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6.一分钟(说课稿)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4216190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6.一分钟(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6.一分钟(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6.一分钟(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6.一分钟(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6.一分钟(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 4 一分钟 一、教材分析: 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内容较为通俗。主人公 元元因为早上多睡了一分钟,带来的却是20 分钟的迟到,是一 路焦急地等待和不停地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 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故事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教 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理解课文内容, 从中 受到教育和影响。由于学生小,时间观念不强,对于如何珍惜时 间缺乏感性认识。 本文正是一篇十分优秀的文章。教学时要充分 利用教材资源创设情境,在读中感悟, 从中体会元元的焦急与尴 尬,也使这件事成为宝贵的教训,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对自己严格 要求,珍惜时间、科学利用时间。 二、教

2、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 13 个生字,会写7 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并体会元元当时焦虑的心情和事后后悔不已的心理变 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2 / 4 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是认识13 个生字,会写7 个生字。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情感变化。通过朗读学习, 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了解一分钟时间的价值。 三、说教学流程 根据二年级学生特点,我是这样设计本课教学的: (一)、游戏引入 正式上课前

3、,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平举,一动不动地站 立,看谁能坚持一分钟,最后让同学谈感受。 目的是让学生感知一分钟是多长,同时引入本课课题。 (二)、多个游戏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巩固本课生字。 1、“一分钟”组词。让学生听从教师指令,从“我会认” 和“我会写” 的生字中选择几个, 进行组词比赛, 看谁组的词多。 2、“一分钟”找朋友。让学生听从教师的指令,用“找找 说说”中的偏旁和字组成新字,看谁组得多。 3、“一分钟”猜谜。教师把生字编成谜语。如:门里有市 场(闹),每人都用心(悔),过去一寸来一尺(迟),人戴鸭 舌帽(欠)以组为单位让学生猜谜,看哪组猜得多。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有趣的游戏活动,既

4、巩固生字识记,提 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一分钟”的时间 意义,同时完成了课后“找找说说”的练习,可谓一举三得。 3 / 4 (三)、课文教学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理解课文, 把握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懂得珍惜时间, 了解一分钟时间的 价值。 1、录音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指名朗读,指导读好有关句子。注意朗读的节奏及语音、 语调。 4、教师引导复述课文:动画复述按顺序出示课文的六个镜 头:睡觉、过马路、等公交车、走路、迟到进课堂、后悔,请同 学们边看边读有关的课文段落,然后进行复述。 设计意图:故事复述的引导,一

5、是可以内化课文的语言与情 感,二是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三是复习课文主要内容,为 重点问题精读感悟做好准备。 5. 小组内读课文,讨论解决下面问题: 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会迟到20 分钟呢?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每一分钟时间的珍贵。 四、课堂达标测试 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 我设计了以下练习题来进一步巩固学 生所学: 1、看拼音写汉字 zhng lng no h qin ( )声丁()声()钟() 4 / 4 ch ju hu ( )到()心后() 2、表演朗读在小组里,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表演朗读。 设计意图:在精读感悟以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 生从整体上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和情感的感悟。同时,给学生 创设展示能力与表达情感的集会。 五、课后延伸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理解课文所学内容,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语 文实践,进一步丰富阅读感受,延伸并深化阅读感悟。我设计了 这样的课后延伸题目: 1、通过查找资料,说明人们一分钟能做多少事。 2、以“我一分钟能做什么”为主题,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 体会时间的宝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