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岳阳楼记中考复习资料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4216241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岳阳楼记中考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实用)岳阳楼记中考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实用)岳阳楼记中考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用)岳阳楼记中考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岳阳楼记中考复习资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岳阳楼记复习资料一、文学常识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范仲淹,字希文,北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岳阳楼与武汉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二、重点词语解释 (1)一词多义 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 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雄伟景象 极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尽 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此乐何极 穷尽 感极而悲者矣 十分 去 去国怀乡 离开 西蜀之去南海 距离 委而去之 逃离,逃亡 开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解除,这里指天气放晴 开我东阁门 打开 (2)词类活用 1 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

2、语,在之前) 3 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4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作郡的长官) 5 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说别人坏话) 6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3)通假字 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托付) 百废具兴(通“俱”,全,都)(4)重点词语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谪:封建官员降职或远调 2、越明年 越:到了明年:第二年 3、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 4、增其旧制制:规模。5、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 作文:写文章 以:来之:代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6、予观夫巴陵胜状夫:那 胜状:胜景,好景色。 7、朝晖夕阴晖:日光8、浩浩汤汤:水势浩

3、大的样子 9、横无际涯 横:广远际涯:边。10、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雄伟景象 11、前人之述备也备:详尽12、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然则:虽然这样,那么 极:尽13、迁客骚人迁客:降职远调的人 骚人:诗人 14、连月不开 开:天气放晴15、若夫淫雨霏霏 若夫:像那 淫雨:连绵的雨 霏霏:雨雪繁密的样子16、浊浪排空排:冲向 17、日星隐曜山岳潜行曜:光辉 潜:隐没18、薄暮冥冥薄:迫近 19、去国怀乡 去:离开 国:国都20、忧谗畏讥 谗:谗言,说坏话讥:批评指责 21、感极而悲者也极:到了极点22、春和景明景:日光。 23、波澜不惊:平静24、锦鳞游泳鳞:鱼儿 25、郁郁青青 郁郁:形

4、容香气很浓。青青:茂盛的样子26、而或长烟一空 或:有时 一:全 27、此乐何极 极: 穷尽。28、宠辱偕忘宠:荣耀。偕:一起。 28、把酒临风 把:持、执 临:对着29、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曾经求:探求 仁人:品德高尚的人仁人30、或异二者之为或: “或许”“也许”的意思。为:(以上)两种心情。3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因为 3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庙堂:朝廷33、是进亦忧,退亦忧 是:这,这样 进:在朝廷做官 退:不在朝廷做官3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在之前 后:在之后35、微斯人,吾谁与归微:没有 归:归依三、常见重点问题简答1、出自本文的成语。百废俱兴 政通人和

5、气象万千 心旷神怡 浩浩汤汤 先忧后乐 气象万千 波澜不惊 春和景明 皓月千里2、用课文语句填空写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原因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作者写本文的原因是:属予作文以记之。表现洞庭湖“胜状”或“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前人之述备矣中“前人之述”指的是:唐贤今人诗赋。“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有哪两种?:悲 和 喜;作者认为览物之情应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登斯楼也中的“斯楼”是指“岳阳楼”。在句子“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是指: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在句子“是进

6、亦忧,退亦忧”中,“进”是指:居庙堂之高;“退”是指:处江湖之远。在句子“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亦忧”是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退亦忧”是指: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本文中能表现作者阔大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本文中能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是指:古仁人。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记中最能表达作者政治见解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迁客骚人”抒发“览物之情”的句子有: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

7、洋者也。3.作者写“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目的是什么?说明滕子京虽然被贬谪,却依然积极进取,有“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4.腾子京“谪守巴陵郡”,却仍然“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奋发治理政事,也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5.“衔远山,吞长江”用“衔”和“吞”写出了洞庭湖的什么特点?生动表现了远山、长江和洞庭湖的关系,写出了洞庭湖的浩淼和气势。6.第二段表明“岳阳楼之大观”的句子是什么?景物特点怎样?“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表现了洞庭湖景象开阔而多变化的特点,渲染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7.作者写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目的是什

8、么?景色特点与作者本人特点有联系吗?写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目的是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景色特点与作者本人特点吻合:洞庭湖景色开阔,极有气势,这与作者的开阔胸襟和宏伟气度吻合。8.三、四两段写出哪两种不同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的不同览物之情?景色一:天气阴冷(阴); 相关览物之情: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悲)景色二:春光明媚(晴); 相关览物之情: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喜)9.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的实质是什么? 他们的悲喜之情都是“以物”“以己”而生。(以物喜,以己悲。)10.作者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目的是什么? 与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之心。11.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什么?

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胸襟阔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以天下为己任)。12.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与古仁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迁客骚人: 以物喜,以己悲。(思想感情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思想感情不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有开阔的胸襟,以天下为己任。)14.“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分别指什么?“进”和“退”分别照应什么?“居庙堂之高”指在朝廷做官,“处江湖之远”指不在朝廷做官。“进”照应 “居庙堂之高”, “退”照应 “处江湖之远”。14.用原文语句回答怎样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0、。15.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滕子京的劝勉,结尾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慨。就全文来看,这句有何言外之意?一方面 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 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1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品德。17.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及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18.“其喜洋洋者矣”是一种乐”, “后天下之乐

11、而乐”也是一种乐两种“乐”有何不同?答:前者是个人因“物”因“己”而乐后者是因天下百姓的“乐”而乐。19.第二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抒情)20.(1)第三四段作者用虚笔设想了一明一暗两个场景,为什么会产生一悲一喜的结果?自然的景象包括天气的阴晦晴朗会影响人的情绪,天气恶劣才会“感极而悲”,天气好才会“心旷神怡”(2)第三、四段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写这两段的目的是什么?)答:推导出“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异”,表现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博大胸襟。(3)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意在与“古

12、仁人之心”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怀和高尚情操。(4)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什么? 答:以物喜,以已悲。20、第五段中“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 答: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否定。21、作者赞美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 否定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勉励友人。22、“迁客骚人”“古仁人”的区别在哪里?答:悲喜观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已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3、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答: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

13、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24、第段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范仲淹是北宋名臣,关心民生疾苦,一心为国,心忧天下苍生。此句表现他把国家的忧患放在首位,把个人的欢乐放在最后,表现了为国担忧、为民着想的美好品质。)25下面一则链接材料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什么联系?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链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范仲淹:表达出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

14、强调为人要有宽阔的胸襟和崇高的人格,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激励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无私奉献。孟子:强调君王应该重视百姓,关心百姓的生活疾苦,以百姓为先为本,和百姓同甘共苦,即民本思想。26、“古仁人之心”指的是什么?结合现实生活评价一下“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评价:古代的仁人,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这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在人生的路上,有宠有辱,有喜有悲,我们也应该有古仁人的心态:悲则泰然,喜则淡然。27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曾激励了一代代的仁人志士,回望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的历史,这样的人物数不胜数。你能从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这样的例子吗? 答:明代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8、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文字。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登上此楼,可以观赏洞庭湖的壮美景色。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写下了千古绝唱岳阳楼记,岳阳楼因此闻名天下。(位置、自然景观特点、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