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病的推拿疗法.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4310558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腰椎病的推拿疗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腰椎病的推拿疗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腰椎病的推拿疗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腰椎病的推拿疗法1. 腰椎病基本手法 腰椎病推拿疗法是通过不同大小、方向的外力 ,施于人体体表部位 ( 经穴 ), 具有调整内脏功能、平衡阴阳、活血化瘀、促进气血生成和组织代谢、解除肌肉紧张、松解粘连、理筋复位的作用。不仅是治疗腰椎病的常用方法 ,也是诊断方法。 腰椎病的基本推拿手法与颈椎病的手法相同 ,常用的有摩法、揉法、拿法、提法、扳法。下面介绍另外两种腰椎病常用的手法。 (1) 腰部摇法 :患者坐位 ,术者站在患者侧面 ,用两腿夹住患者下肢 ,双手分别扶住双肩 ,用力向左右作旋转摇动。此法具有滑利腰椎关节 ,松懈关节滑膜、韧带及关节囊粘联的作用。能有效地缓解腰椎运动功能障碍、关节僵硬、屈

2、伸不利等症状。 (2) 斜扳法 :患者俯卧位 ,术者站在患者侧面 ,一手拇指指腹点压腰部患处 ,并向棘突旁推顶 , 另一手臂握住对侧下肢膝关节前侧 ,令下肢伸直并后伸。拇指的推力与下肢后伸的力量产生对抗 ,使腰部扭转。操作中点压腰部时力量宜适中 ,斜扳拔伸的幅度应以患者耐受为度 ,一般需一分钟左右。此法具有舒顺筋络 ,活血止痛作用 ,可用于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问盘突出症等。 2.“施氏三步九法” 具有调整内脏功能、平衡阴阳、促进气血生成、活血祛瘀、促进组织代谢、解除肌肉紧张、理筋复位的作用 ,是治疗背柱病的常用方法。“施氏三步九法”的原理不仅适用于颈椎病 ,同样也适用于腰椎病 ,“施氏三

3、步九法”基本步骤为: 第一步:理筋 第一法 摩法 :以手掌面在腰背部作直线或圆形的有节律的摩动。摩动时不离开皮肤 ,动作轻柔 ,由浅入深 ,用力和缓 ,不带动深层组织 ,快慢适度 ,使按摩部位有微热舒适感为宜。具有活血通脉、通经活络、发散解表。 第二法 揉法 :以手掌、掌根或手指指面置于患者腰背部 ,沿脊中线、两侧膀胱经线进行按揉。并推动皮下浅层组织在深层组织界面上作轻快和柔和的回旋运动。施术时 ,肩、肘 、手臂放松 ,以肘为支点 ,前臂连同腕关节作轻柔缓和的回旋摆功 ,手法轻快、柔和、深透 ,揉动幅度由小到大 ,着力持续均匀连贯。指面或掌面要贴于体表 ,避免摩擦皮肤。本法有舒筋通络、温经散寒

4、、活血化瘀。 第三法 滚法 :术者用于掌尺侧 ( 呈半握拳状 ) 在患者腰背部滚动 ,主要沿督脉、两侧膀胱经及疼痛部滚动 ,要在治疗部吸定反复轻柔地滚按 ,并逐渐移动到另一治疗点 ,手法时术者宜用腕力带动掌部 ,力量由轻到重 ,再由重到轻 ,并由腰部移行至臀邱、大腿及小腿肌腹。以上手法具有活血通脉、通经活络、松解粘连 、祛瘀止痛等作用 ,适用于急慢性伤筋而致痉挛或粘连者。 第二步:整骨 第四法 拔伸法 :患者俯卧位 ,双手抓住床头 ,助于立于床尾 ,双于握住患者踝部。术者立于患者左侧 ,用右手掌根部按住患椎 ,双手重叠 ,双臂伸直垂直用力下压。完成上述准备后 ,嘱患者腰部放松。助于将双手握住的

5、踝部提起向后上牵引 ,同时上下抖功。术者轻快而有弹性地按压患者腰部35 次。 第五法 屈腰法 :患者仰卧位 ,屈髋屈膝 ,双手交叉抱膝。术者立于患者右侧 ,用左手或左肘托起患者颈部 ,右手抱住患者双膝 ,令患者在仰卧起坐 ,术者双手同时加力 ,使腰椎极度屈曲。 第六法 斜扳法 :患者先右侧卧位 ,全身放松 ,右下肢伸直 ,左下肢屈髋屈膝 ,左足放于右大腿上 ,右手放于枕头上 ,左手屈时放在腰部 ,头稍后仰。术者立于患者右侧床边 , 左手抓按患者左肩 ,右肘按抵患者左侧髂部 ,双手同时将患者左肩向后 ,左髂部向前发力扭转 , 此时常可听到腰部发出“咯嚓”的响声 ,反复 23 次。然后令患者翻身

6、,重复上述斜扳手法。 第三步:通络 第七法 点法 :具有补泻经气、调和阴阳、舒经活络、解痉止痛的功效。以手指端或指间关节突着力于腰脊两侧骶棘肌肉、穴位或一定部位上按压、点戳 ,称为点法。临床上常用拇指、食指、中指的指尖或食中指屈曲的近端指间关节突点按所需治疗的部位 ,用力先轻后重 ,再由重到轻 ,反复点压。 第八法 抖法 :用双手握住患者双踝 ,轻微用力作连续的小幅度上下抖动。动作要领:用手握住患者下肢的远端轻轻地用力作连续的小幅度上下快速抖动 ,抖动幅度要小 ,频率要快 ,要求患者肌肉充分放松配合。临床应用能松弛肢体肌肉关节 ,缓解外伤后所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 ,并减轻施行重手法后的反应 ,以

7、增加舒适感。 第九法 拍法 :用于拍打患处的手法叫拍打法 ,动作要领:操作时用拳、手掌或手指尖叩击施术部位 ,要求蓄劲收提 ,用力轻巧而有反弹感 ,动作有节奏 ,快慢要适中 ,腕关节活动范围不宜过大。拍打颈肩腰背、督脉、膀胱经 ,能疏通气血、祛风散寒 , 消除疲劳酸胀。 3. 适应症与禁忌症 一般来说 ,手法治疗的适应症是很广的 ,常见的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小关节紊乱、非中央型腰椎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骨关节炎以及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腰背痛等病都可选用手法治疗。 禁忌症 ( 包括慎用症 ): (1) 腰椎盘突出中央型有明显神经压迫者; (2) 腰椎有结核、肿瘤等骨质破坏及明显骨质疏松症者; (

8、3) 腰椎局部或全身有明显炎症、感染者 ,或有严重的凝血机能障碍 ,易于导致出血性疾病者; (4) 腰椎有骨折、脱位及腰椎严重不稳者; (5) 有脊髓空洞症等髓内疾病 ( 包括炎症、肿瘤 ) 者; (6) 精神失常者; (7) 严重饥饿 ,过度疲劳 ,低血糖 ,低血压等易于在手法时发生虚脱等慎用手法。 4. 注意事项 尽管手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然而 ,它毕竟是一种外力作用于人体 ,如果适应证选择不当或操作失误 ,不但影响疗效 ,而且对人体可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手法治疗前必须全面分析病情 , 做到因人而异辨证施治 ,为此特提出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 严格掌握适应症 ,诊断不明或不适于手法治疗者 ,不要轻易施行手法治疗; (2) 手法前向病人讲清楚手法的有关问题 ,使病人精神不要紧张 ,肌肉放松 ,主动配合治疗。 (3) 手法时医患体位要适当 ,手法用力要柔和 ,边做手法边观察病人反应 ,出现不良反应时立即停止手法治疗。 (4) 对于手法后出现头晕、恶心、心慌、出汗等反应者 ,应立即让病人平卧 ,密切观察血压、脉博、心跳等情况 ,并采取必要的治疗。有的病人在手法后最初两天内感到酸胀、疼痛等不适或加重者 , 可能是手法的正常反应 ,数日后多可消失。 (5) 在行腰椎旋转手法时 ,用力要适中 ,以防发生意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