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浙江专用)高中生物 3.3酶课时提能演练 浙科版必修1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313357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程复习方略】(浙江专用)高中生物 3.3酶课时提能演练 浙科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全程复习方略】(浙江专用)高中生物 3.3酶课时提能演练 浙科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全程复习方略】(浙江专用)高中生物 3.3酶课时提能演练 浙科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全程复习方略】(浙江专用)高中生物 3.3酶课时提能演练 浙科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全程复习方略】(浙江专用)高中生物 3.3酶课时提能演练 浙科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程复习方略】(浙江专用)高中生物 3.3酶课时提能演练 浙科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程复习方略】(浙江专用)高中生物 3.3酶课时提能演练 浙科版必修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程复习方略】(浙江专用)2013版高中生物 3.3酶课时提能演练 浙科版必修1 (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1海南高考)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B.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环境的改变无关C.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D.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2.-半乳糖苷酶能催化乳糖生成半乳糖和葡萄糖,但不能催化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这表明-半乳糖苷酶的催化作用具有( )A高效性 B专一性 C稳定性 D多样性3.(2012台州模拟)下列四项中的曲线是用过氧化氢作实验材料,根据有关实验结果绘制

2、的。其中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 )4.将肠淀粉酶溶液的pH由1.8调高至12的过程中,其催化活性表现为图中的(纵坐标代表催化活性,横坐标代表pH) ( )5.(2012嘉兴模拟)现有三支试管A、B、C,先向A、C试管内各加入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向B试管内加入2 mL蔗糖溶液,再按图示步骤操作,最后分别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高效性B.A和C试管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C.B、C试管内都会出现红黄色沉淀D.A、B试管内都会出现红黄色沉淀6.图中的新鲜土豆片与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 )A.若有气体大量产生,可推测新

3、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B.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率加快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D.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7.(2012嘉兴模拟)如图所示为不同条件下的同种酶促反应速率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影响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的浓度B.影响BC段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是酶量C.温度导致了酶促反应和的速度不同D.曲线显示,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78.(易错题)下表是为探究酶的专一性而设计的实验方案,ad代表试管,代表实验步骤。对该实验方案的有关评价,错误的是( )abcd淀粉溶液2 mL蔗糖溶液2 mL唾液淀

4、粉酶溶液2 mL唾液淀粉酶溶液2 mL80100水浴加热10 min将c倒入a,将d倒入b80100水浴加热10 min加入现配的本尼迪特试剂2 mL37恒温水浴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A.本实验方案中温度的变化属于自变量B.步骤和步骤会影响酶的活性C.步骤和步骤的温度设置错误D.步骤和步骤的操作顺序有误9.(预测题)在生产中常用的普通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在4060 之间,而极端耐热淀粉酶在100 仍能保持较高的活性。某同学想设计一个实验以探究温度对两种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判断下列与该同学实验设计相关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设计实验时除自变量和因变量外,还应注意温度、pH等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B

5、.极端耐热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为100 C.高温不会使极端耐热淀粉酶失去活性D.该实验的因变量可用碘碘化钾溶液或本尼迪特试剂检测10.(2012杭州模拟)下列是有关某种淀粉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表和图所示。根据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试管编号pH887温度604040淀粉酶1 mL1 mL1 mL淀粉1 mL1 mL1 mLA.物质甲是淀粉酶抑制剂B.此种淀粉酶较适合在40的环境中起作用C.此种淀粉酶在中性环境中的作用速率比碱性环境中的快D.此种淀粉酶在作用35分钟后便会失去活性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11.(18分)已知2H2O22H2OO2,可以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O

6、2的生成速率(即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率)来判断H2O2分解反应的速率。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使其能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蒸馏水,MnO2,0.01%过氧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1)实验步骤:_;_;_。(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整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O2的释放速率从快到慢依次是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3)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80 ,重做上述实验,O2释放的速率最快的是_,原因是_。12.(12分)在“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中,一位

7、同学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取1支试管,向其内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第二步:再注入新鲜的唾液淀粉酶溶液2mL振荡。第三步:接着注入本尼迪特试剂2mL(边加入,边振荡)。第四步:将试管下部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中,热水浴加热2min3min。实验现象:试管内液体仍呈蓝色。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现象说明淀粉_。(2)要使实验第四步出现“试管中的液体由蓝色变成红黄色”的实验现象,你认为应如何改进该实验步骤?_。(3)上述(1)和(2)两小题,能够说明淀粉酶具有的特性是_。(4)该同学根据第(2)小题作了改进,看到了预期的实验现象,于是得出结论: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具有专一性。但

8、其他同学认为这两点结论均不妥,其理由是:a._。b._。13.(20分)(探究创新题)某同学在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一)实验原理:(1)淀粉遇碘碘化钾溶液变蓝,麦芽糖遇碘碘化钾溶液不变蓝。(2)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不含有蔗糖酶,所以只能分解淀粉为麦芽糖,而不能分解蔗糖。(二)实验步骤:取A、B、C三支洁净试管,按表中顺序进行操作:操作步骤加入2 mL淀粉糊加入2mL蔗糖溶液加入清水加入2 mL稀释唾液30水浴中滴入数滴碘碘化钾溶液观察结果试管A2 mL30分钟变蓝试管B30分钟不变蓝试管C30分钟不变蓝 (三)通过该实验,这位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唾液淀粉酶只能分解淀粉,

9、不能分解蔗糖,证明了“酶具有专一性”。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的实验设计所用的实验原理( )A.不正确B.无法检测淀粉是否被水解C.非常好D.无法检测蔗糖是否被水解(2)该实验中采用了两组对照,它们分别是_、_,分别比较的是_、_。(3)你认为应对该实验哪一步骤进行改进后才完善,将_,并给予_条件。这时试管C的结果为_,说明_。答案解析1.【解析】选C。A项,酶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不是提供反应的活化能;B项,酶的活性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温度、pH等;C项,结构决定功能,酶的结构改变,活性就会丧失。D项,酶是一种催化剂,催化反应前后不会改变。2.【解析】选B。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的反应,

10、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3.【解析】选A。由A项图可知,加入过氧化氢酶、MnO2、未加催化剂达到相同平衡点所用时间不同,加入过氧化氢酶用时最少,故酶具有高效性。B项反映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C项表示pH对酶活性的影响。D项中未达到相同的平衡点。4.【解析】选C。肠淀粉酶的最适pH在8.0左右,在pH为1.8的环境中,肠淀粉酶失去活性,这种失活是不可逆的,即使恢复最适pH,其活性也不会恢复。5.【解析】选B。A和B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A错误。唾液淀粉酶不能催化蔗糖水解,B中无还原糖生成;煮沸后,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淀粉不能水解成还原糖,C错误。A内可生成还原糖,可能出现红黄色沉淀。6.

11、【解析】选C。新鲜生物组织中有过氧化氢酶,能将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且酶越多,反应越快,当反应物无剩余时,反应不再进行,但酶仍存在;该实验受到温度、pH等的影响。7.【解析】选D。AB段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影响该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的浓度。BC段随着底物浓度增加,反应速率保持不变,说明底物浓度不是该段的限制因素,底物充足,酶浓度可能成为限制因素。曲线和曲线的不同是温度。图中没有反映出温度梯度,故不能说37为最适温度。8.【解题指南】1.考查实质:本题考查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2.解题关键:(1)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7,步骤中的水浴加热导致唾液淀粉酶变性失活。(2)明确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不能用本尼迪特试剂作为检测试剂。【解析】选A。本实验中底物不同是自变量,故A错误。步骤和步骤中温度会影响酶活性,B正确。步骤温度应设置为37;步骤应设置为80100水浴,C正确。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为,D正确。9.【解析】选D。A项错误,因为温度就是该实验的自变量。题干中只指出“极端耐热淀粉酶在100 仍能保持较高的活性”,据此不能确定极端耐热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为100 ,B项错误。温度影响酶活性,同样对极端耐热淀粉酶也会有影响,C项错误。碘碘化钾溶液遇淀粉反应呈蓝色,而淀粉在该实验中作为反应底物,可用碘碘化钾溶液检测底物的存在;淀粉被淀粉酶水解后,产物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