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模拟题及答案参考(一)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4356769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8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模拟题及答案参考(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模拟题及答案参考(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模拟题及答案参考(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模拟题及答案参考(一)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模拟题及答案参考(一)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模拟题及答案参考(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模拟题及答案参考(一)(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6 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模拟题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模拟题及答案参考(一)及答案参考(一)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 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 规范文化是人类的 ( C 生存样式生存样式 ) A、生存基础 B、自我完善方式 C、生存样式 D、生存条件 2、构成文化核心的是 ( D 价值系统价值系统 ) A、结构形态 B、文化模式 C、文化范畴 D、价值系统 3、 搜神记的作者是 ( B 干宝干宝 ) A、刘义庆 B、干宝 C、郭宪 D、张华 4、明清时期小说作者的地域分布主要在 ( C 江浙一带江浙一带 ) A、陕

2、西河南一带 B、河北山东一带 C、江浙一带 D、湖南广东一带 5、中国第一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 C 金瓶梅金瓶梅 ) A、 红楼梦 B、 醒世姻缘传 C、 金瓶梅 D、 歧路灯 6、物质文化是人类的 ( A 生存基础生存基础 ) A、生存基础 B、生存样式 C、自我完善方式 D、生存条件 7、战国时期被并称为“显学”的是 ( D、儒家与墨家、儒家与墨家 ) A、法家与墨家 B、墨家与道家 C、道家与儒家 D、儒家与墨家 8、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自 ( B 老子老子 ) A、 论语 B、 老子 C、 庄子 D、 周易 9、 山海经成书于 ( C、战国、秦之际、战

3、国、秦之际 ) A、春秋时期 B、商周时期 C、战国、秦之际 D、秦汉之际 10、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 D、朱熹、朱熹 ) A、周敦颐 B、程颢 C、程颐 D、朱熹 11、精神文化是人类的 ( D、自我完善方式、自我完善方式) A、 生存基础 B、生存样式 C、生存条件 D、自我完善方式 2 / 6 12、玄学盛行于 ( C、魏晋时期、魏晋时期 ) A、 先秦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13、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出自 ( A、 论语、 论语 ) A、 论语 B、 孟子 C、 大学 D、 中庸 14、第一次将小说著录正史的是 ( D、 三国志、

4、三国志 ) A、 史记 B、 汉书 C、 后汉书 D、 三国志 15、 世说新语的作者是 ( B、刘义庆、刘义庆 ) A、干宝 B、刘义庆 C、葛洪 D、郭宪 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至少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 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多选或少选均不给分: 1、按照广义的文化定义,文化包括 (A 物质文化物质文化 ) (C 精神文化精神文化 ) (E 规范文规范文 化化) A、 物质文化 B、地域文化 C、精神文化 D、民俗文化 E、规范文化 2、保存上古神话较多的先秦文献有 (A 山海经 ) ( E 楚辞楚辞 ) A、 山海经B、 穆天子传C、 史记D、

5、 汉书E、 楚辞 3、佛道文化影响古代小说的四种方式是(A 直接宣扬佛道教义直接宣扬佛道教义) ( B 将佛道观念作为表现手段将佛道观念作为表现手段) ( C 将佛道观念作为教化的辅助手段将佛道观念作为教化的辅助手段) ( D 将将 佛道哲理佛道哲理作为创作的主旨作为创作的主旨) A、 直接宣扬佛道教义 B、将佛道观念作为表现手段 C、将佛道观念作为教化 的辅助手段 D、将佛道哲理作为创作的主旨 E、将佛道观念作为批判传统思想的武器 4、被魏晋时期玄学家称为“三玄”的典籍是( B 老子老子 ) (D 庄子庄子 ) ( E 周易周易 ) A、 墨子 B、 老子 C、 韩非子 D、 庄子 E、 周

6、易 5、 民间信仰与宗教的不同特性是 (A 功利性功利性 ) (B 自发性自发性) (D 神秘性神秘性) ( E 散散 3 / 6 漫性漫性) A、 功利性 B、自发性 C、组织性 D、神秘性 E、散漫性 6、下列文化范畴属于精神文化的有( A 宗教信仰宗教信仰) ( B 审美意识审美意识) ( D 文学文学 艺术艺术) A、宗教信仰 B、审美意识 C、社会组织 D、文学艺术 E、法律形式 7、最能体现某一文化体系基本特征的是该文化体系的( A 结构特征结构特征) ( C 价价 值观念值观念)( D 思维模式思维模式) A、结构特征 B、理论体系 C、价值观念 D、思维模式 E、审美理想 8、

7、旧题东方朔撰的志怪小说集有 ( B 神异经神异经 ) ( D 十洲记十洲记 ) A、 汉武帝故事 B、 神异经 C、 汉武内传 D、 十洲记 E、 西京杂 记 9、下列唐传奇中有神怪出现的是(B任氏传任氏传 ) (C 柳毅传柳毅传 ) A、 李娃传B、 任氏传C、 柳毅传D、 虬髯客传 E、 莺莺传 10、下列作品属于世情小说的有( C 金瓶梅金瓶梅 ) ( D 醒世姻缘传醒世姻缘传 ) ( E 红红 楼梦楼梦 ) A、 杨家府演义B、 说岳全传C、 金瓶梅D、 醒世姻缘传 E、 红楼梦 11、 下列文化范畴属于规范文化的有 ( A 社会组织社会组织) (B 政治和法律形式政治和法律形式) (

8、 C 风风 俗习惯俗习惯) ( D 伦理道德伦理道德) 、社会组织 、政治和法律形式 、风俗习惯、伦理道德 、 文学艺术 12、 东方文化模式有 (A 印度文化模式印度文化模式) (B 中国文化模式中国文化模式) (C 日本文化模式日本文化模式) A、 印度文化模式 B、中国文化模式 C、日本文化模式 D、阿拉伯文化模式 E、中 亚文化模式 13、道教的思想渊源有 ( A 古代巫术古代巫术)( B 神仙信仰神仙信仰) ( C 方仙术方仙术) A、 古代巫术 B、神仙信仰 C、方仙术 D、谶纬神学 E、黄老思想 4 / 6 14、 聊斋志异中由鬼幻化为人的作品是(A聂小倩聂小倩 ) ( B连琐连

9、琐 ) ( E 小小 谢谢 ) A、 聂小倩B、 连琐 C、 青凤 D、 红玉 E、 小谢 15、下列人物出现于儒林外史的有 ( A 杜少卿杜少卿) ( B 荀荀玫玫) (D 虞育德虞育德) (E 庄绍光庄绍光) A、杜少卿 B、荀玫 C、常时节 D、虞育德 E、庄绍光 三、名词解释题:三、名词解释题: 1、文化转型期、文化转型期 :指离异作用占主导地位的时期,这时文化发展明显产生危机和 断裂,同时又进行急遽的重组与更新。与认同时期相比,转型时期的文化对社会各 个领域所产生的影响更为巨大深刻。 2、思维模式、思维模式 :指一定的社会人群在接收、反映、思考、加工外界信息过程中 所形成的思维惯性定

10、式。其本质是连接思维对象、思维工具和思维主体之间关系的 定型化结构 3、 四游记 :、 四游记 :指杨致和的西游记传 、吴元泰的东游记 、余象斗的南游 志传及北游记 。 四游记全部取材于在民间流传甚广的几位佛道中人及其传 说。清代中叶,书商遂合四书为四游记 。 4、世情小说、世情小说:指以现实生活为描写的素材,展示种种事态人情的小说。 “大率 为离合悲欢及发迹变态之事,间杂因果报应,而不甚言灵怪。 ” 5、规范文化、规范文化 :指人类生存的样式,它包括社会组织、制度、政治和法律形式、 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语言、教育等文化范畴。 6、价值观、价值观 :指人们对社会事物和现象在思想、感情、信念、观

11、念上的取向准 则,它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是不同的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在观念形态上凝 聚,在社会文化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 7、志怪小说:、志怪小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小说。它记述神仙方术、鬼魅妖怪、殊 方异物、佛法灵异,虽然许多作品中表现了宗教迷信思想,但也保存了一些具有积 5 / 6 极意义的民间故事和传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是佛道二教的产物,是佛道 二教观念教义的具体化和形象化。 8、 “三言”、 “三言” : “三言”是喻世明言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三部小说 集的总称,编者是冯梦龙。 “三言”每集 40 篇,共 120 篇。这些作品有的是辑录了 宋元明以来的旧本,有的是据

12、文言笔记、传奇小说、戏曲、历史故事,乃至社会传 闻再创作而成,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 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 9、物质文化、物质文化 :指人类生存的基础,它包括工具、房屋、器皿、机械、生活等 文化范畴。 10、神话历史化、神话历史化:所谓神化历史化,就是把神化看成是历史传说,通常的做法 是把天神下降为人的祖神,并把神化故事当做史实看待,构成了一些虚幻的始祖以 及它的发展谱系。 11、唐传奇、唐传奇 :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 传奇闻异事。它的特征是“作意好奇” 、 “有意为小说”

13、以及注重辞采。唐传奇以愉 悦性情为旨归,关注个体生命和个体情感,全方位地展示纷纭复杂的人世生活,让 诸色人等在作品中跃动,借以寄寓个人的志趣爱好和理想追求。它具有不拘囿于现 实生活记录,而善于借虚构来营造真切感人之情境的特点。 12、 “二拍”、 “二拍” : 明代凌朦初编著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各四 十卷,人称“二拍” 。在明末清初众多的拟话本作品中, “二拍”属于那种既有广泛 影响又有严重缺陷的一类。其中以男女情爱、性爱为题材的作品约占三分之一,这 些作品瑕瑜互见,既在一定程度上大胆肯定了男女情爱的合理性,又有露骨的色情 描写及维护封建礼教的污点和局限。 13、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指人类自我完善的方式,它包括宗教信仰、审美意识、文学艺 术等文化范畴。 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心理学理论/研究方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