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近现代史专项训练.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4386034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中国近现代史专项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7中国近现代史专项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7中国近现代史专项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7中国近现代史专项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7中国近现代史专项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中国近现代史专项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中国近现代史专项训练.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近现代史专项训练(一)1表1 18851892年田赋、厘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年份总额(千两)田赋(%)厘金(%)关税(%)188578276386179188188785787364196243188986187355174257189195394334171251189288816352172260表1反映了这一时期A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 B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C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 D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考点:解析:2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

2、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考点:解析:3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A国民党“一大”召开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双十协定的签订 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考点:解析:4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 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C美、苏两国间关系的变化

3、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考点:解析:51170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所撰燕宾馆诗中说:“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西山把菊看。”自注:“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酌酒相劝。”从中可以得知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B金朝对南宋使臣极为尊重考点:解析:C重阳节赏菊习俗源于女真 D女真族吸收了中原的文化6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加到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D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考点:解析:7据统计,到195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总额比1949年1

4、2月增加了12倍以上。这反映新中国A迅速实现经济稳定B经济状况根本好转C合理调整了工商业D人民收入迅速增加考点:解析:8.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考点:解析:9.1902-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只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这表明此时 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 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 C.学生以求取功名

5、为目的 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考点:解析:10.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战役考点:解析:11.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世界多极化趋势

6、加强 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考点:解析:中国近现代史专项训练(二)1.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考点:解析:2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

7、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表明作者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 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考点:解析: 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D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3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即行停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A百日维新 B戊戌政变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考点:解析:4清初著名诗人陈元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处题诗一首,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之句。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

8、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于民报,一时广为流传,章太炎此举意在A提倡反清复明 B抵制保皇势力 C宣扬传统文化 D激发民族主义考点:解析:5图5所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经济政策的变化 B工业结构的调整C农业经济的波动 D中苏关系的变化考点:解析:6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考点:解析:7甲午战争

9、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A民族觉醒程序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序不同考点:解析: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8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考点:解析: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91962年,中共中

10、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考点:解析: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10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考点:解析: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11.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

11、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张謇评论的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袁世凯考点:解析:中国近现代史专项训练(三)1.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考点:解析:2.1931年初,红一方面军开始侦察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1932年,红军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密码,这一成功 A.确保了红军对敌处于军事优势地位 B.为红军取得战场主动权创造了条件 C.加强了革命根据地间的协调作战能力 D.有利于红军实现战略方针的转变考点:

12、解析:3.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考点:解析: 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4.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考点:解析: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5.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