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小学语文第一课时到底上什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4223266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小学语文第一课时到底上什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实用)小学语文第一课时到底上什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实用)小学语文第一课时到底上什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用)小学语文第一课时到底上什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小学语文第一课时到底上什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第一课时到底上什么?怎么上?”长期以来,一直是小学语文老师困惑的问题。语文课不仅要有每一课的总目标,而且要有明确的课时目标,哪些内容应在第一课时完成,哪些任务该在第二课时完成,必须要有科学而合理的安排。可在语文教学中不少老师由于没有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教师用书和教材,课堂教学一塌糊涂,让听课老师搞不明白他上的到底是第一课时还是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落实不到位,学生语文能力得不到提高,课堂效率低下。如何做到课时目标的划分科学而合理呢?在认真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把握住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围绕总目标,再根据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确定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此次参赛的优秀教师们,他们所完成的第

2、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一样的,即读书、识字写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也要将这些任务放在第一课时去完成,第二课时重点是细读感悟,揣摩语言,体会情感。教学任何一篇课文的第一课时,都做到心中有目标,上起来也就扎实有效。虽然我们明确了第一课时要完成的主要内容,但由于授课教师的不同,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大相径庭。要想提高课堂效率,让课堂绽放精彩,优秀教师就是注重优化教学环节。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呢?1、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学以致用。如在读课文中认字,圈出生字、读准字音、划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读含有生字的句子,读句子中巩固认字;读词语,在词语中认识生字;在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中记忆生字

3、,如悄(qio)然、悄(qio)悄等。把生字放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学生既掌握了生字的音、形,又学会了灵活运用生字,真可谓一箭双雕。2、识字中巧妙穿插写字指导,读写结合。大多数老师认字是认字,写字是写字,孤立分开,或者一一教写,缺乏重点指导。学生已熟悉生字后,教师应有意提示学生去发现易写错生字及书写时注意的地方。对于特别难写的、课本中又要求学生会写的字,教师要重点指导,并范写,如“兜、噩”等字。读中练写,利于提高识字的有效性。 3、反复诵读,体现语文教学本色。语文教学,特别是第一课时,一定要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并且读书方法多样、读有要求、读有指导。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同学间互读课文,

4、订正字音;自由读课文,不添字、不掉字、不唱读,读通顺,读流畅;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朗读情况,并比赛朗读;默读课文,感知内容,思考问题,边读边做批注;展示朗读水平,师随机范读指导,练读,和老师挑战朗读;分组读,齐读等。读要贯穿课堂的始终,以读代讲,读有所悟,但切忌机械重复地读。4、选准切入点,整体感知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方法多样,如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了解文中主要人物及特点,交流读书收获,赏析写得最好的语句,解决学生看题质疑的问题等。教学中应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学习情况灵活运用,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整体感知课文,都应选准切入点。如竞赛中的两位老师都讲的是卖火柴的小女孩,一位老师先让学生找出文中

5、写小女孩几次擦亮火柴,然后说出小女孩每次擦亮火柴分别看到了什么,再就是深入理解相关内容;另一位老师先让学生划出描写小女孩的语句,然后读中感悟小女孩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后一位老师切入点小,以反常态,体现了个性化设计,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读、去悟,学生当然学得轻松愉快,课堂效果也可想而知。整体感知课文,不在于涉及的内容多,重在找准切入点。5、及时鼓励学生,语言具有亲和力。爱听表扬是小孩子的天性,一句“相信你是最棒的!”的话,能使学生热情高涨。“孩子,大胆点,说错了别怕!”“你真是老师的知音!”等话,能拉近师生距离,呵护学生幼小的心灵,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尤为

6、重要,如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把握课文内容,都需要学生自觉去完成。但学生自学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时学生的合作探究比老师口干舌燥的说教更行之有效。如小组合作学习检查生字,互相听读课文、纠正朗读错误,讨论交流自读疑问等。如生命一文的教学,一学生提出“生命是什么?”老师让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学生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发扬了合作精神。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解惑者。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课堂上学生感到困惑时老师只要稍作引导,学生就会积极参与。教师要想真正起到示范作用,必须要有过硬的基本功,如一手漂亮的粉笔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渊博的知识、驾驭课堂的能力等。教学中,老师的示范作用不可忽视。相信我们在新教育实验的滋养下,在各位精英教师的引领下,一定能弥补语文教学的缺憾,上好小学语文第一课时,切实提高语文第一课时教学的有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