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

上传人:嘻哈 文档编号:144276576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0.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专题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1专题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1专题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1专题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1专题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专题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通史复习,专题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 (前2070-前221),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通史复习,1. 导 图 回忆,专题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 (前2070-前221),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通史复习,2. 知识梳理,一、夏商周(前2070-前771) 奴隶制文明的发展、繁荣 (一)经济,1.农业,生产力:石器锄耕(少量青铜农具)+ 水草土虫害 + 五谷桑麻 生产关系:井田制 (1)土地制度:土地国有制(“公田”-天子私有) 诸侯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买卖 (2)经营方式:奴隶主驱使奴隶集体耕作 (“千耦其耘”) (3)剥削方式:奴隶主占有全部劳动成果, 2021

2、届高三历史一轮通史复习,2. 知识梳理,一、夏商周(前2070-前771) 奴隶制文明的发展、繁荣 (一)经济,2.手工业,生产力:青铜时代 礼器、兵器 (“3000年前中国的名片”) 生产关系:“工商食官”(官府垄断手工业和商业),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通史复习,2. 知识梳理,一、夏商周(前2070-前771) 奴隶制文明的发展、繁荣 (二)政治,1.王位世袭制:“传子”(“家天下”) 血缘:依据和范围发生明显变化 2.分封制:“授田授民” “封邦建国”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3.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息争”、维持稳定) 4.礼乐制度:贵族的生活礼仪规范,带有明显的等级和宗法色彩,朝见、

3、随从、镇守、交纳,置官、武装、征收,独立性,服从性,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通史复习,2. 知识梳理,一、夏商周(前2070-前771) 奴隶制文明的发展、繁荣 (二)政治,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通史复习,2. 知识梳理,一、夏商周(前2070-前771) 奴隶制文明的发展、繁荣 (三)思想 (四)教育:“学在官府”“官师合一”贵族垄断受教育 (五)文艺:甲骨文(兽骨)、金文(青铜器) (六)科技:夏小正、殷历-干支纪日法 中国早期社会不管是治理方式,还是发展程度,都带有明显的原始遗风,但毕竟开创了全新的局面,开始进入国家文明阶段,创造了繁荣的奴隶制文明(家国同体、宗法敬祖、文化认同、青铜时

4、代等)。,周礼,礼:礼仪、礼乐等生活规范 民本:“民为邦本”、“敬天保民”,为孔子儒家思想的创立提供了历史依据,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通史复习,2. 知识梳理,二、春秋战国(前770-前221) 新旧制度的更替 (一)经济:奴隶制生产方式瓦解,封建生产方式诞生,大转型、大变革,(1)文明形态:奴隶制文明 封建制文明 (2)国家形态:分裂动荡 统一稳定,1.农业,生产力:精耕细作(铁器牛耕 - 耕犁工具、耕作技术、 水利工程、灌溉工具、农作物、农书等) 生产关系:封建土地私有制(见下页),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通史复习,2. 知识梳理,二、春秋战国(前770-前221) 新旧制度的更替 (一

5、)经济:奴隶制生产方式瓦解,封建生产方式诞生,1.农业:生产关系 - 封建土地私有制 (接上页) (1)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地主+自耕农),土地国有制:屯田制、均田制(为了抑制土地兼并, 本质上是封建生产关系),封建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地主私有制,农民私有制,(占主导),a.兼并者、出租给佃农收取地租 b.近代反封建的主要内容(洪、孙、 毛等),1952年土改被彻底废除,a.自耕农,可能被兼并而沦为佃农 b.封建税收的实际承担者,19956年 三大改造后基本结束,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通史复习,2. 知识梳理,二、春秋战国(前770-前221) 新旧制度的更替 (一)经济:奴隶制生产方式

6、瓦解,封建生产方式诞生,1.农业:生产关系 - 封建土地私有制 (1)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地主+自耕农) (2)经营方式:小农经济(自耕农+佃农-租佃关系) (个体农耕,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 (3)分配方式:自耕农交税,佃农交租,都能拥有部分劳动成果 (4)经济形态:自然经济(自给自足-交税+家庭消费,无商品交换) (5)经济政策:重农政策、农本、以农立国(商鞅变法) 2.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发展 + 家庭手工业出现 + 民营手工业出现 3.商业:大私商出现(吕不韦)+ 抑商政策(商鞅变法),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通史复习,2. 知识梳理,1.社会日益分化成地主和农民两个对立阶级:

7、 (土地私有制 + 小农经济) 2.社会流动加快:士 + 功臣 + 地主势力等上升 (背景) (1)经济:土地私有制保证了地主阶级的经济利益,根本上削弱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基础。 (2)政治:奖励军功以及诸侯国内部的夺权斗争,为新兴地主参与并夺取政权创造了条件。 (3)法律:推行法治,实行“法不阿贵”,为打击奴隶主提供了法律保障。 (4)文教:私学的兴起,加上统治者重用人才,推动了士的崛起,从而成为地主阶级的代言人。,二、春秋战国(前770-前221) 新旧制度的更替 (二)阶级:奴隶主贵族走向衰落,新兴地主阶级兴起,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通史复习,2. 知识梳理,1.分封制崩溃:诸侯不尊王命

8、(“楚王问鼎”)、 诸侯之间割据混战(“五霸”“七雄”)、 诸侯国内部弑君夺权(“田氏代齐”、“三家分晋”)、 各诸侯国礼崩乐坏,旧的社会秩序全面崩解 2.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各诸侯国通过变法、改革来废旧立新 (1)选官制度:按军功授爵 + 郡县制下长官由上级任免 官僚政治开始确立(选拔、任免、任期、分工、俸禄等) (2)地方制度:郡县制- 山川形便 + 地方官上承中央、受制约 中央集权开始建立,大大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二、春秋战国(前770-前221) 新旧制度的更替 (三)政治:分封制瓦解,中央集权制建立,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通史复习,2. 知识梳理,1.制度:礼崩乐坏-井田制、

9、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等全面破坏 2.教育:士流落到民间-“学在民间”“学术下移”,传统教育体制被打破 3.思想:“百家争鸣”盛况(道儒墨法杂兵农名、阴阳、纵横、小说家) (1)道家:飘逸清虚 - 唯心、顺应自然、辩证法、无为等 (政治智慧、军事谋略、人生哲学) (2)儒家:温润仁厚 - 伦理观、仁、德、礼、民本、中庸、教育思想等 (3)墨家:平易安和 - 兼爱、非攻、尚力、尚贤、节用等 (4)法家:严正冷峻 - 大一统、法术势、历史改革观等 (以法驭民、以术治臣、以势立君威) “百家争鸣”是基于大动荡、大变革的社会现实,而提出的各自的政治思想和主张,以期重建或新建一个有序的社会规范,都以现实

10、关怀为主,以求取治理天下之道和理想人生之道,闪烁着人文主义的光辉。,二、春秋战国(前770-前221) 新旧制度的更替 (四)思想:,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通史复习,2. 知识梳理,二、春秋战国(前770-前221) 新旧制度的更替 (五)军事:春秋五霸(争霸) 战国七雄(兼并)= 秦灭六国,走向统一 (六)文艺:诗经、楚辞、诸子散文 + 人物龙凤图、编钟 (七)科技: 八、民族关系:汉族以中原地区为中心,随着商业发展和诸侯混战,汉与北 方少数民族开始了最初的融合,华夏民族的雏形开始出现,为秦的统一创 造条件。,1.天文: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哈雷彗星的记录 + 石氏星表 2.中医:扁

11、鹊-四诊法 + 黄帝内经 3.战国司南 4、“墨经八条”,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通史复习,2. 知识梳理,二、春秋战国(前770-前221) 新旧制度的更替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最重要的转型时期,基本奠定了中华传统文明的内核框架,即以精耕细作和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耕经济、以中央集权和官僚政治为基础的政治文明、以多元一体和儒家为主的传统思想、以统一和多民族发展为主流的国家格局。,大转型、大变革,(1)文明形态:奴隶制文明 封建制文明 (2)国家形态:分裂动荡 统一稳定,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通史复习,专题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3. 试题巩固, 试题和解析见后附件 (精选2020届高考卷和信息

12、卷,每套20-30题不等),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通史复习,专题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试题节选),3. 试题巩固,2(2020年高考天津卷)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 A可以进行交易买卖B收获全部上缴国家 C属于小农经济范畴D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3(2020年高考江苏卷)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 ) A

13、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 C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通史复习,专题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试题节选),3. 试题巩固,7.(湖北襄阳四中2020届高三3月月考)周代通过分封,使姬姓周人的亲族迅速遍及天下,北起燕山,南至汉水,西起陕甘,东到齐鲁,到处都楔入了姬姓人群。这说明,分封 A. 旨在抑制地方诸侯势力B. 削弱了周王室统治力量 C. 萌发了宗族认同的意识D. 奠定了地缘政治的基础 8.(湖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线上月考)考古发现两周时期的一些异族贵族群体的墓葬同西周贵族墓葬相比,墓地在墓向、墓葬形制、

14、葬式以及殉葬习俗等方面存在较多相似之处。这表明当时 A. 墓葬制度凸显了贵族特权 B. 分封体制巩固了中央集权 C. 宗法制保障了政权的稳定 D. 礼乐制度传播了西周文化,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通史复习,专题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试题节选),3. 试题巩固,20.(2020年高考全国III 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公元前11 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城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 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

15、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 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成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评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国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12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7分),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通史复习,专题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 (前2070-前2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