T G-CA-U A-T G-C引物RNA引物不需要引物DNA复

12、制与转录的异同相同点: 都需要模板 都以三磷酸核苷酸为底物(NTP或dNTP) 合成方向都是53不同点转录不需引物;只转录DNA分子中的一个片段(称为转录单位或操纵子,operon);双链DNA中只有一条链具有转录活性(称为模板链);哪个基因被转录与特定的时间、空间、生理状态有关。RNA聚合酶无校对功能。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mRNA的比较(1)、原核生物mRNA的半衰期短;(2)、许多原核生物mRNA以多顺反子形式存在;(3)、原核生物5端无帽子结构,3或只有短的poly(A)。(4)、真核生物mRNA5端有帽子结构,(5)、绝大多数真核生物mRNA3具有poly(A)尾巴,是转录后加上的,是m

13、RNA从核到质转移所必需的形式,提高mRNA的稳定性。大肠杆菌的转录过程:(1)、识别阶段:RNA聚合酶在亚基的引导下结合于启动子上;(2)、DNA双链局部解开;(3)、起始阶段:在模板链上通过碱基配对合成最初RNA链;(4)、延伸阶段:核心酶向前移动,RNA链不断生长;(5)、终止阶段:RNA聚合酶到达终止子;(6)、RNA和RNA聚合酶从DNA上脱落。论述题1 真核生物转录的前体hnRNA如何加工为成熟的mRNA?真核生物mRNA的结构组成:5,端存在帽子结构,3,端通常具有poly(A)尾巴,无内含子,部分碱基发生甲基化。5,端加帽:当RNA聚合酶聚合的转录产物达到25碱基长时,在其5,

14、端加上一个以5,3,方向相连的7甲基鸟苷帽,防止5,核苷酸外切酶的攻击,有利于剪接、转运和翻译的进行;3,端加尾:很多真核生物的hnRNA的3,端经过剪切后再加上多聚A残基即poly(A)尾巴,这有助于整个分子的稳定;剪接:在真核生物的mRNA加工过程中,内含子序列被切除,两侧的外显子片段连接。剪接反应在核内进行,需要内含子有5,GU,AU3,以及一段分支点序列。其过程是:内含子先以一个具尾的环状分子或套索状分子形式被删除,然后被降解,剪接包括snRNP与保守序列结合,形成剪接体,在其内发生剪接与连接反应;编辑;甲基化修饰:当序列为5,RRACX3,时会在第6位N原子位置发生甲基化。2概括细菌

15、细胞的转录过程转录是通过RNA聚合酶的作用,以一条DNA链为模板产生一条单链RNA过程。步骤如下:与RNA聚合酶全酶的结合:一个RNA聚合酶全酶分子与待转录的DNA编码序列上游的启动子序列松弛的结合。起始:RNA聚合酶往下游移动了几个核苷酸到达启动子的另一段短序列Pribnow框,紧密地与DNA结合。DNA上的启动子区域解链,RNA便从Pribnow框下游的几个核苷酸处开始合成,通常是DNA的反义链作为模板,合成几个核苷酸后,因子被释放并循环使用,以下步骤不再需要因子。延伸:RNA聚合酶核心酶沿着DNA模板移动,使DNA解链,与DNA模板的下一碱基互补核苷三磷酸聚合到链上。RNA聚合酶继续在DNA上移动,RNA链从模板链被释放出来,DNA双螺旋重新形成。当所有编码序列被转录后,RNA聚合酶移动一个终止序列,即终止子。转录复合体解体,RNA聚合酶和新形成的RNA从DNA模板上脱落下来。3、复杂转录单位的原始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