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剂(对比剂)外渗预防与处理.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4223175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95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造影剂(对比剂)外渗预防与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造影剂(对比剂)外渗预防与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造影剂(对比剂)外渗预防与处理.(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比剂外渗预防与处理,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放射线科 陈茉,主要内容,渗出的定义 对比剂外渗的原因 对比剂外渗的处理 对比剂外渗的预防,为什么要增强CT、增强MR?,CT、MR增强扫描是通过静脉快速注入对比剂(造影剂)后,按所需要的时间进行扫描。增强扫描利用了病变组织与相邻正常组织间的吸收差别,从而更清楚的显示病变,增强检查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而且对定性诊断颇有帮助。 碘海醇是CT增强扫描中常用的造影剂,钆剂是MR增强扫描中常用的造影剂,增强检查是在CT或MR扫描过程中高压注射对比剂,才能起到增强的效果。,对比剂的定义,造影剂(又称对比剂)是介入放射学操作中最常使用的药物之一,主要用于血管、体腔

2、的显示。,药物外渗的定义,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性或刺激性的药物进入了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渗出程度,对比剂外渗的临床表现,一般在6小时出现急性炎症反应,并于2448小时达高峰、伴有坏死、水肿和出血,随后转为慢性,包括特殊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及邻近肌肉萎缩等。局部有刺痛,烧灼感。外观局部水肿、形成红斑、有压痛,持续27天。容易发生静脉炎,对比剂外渗的原因,一、药物因素 二、血管情况差 三、反复穿刺,选择留置针型号偏小 四、推注速度快 五、患者心理 六、医务人员因素,静脉血管通路的原则,留置针: 前臂粗直、弹性好的血管,推注造影剂后留置针不保留 避免钢针穿刺,留置针:

3、 前臂粗直、弹性好的血管,推注造影剂后留置针不保留 避免钢针穿刺,对比剂发生外渗的处理(轻度),轻度渗漏,多数损伤轻微,无需处理。 需要嘱咐患者注意观察,如外渗加重,就及时就诊。 对个别疼痛明显者,局部给予普通冷敷、湿敷。,对比剂发生外渗的处理(中重度),1 停止输注,不拔针的情况下尽量回抽。 2 扇形封闭,生理盐水10-15毫升,地塞米松5mg,利多卡因2毫升,封闭超过肿胀外渗 的面积。 3 50%硫酸镁局部湿敷,湿敷面积超过肿胀外渗面 积,用50%硫酸镁完全浸湿,注意保湿,及时更换。或应用喜疗妥挤出膏体35 cm,沿静脉走向抹匀,边涂抹边适度按摩。 4 抬高患肢,关节处制动。 一般在药物外

4、渗的48小时内,应抬高受累部位,以促进局部外渗药物的吸收。,对比剂发生外渗的处理(中重度),5 冷敷:可减轻皮肤损伤程度,收缩毛细血管减轻局部出血和疼痛,用冰袋冷敷药物外渗处皮肤2448小时(时间长短以病人耐受程度为限)。 6 48小时内严禁热敷,否则会加重水泡和溃疡,使损伤加重,增加患者痛苦。 7 水泡无菌条件下抽吸,小的自行吸收。用新型可吸收渗液的敷料覆盖下抽吸,渗出多时换药。 8 凝胶可加速坏死的自溶,银离子敷料可控制感染 肉芽组织过度增生时,用泡沫敷料可吸收渗液。,喜疗妥的药理作用,喜疗妥的活性成分为0.3%多磺酸基粘多糖类,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喜疗妥可由皮肤渗透很快进入真皮及皮下组织,具

5、有抗凝血酶作用,能有效阻止微血栓的产生,能抑制组织中蛋白酶的分解及透明质酸酶的扩散,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水肿的吸收和消除炎症。 喜疗妥软膏外涂适度按摩可以起到活血化瘀、舒经通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临床广泛应用于临床化疗性静脉炎、静脉输液外渗、静脉炎等 。,喜疗妥的特殊药理作用,治疗静脉炎能缩短病程,减轻痛苦,而且治疗方便,软膏对皮肤无刺激性,使用简单、方便、便于护士操作观察,患者容易接受,无条件限制,无菌要求低,易于掌握,且经济实惠,携带方便,患者愿意接受,适合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局部扇形封闭,局部封闭的常用药物有: 生理盐水 5-15ml 利多卡因 2ml 地塞米松 5mg,封闭

6、液的作用,利多卡因有扩张局部血管及麻醉止痛作用 地塞米松具有稳定生物膜的作用,防止致炎、致敏、致痛物质的释放、减少炎症扩散、促进组织修复等作用 生理盐水可稀释外渗药物的浓度、减少对组织的刺激性,对比剂外渗的预防,1、穿刺血管的选择: 首选粗、直、富有弹性,并能很好固定的血管。避开末梢神经丰富、关节、静脉窦、血管分叉等处血管。,对比剂外渗的预防,2、穿刺方法的改进: 采用大角度(20-40度),直刺法进针,同时避免反复来回穿刺血管,根据检查部位和注射压力选择合适的套管针。以20G(1.1mm*30mm)为宜。 24G,注射速度为1-2ml s 22G,注射速度为2.5-3.5ml s 20G,注

7、射速度为4-4.5ml s 18G,注射速度为5-5.5ml s,对比剂外渗的预防,3、穿刺部位的固定: 穿刺部位针头要妥善固定,螺纹连接管固定在患者手臂上,使之能随着扫描时机床的移动而移动,操作前告知患者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对比剂外渗的预防,4、降低血管外渗发生率方法: 确定套管针在血管内方可连接高压注射器;先用高压注射器设定生理盐水20ml快速静脉试推,如患者穿刺部位无肿胀及疼痛方可连接对比剂注射。 非耐高压PICC、 CVC不可进行高压注射。,对比剂外渗的预防,5、加强高压注射过程的观察: 加强高压推注过程中的观察,观察穿刺点周围有无肿胀、红斑或皮肤苍白,同时注重患者的主诉(有烧灼感或疼痛感应立即停止推注),总结,预防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治疗时遵循的原则是及时缓解局部疼痛 ,积极预防或控制已经发生的感染。,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