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物理高考热点预测复习课件:2.3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4395299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物理高考热点预测复习课件:2.3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2013年物理高考热点预测复习课件:2.3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年物理高考热点预测复习课件:2.3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物理高考热点预测复习课件:2.3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讲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考纲资讯】,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平抛运动 圆周运动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 匀速圆周运动 向心力 ,【考情快报】,1.单独考查曲线运动的知识点时,题型一般为选择题;将曲线运动与功和能、电场与磁场综合考查时题型一般为计算题。 2.预计2013年高考对该讲的考查主要是: (1)考查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问题; (2)考查平抛运动与实际生活的综合; (3)考查圆周运动与其他知识点综合的问题。,【体系构建】,【核心自查】 一、曲线运动 1.合运动与分运动之间的三个关系,相等,独立进行,效果相同,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合外力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将做曲线运动,有 以下

2、两种情况: (1)若合外力为恒力,物体将做_; (2)若合外力为变力,物体将做_。,匀变速曲线运动,变加速曲线运动,二、平抛运动 1.平抛运动的两个关系 (1)位移关系 (2)速度关系,2.平抛(类平抛)运动的两个推论 (1)做平抛(类平抛)运动的物体任意时刻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 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_,即 如图甲所示。,中点,(2)如图乙,设做平抛(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任意 位置处瞬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 角为, 则有tan=_。,2tan,三、竖直平面圆周运动两种问题的比较,最高点无支撑,最高点有支撑,实 例,水流星、翻滚过山车,车过拱桥、球过管道,图 示,最

3、高点无支撑,最高点有支撑,最高点 受力,表达式,mg+F弹=,mgF弹=,恰好过 最高点,v=,v=_,0,【热点考向1】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典题训练1】(2012潍坊二模)(多选)如图所示,图甲表示某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分速度的vx-t图象,图乙表示该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分速度的vy-t图象(规定向上为正方向)。则( ),A.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B.物体做匀变速运动 C.t=8 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是5 m/s D.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明确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性质。 (2)根据分运动的性质确定合运动的性质。,【解析】选A、B、C。由图象可知

4、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 线运动,竖直方向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物体 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其运动轨迹是抛物线,选项A、B正确; t=8 s时,vx=3 m/s,vy=4 m/s, 选项C正确;由于物体的加速度竖直向上,故物体处于超重状 态,选项D错误。,【典题训练2】(2012江苏高考)(多选)如图所示,相距l的两小球A、B位于同一高度h(l、h均为定值)。将A向B水平抛出的同时,B自由下落。A、B与地面碰撞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不计空气阻力及小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则( ),A.A、B在第一次落地前能否相碰,取决于A的初速度 B.A、B在第一次落地前若不

5、碰,此后就不会相碰 C.A、B不可能运动到最高处相碰 D.A、B一定能相碰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解析】选A、D。A、B两个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均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落地之后在竖直方向上均做竖直上抛运动,在同一时刻始终处于同一高度上,A球在水平方向上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B两个小球一定能够相碰,D正确,B和C错误,只要A球的初速度足够大就可以在第一次落地之前相碰,A正确,答案选A、D。,【拓展提升】 【考题透视】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类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问题,分析近几年高考题,命题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一般考查对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定性判断。 (2)

6、偶尔考查对速度、位移和加速度的简单计算。,【借题发挥】解决运动合成和分解的一般思路 (1)明确合运动或分运动的运动性质。 (2)明确是在哪两个方向上的合成或分解。 (3)找出各个方向上已知的物理量(速度、位移、加速度)。 (4)运用力与速度的关系或矢量的运算法则进行分析求解。,【创新预测】 1.在无风的情况下,跳伞运动员从水平飞行的飞机上跳伞,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下列描绘下落速度的水平分量大小vx、竖直分量大小vy与时间t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解析】选B。跳伞运动员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并非为恒力,与速度有关,且速度越大受到的阻力越大,知道速度与所受阻力的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竖

7、直方向运动员受重力和空气阻力,速度逐渐增大,阻力逐渐增大,合力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减小,水平方向只受阻力,速度逐渐减小,阻力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减小。在v -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A、C、D错误,B正确。,2.(2012苏锡常镇二模)如图所示,两次渡河时船对水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已知第一次实际航程为A至B,位移为s1,实际航速为v1,所用时间为t1。由于水速增大,第二次实际航程为A至C,位移为s2,实际航速为v2,所用时间为t2,则( ) A.t2t1 B.t2t1 C.t2=t1 D.t2=t1,【解析】选D。因为两次渡河船垂直于河岸方向的分速度不 变,所以水速增大时,渡河的时

8、间不变,A、B项错误;因为 时间不变,所以 故D项正确。,【热点考向2】 平抛(类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 【典题训练3】(2012衡水二模)如图 所示为一真空示波管,电子从灯丝K发 出(初速度不计),经灯丝与A板间的加 速电压U1加速,从A板中心孔沿中心线 KO射出,然后进入两块平行金属板M、N形成的偏转电场中(偏转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电子进入M、N间电场时的速度与电场方向垂直,电子经过电场后打在荧光屏上的P点。已知M、N两板间的电压为U2,两板间的距离为d,板长为L1,板右端到荧光屏的距离为L2,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求:,(1)电子穿过A板时的速度大小; (2)电子从偏转电场射出时的

9、侧移量; (3)P点到O点的距离。,【解析】(1)设电子经电压U1加速后的速度为v0,由动能定理得 eU1= 解得 (2)电子以速度v0进入偏转电场后,垂直于电场方向做匀速直 线运动,沿电场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电子 在偏转电场运动的时间为t1,电子的加速度为a,离开偏转电 场时相对于原运动方向的侧移量为y1,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 学公式得,解得 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 解得 (3)设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沿电场方向的速度为vy,根据运动 学公式得,电子离开偏转电场后做匀速直线运动,设电子离开偏转电场后打在荧光屏上所用的时间为t2,电子打到荧光屏上的侧移量为y2,如图所示,水平方向:

10、 竖直方向: 解得 P到O点的距离为 答案:(1) (2) (3),【拓展提升】 【考题透视】该知识为每年高考的重点,分析近几年考题,命题规律有以下几点: (1)平抛(类平抛)运动常结合圆周运动的知识进行考查。 (2)类平抛运动常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形式考查。 (3)在综合题目中常结合功能关系进行考查。,【借题发挥】类平抛运动的求解方法 1.常规求解方法 将类平抛运动分解为沿初速度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垂直于初速度方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运用直线运动规律进行求解。 2.特殊分解方法 对于有些问题,可以过抛出点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将加速度、初速度沿坐标轴分解,然后分别在x、y轴方向

11、上列方程求解。,【创新预测】 1.如图所示,从倾角为的足够长的斜 面顶端,先后以不同的初速度水平向右 抛出相同的两只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两小球落到斜面上历时相同 B两小球落到斜面上的位置相同 C两小球落到斜面上时速度大小相同 D两小球落到斜面上时速度方向相同,【解析】选D。小球做平抛运动,由两分运动的特点知 得 因v0不同,则t不同, 由vy=gt、 可知,vy、v及h不同,故A、 B、C均错误,而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 知为定值,故D正确。,2.真空中的某装置如图所示,其中平行金属板A、B之间有加速电场,C、D之间有偏转电场,M为荧光屏。今有质子、氘核和粒子均由A板从静止开

12、始被加速电场加速后垂直于电场方向进入偏转电场,最后打在荧光屏上。已知质子、氘核和粒子的质量之比为124,电荷量之比为11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三种粒子从B板运动到荧光屏经历的时间相同 B三种粒子打到荧光屏上的位置相同 C偏转电场的电场力对三种粒子做功之比为122 D偏转电场的电场力对三种粒子做功之比为124,【解析】选B。粒子加速过程 从B至M用时 得 所以 选项A错 误。偏转位移 ,所以三种粒子打到荧光 屏上的位置相同,选项B正确。因WqEy,得W1W2W3 q1q2q3112,选项C 、D错误。,【热点考向3】圆周运动的综合运用 【典题训练4】(2012海南高考)如图,在竖直

13、平面内有一固定光滑轨道,其中AB是长为R的水 平直轨道,BCD是圆心为O、半径为R的 圆弧轨 道,两轨道相切于B点。在外力作用下,一小球 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撤除外力。 已知小球刚好能沿圆轨道经过最高点C,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 (1)小球在AB段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2)小球从D点运动到A点所用的时间。,【解题指导】“刚好能沿圆轨道经过最高点”的物理含义是到最高点C时轨道对小球的压力为零。结合牛顿运动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可迎刃而解。 【解析】(1)小球在BCD段运动时,受到重力mg、轨道的压力FN的作用,如图所示,根据题意,FN0,且小球在最高点C所受压力为零,

14、则FNC=0 ,设小球在C点的速度为v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设在B点的速度为vB,小球从B点运动到C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得: 小球在AB段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a, 则: 由式得: ,(2)设小球在D点速度为vD,下落到A点速度为v,由机械能守恒 定律得: 设由D点运动到A点的时间为t,由运动学公式得:v=vD+gt 由式得: 答案:(1) (2),【拓展提升】 【考题透视】该知识为每年高考的重点和热点,近几年的高考命题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点: (1)常结合平抛运动知识和功能关系进行综合考查。 (2)常结合电磁场知识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形式进行考查,此类问题综合

15、性较强。,【借题发挥】解决圆周运动力学问题的一般步骤 (1)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 (2)对其受力分析明确向心力的来源; (3)确定其运动轨道所在的平面、圆心的位置以及半径; (4)将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于圆周运动,得到圆周运动中的动力 学方程,有以下各种情况, 解题时应根据已知条件进行选择。,【创新预测】 如图所示,AB段为一半径R=0.2 m 的光滑 圆形轨道,EF为一倾角为 =30的光滑斜面,斜面上有一质 量为0.1 kg的薄木板CD, 木板的下 端D离斜面底端的距离为15 m,开始 时木板被锁定。一质量也为0.1 kg 的物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通过B点后被水平抛出,经过一段 时间后恰好以

16、平行于薄木板的方向滑上木板,在物块滑上木板的 同时木板解除锁定。已知物块与薄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取 求:,(1)物块到达B点时对圆形轨道的压力大小; (2)物块做平抛运动的时间; (3)若下滑过程中某时刻物块和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则这个速度为多大?,【解析】(1)物块由A到B 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在B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块对轨道的压力为3 N。 (2)设物块到达斜面的竖直速度为vy,则: vy=gt 解得:,(3)物块在E点的速度: 对物块:v=v+a1t 对木板:v=a2t a2=g(sin+cos)=7.5 m/s2 解得: 答案:(1)3 N(2) (3),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