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新学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2讲 氮的循环单元质量检测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312211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版新学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2讲 氮的循环单元质量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金版新学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2讲 氮的循环单元质量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金版新学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2讲 氮的循环单元质量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金版新学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2讲 氮的循环单元质量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金版新学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2讲 氮的循环单元质量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版新学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2讲 氮的循环单元质量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版新学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2讲 氮的循环单元质量检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版新学案2012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2讲氮的循环单元质量检测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轿车安全气囊(SRS)在轿车受到撞击时,气囊内的NaN3能在2535 ms内产生大量的无毒气体而使气囊鼓起,保护乘坐者安全,这种气体是()AN2BNOCNO2 DN2O4解析:NO、NO2、N2O4均有毒。答案:A2下列现象的产生与人为排放大气污染物氮的氧化物无关的是()A闪电 B光化学烟雾C酸雨 D臭氧层空洞解析:B、C、D选项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的结果,均与人为排放的氮的氧化物有关

2、。而A选项则是一种自然现象。答案:A3最新研究发现,人体内自身产生的NO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恢复血管柔软性和弹性。下列有关NO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NO不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BNO暴露在空气中,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C实验室可利用铜和稀硝酸反应制备少量NOD由信息可知,人类吸入大量NO有利于身体健康解析: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A项正确;常温常压下NO可与氧气直接化合生成红棕色的NO2,B项正确;实验室可利用Cu和稀硝酸反应制备少量NO,C项正确;NO有毒,大量吸入会引起中毒,D项不正确。答案:D4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NO2,NO2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

3、污染物之一,在日光照射下,NO2发生一系列光化学烟雾的循环反应,从而不断产生O3,加重空气污染。反应过程为2NO22NO2O;2NOO22NO2;OO2O3。下列对该反应过程及产物叙述正确的是()ANO2起催化剂作用 BNO起催化剂作用CNO2只起氧化剂作用 DO3与O2为同分异构体解析:反应过程得O22O,OO2O3,NO2起催化剂作用,反应过程中N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A项正确,B、C项错误;O3与O2相对分子质量不相同,不是同分异构体,属同素异形体,D项错误。答案:A5现有下列物质:氯水氨水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AgNO3溶液,其中必须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的是 ()A BC D解析:见光易

4、变质的试剂一般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答案:B6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浓HNO3和稀HNO3都具有氧化性B铜与HNO3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金属与HNO3反应一般不产生氢气D可用铁或铝制品盛装浓HNO3解析:Cu与HNO3反应时还原产物为NO2或NO,不是置换反应,浓HNO3可使铁、铝钝化。答案:B7实验室里可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干燥、贮存某气体R,多余的气体可用水吸收,则R是()ANO2 BHClCCH4 DNH3解析:由储气瓶的连接方式知,瓶内只能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NO2、HCl排除;由尾气吸收装置知,该气体为极易溶于水,C项被排除。答案:D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北京T8)

5、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B(天津T3)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C(广东T12)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D(江苏T3)HNO3NONO2,以上各步变化能通过一步实现解析:A项中:3Cu8H2NO3=3Cu22NO4H2O,该项不正确。答案:A9在如右图所示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c呈喷泉状态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分别是表中的()a(干燥气体)b(液体)ANO2H2OBNO4 molL

6、1 NaOH溶液CCl2饱和NaCl溶液DNH31 molL1盐酸解析:A项能形成喷泉,但最终溶液充满烧瓶的,不符合题意;B、C项不能形成喷泉;D项能形成喷泉,且溶液最终充满烧瓶。答案:D10无色的混合气体甲中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 mL气体甲经过下图实验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气体甲的组成可能为()ANH3、NO2、N2 BNH3、NO、CO2CNH3、NO2、CO2 DNO、CO2、N2解析:因为是无色混合气体,所以没有NO2,从反应流程看,气体部分被浓硫酸吸收,说明存在NH3,通过足量的Na2O2后,气体显红棕色,说明生成了NO2,

7、则原来气体中存在NO以及CO2,最后气体被水吸收后有气体剩余,可能是生成的NO和过量的氧气,也可能含有N2,所以原混合气体中一定有NH3、NO、CO2,可能有N2,符合题意的是B项。答案:B11将盛有12 mL NO2和O2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2 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和剩余的2 mL气体分别是()A1.2 mL,NOB2.4 mL,O2C3.5 mL,O2 D4 mL,NO解析:解题依据的化学反应原理为:4NO2O22H2O=4HNO33NO2H2O=2HNO3NO设O2的体积为x,剩余的气体有两种可能:若剩O2,则V剩x(12 mLx)2 mL,

8、解得x4 mL,选项B、C不正确。若剩NO,则V剩(12 mLx)4x2 mL,解得x1.2 mL,选项D不正确,选项A正确。答案:A12在标准状况下将1.92 g铜粉投入一定量浓HNO3中,随着铜粉的溶解,反应生成的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当铜粉完全溶解后共收集到由NO2和NO组成的混合气体1.12 L,则混合气体中NO的体积为()A112 mL B1 008 mLC224 mL D448 mL解析: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0.05 mol,192 g铜的物质的量为0.03 mol。设NO的物质的量为n1,则NO2为0.05n1根据得失电子相等得:3n1(0.05 moln1)10.03 mol2解得n

9、10.005 mol,V(NO)0.005 mol22.4 L/mol0.112 L112 mL。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3(10分)将红热的固体单质甲放入久置呈黄色的溶液乙中,剧烈反应产生混合气体A,A在常温下不与空气反应,且有以下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_、乙_、丙_、B_(填化学式)。(2)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乙与丙也能反应,写出离子方程式_。(4)若常温下A的体积是5.6 L,则相同条件下从澄清石灰水中挥发出的B的体积约为_L。解析:由溶液乙久置呈黄色可知乙为浓硝酸,从而知甲为炭,气体A为CO2和NO2混合气体,B为NO;由C为蓝色溶液可

10、推知C中含有Cu2,即丙为铜。答案:(1)CHNO3CuNO(2)C4HNO3(浓)CO24NO22H2O(3)Cu4H2NO3=Cu22NO22H2O(4)1.4914(10分)(2010福州期考)如图中AJ分别代表相关反应中的一种物质,已知A分解得到等物质的量的B、C、D,已知B、D为常温下气态化合物,C为常温下液态化合物,图中有部分生成物未标出。请填写以下空白:(1)A的化学式_,B的电子式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DGH_;FJBCI_。(3)写出ANaOHD的离子方程式_。解析:C为常温下液态化合物,又能与过氧化钠反应,则C为H2O,G为O2;B为常温下气态化合物,又能与镁

11、反应,则B为CO2;A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NaOH反应生成D为常温下气态化合物,说明A为铵盐,D为NH3,A分解得到等物质的量的B、C、D,则A为NH4HCO3,可根据上述推导进行推断解答。答案:(1)NH4HCO3(2)4NH35O24NO6H2OC4HNO3(浓)=CO24NO22H2O(3)NH4HCO32OHNH3CO322H2O15(17分)铜与浓硝酸反应和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物不同,实验现象也不同。(1)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证明并观察到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物为NO,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你根据他们的思路,选择下列药品,完成该实验,并叙述实验步骤。药品:稀硝酸、稀盐酸、Zn粒、CaCO3固体步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_;_;用注射器向试管内推入氧气(或空气)。(2)推入氧气或空气的目的是_。(3)分别将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均过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所得到的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某同学提出这可能是Cu2浓度差异引起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_(填“同意”或“不同意”),原因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